熱度 4
轉自:新浪軍事
本報訊(見習記者孫愛民)近日發布的《全球主要機器人生產廠商在中國市場發展狀況調查》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的加工工藝與發達國家水平不斷拉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學會理事長趙振業表示,由于缺乏足夠的重視與相應的技術發展路線圖,熱處理技術被邊緣化和附屬化,導致我國的高端機械裝備因關鍵部件制造瓶頸而依賴進口、受制于人,不僅帶來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還嚴重威脅應用行業的安全。
據了解,我國裝備制造業以平均每年17%的速率快速增長,但關鍵構件壽命短、可靠性差、結構重卻是制約我國高端機械裝備的“三大難”。對大型裝備而言,看似不起眼的關鍵構件決定了整機的服役年限與極端環境運行能力。數據顯示,普通機械失效總量的50%~90%、航空構件的80%以上都與關鍵構件疲勞有關,大部分飛機事故中的技術故障都由關鍵部件的疲勞所致。
專家表示,制定一個全國性的熱處理技術路線圖是發展之本。熱處理技術賦予先進材料極限性能,屬于國家級核心競爭力,但目前這項技術并未得到足夠重視。三大問題曾制約我國飛機起落架質量30多年。
近年來,我國熱處理廠數量猛增,熱處理產業界呈現一片繁華景象。然而,大部分熱處理廠的技術力量薄弱、設備落后。
技術方面的缺失導致產業界的惡性競爭與粗制濫造,有些地區的熱處理專業化廠盲目發展、惡性競價,根本無法滿足高端裝備制造的要求。對此,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潘健生院士表示,熱處理技術本身的產值只占制造業的百分之幾,而其水平的高低則可能使整機的附加值相差幾倍至幾十倍。
中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朱森第指出,先進熱處理技術是先進材料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工業發達國家在熱處理技術上的優勢,得益于制定了完善的熱處理技術路線圖。
專家擔心,我國產業界過分依賴見效快、不考慮質量的技術,如果眼睛只盯著“好用”的技術,就意味著創新意識缺乏,我們就難以擺脫“落后——引進——再落后——再引進”的惡性循環。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4 04:27 , Processed in 0.02806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