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精品图片|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综合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电影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機械社區

標題: TRIZ實例,你能解決嗎?試一下看看 [打印本頁]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13:30
標題: TRIZ實例,你能解決嗎?試一下看看
問題描述:某企業需要生產大量的、各種形狀的玻璃板。首先,工人們將玻璃板切成長方形,然后根據客戶要求,加工成一定的形狀。然而,在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玻璃破碎現象,因為薄板玻璃受力時很容易斷裂,而且玻璃的厚度是客戶訂單上要求的,不能更改。
請大家從自身認識的角度討論一下看看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然后我把用TRIZ理論解決問題的過程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當然,實際遇到的問題可能比這個復雜得多!
歡迎大家參與


作者: 小衲    時間: 2011-2-14 13:53
樓主繼續呀!
作者: MarkCui    時間: 2011-2-14 14:06
嗯,能把TRIZ理論和實例結合起來不錯滴,TRIZ在東北知道的人還多些,在南方就知者甚少了,是東北同俄羅斯愛得比較近?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14:17
你們每人給出自己的想法啊?
我直接給出答案?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14:25
不是吊大家胃口,有比較才有辨別嘛!呵呵
作者: rowedan    時間: 2011-2-14 14:50
是不是可以幾塊玻璃疊加在一起,在加工呢?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15:27
恩,這種方法可行,但如果單純幾塊玻璃疊加的話,你無法保證玻璃不發生滑動,所以,還得采用一些其他的手段!疊加在一塊是核心!論壇里高手如云,這種小例子,獻丑了!
作者: 紫劍狂風    時間: 2011-2-14 15:57
粘膠切, 切后再把膠溶掉。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16:10
是往里面添加一些東西,但是只要用水就可以,大家可以做一下實驗,兩塊玻璃中間有水,我們是比較難分開的,這也是玻璃運輸的一種方法!
這里我想問一下,您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是怎么得出答案的?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16:12
那么應用TRIZ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1步:確定技術參數
現在存在的問題是:薄板玻璃在加工過程中受力的作用,由于薄板玻璃無法承受該力的作用而發生破碎,這是欲改善的特性。對應到通用技術參數,選擇“32可制造性”,以此作為改善的參數。
為了避免發生玻璃破碎的現象,工人們在加工過程中必須要非常小心。因此,在薄板玻璃加工過程中,對薄板玻璃的加工操作就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玻璃受力不超過極限,這就是被惡化的特性。對應到通用技術參數中選擇“33操作流程的方便性”,以此作為被惡化的參數。
第2步:查找TRlZ矛盾矩陣
欲改善的參數:32可制造性。
被惡化的參數:33操作流程的方便性。
查找TRIZ矛盾矩陣,從矩陣表查找32和33對應的方格,得到方格中推薦的發明原理序號共4個,分別是:2,5,13,16。與前面發明原理序號對應,得到這4條發明原理依次是:
2一抽取。
5一組合合并。
13-反向作用。
16一未達到或過度的作用。
第3步:發明原理的分析
2一抽取。此原理體現在2個方面:1)將物體中“負面”的部分或特性抽取出來;2)只從物體中抽取必要的部分或特性。此原理對問題的徹底解決貢獻有限。
5一組合合并。此原理體現在2個方面:1)合并空間上的同類或相鄰的物體或操作;2)合并時間上的同類或相鄰的物體或操作。此原理對問題的徹底解決貢獻最大。
13一反向作用。此原理體現在3個方面:1)顛倒過去解決問題的方法;2)使物體的活動部分改變為固定的,讓固定的部分變為活動的;3)翻轉物體(或過程)。此原理對問題的徹底解決貢獻有限。16一未達到或過度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現有的方法難以完成對象的100%,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稍少”或“稍多”一點,使問題簡化。此原理對問題的徹底解決貢獻有限。
第4步:發明原理應用
綜合以上4條發明原理的分析,組合合并是最具有價值的發明原理。
解決方案:將多層薄板玻璃疊放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疊玻璃,而且事先在每層玻璃面上灑一層水或涂一層油,以保證堆疊后的玻璃間可以形成相當強的粘附力。一疊玻璃的強度會遠大于單層玻璃的強度,在加工中就可以承受較大的力的作用,從而改善了薄板玻璃的可制造性。當加工完成后,再分開每層玻璃,從而獲得了客戶要求的產品。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16:17
對于上面的小例子,很多工程師會輕而易舉的得到答案,因為大家都有很豐富的實際工程經驗,但我要強調的有幾點:
1、對于我們的解題方式,沒有規律可循,想到了就是想到了,想不到就是想不到;
2、解題的步驟沒有過程,復制性差;
3、如果轉換成相對復雜的問題,我們如何解決?
這些就是TRIZ理論能解決的問題的一部分!如果需要,我慢慢學習,慢慢解釋給大家!
作者: 紫劍狂風    時間: 2011-2-14 16:55
呵呵 這個比較有趣 TRIZ的矛盾矩陣是啥呀?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17:21
矛盾矩陣是TRIZ理論中的一個工具,通過對大量專利技術的總結研究,歸納出39中常用的技術參數,將這39個技術參數作為坐標,橫坐標是技術系統的該表引起有利變化的參數,縱坐標是惡化的參數!找到二者的焦點后,會對應解決這類矛盾常用的原理……大體是這樣!回頭我找上傳一張圖就明白了!
作者: 宗道    時間: 2011-2-14 18:47
有意思。其實關于TRIZ理論的論文挺多了,可是兄弟這么多年的養成的毛病就是沒有公式的文章不相信。樓主舉的例子,很讓我開眼界。謝謝。以后要看看TRIZ啦
作者: zhaotingzhou    時間: 2011-2-14 18:59
經典,贊一個!謝謝分享!
作者: 紫劍狂風    時間: 2011-2-14 19:00
其實 我還是喜歡看圖和表的東西,看公式的還得再去好好推導一遍 有點累 呵呵!
作者: fmdd    時間: 2011-2-14 19:05
要是有個做TRIZ自動推理的軟件就好了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19:56
目前是有計算機輔助創新軟件的,但是做不到自動推理的級別!因為創新畢竟是人腦的一個思維活動,計算機只能按照TRIZ理論來引導你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卻無法自動推理!
作者: mightkyo    時間: 2011-2-14 20:01
LZ上個圖看看吧,好像很高深啊,菜鳥看不太懂,哈哈
作者: 群英    時間: 2011-2-14 20:30
是,有點高深,介紹幾本書吧
作者: suncaishui    時間: 2011-2-14 20:36
介紹幾本書吧!!!!!!!!1
作者: lilplzl    時間: 2011-2-14 20:46
說實話,看不懂。理論就是理論。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21:14
回頭我把完整的資料奉上……
作者: xuanye53    時間: 2011-2-14 21:16
只聽說過triz 還是有用
作者: suncaishui    時間: 2011-2-14 21:58
回復 huhuhao 的帖子

剛才百度了一下TRIZ理論,感覺樓主能解決玻璃的問題,TRIZ理論很重要。非常感謝樓主給大家分享,讓我也學到了新東西,還望樓主能把TRIZ理論背后的軟件、知識庫、專家系統或者其它的工具,給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4 22:57
軟件可以介紹給大家!
知識庫,工具集等太龐大,可能很難跟大家分享……
我倒是希望能夠通過論壇這塊沃土,把triz的理論知識介紹給大家!如果大家實在感興趣,我再跟公司商量,看以什么形式讓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因為剛進公司不久,資源不好爭取哦!希望理解……
作者: crab22    時間: 2011-2-15 08:23
是加工彩燈玻璃嗎?玻璃平整嗎?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5 09:00
不一定是什么玻璃,玻璃肯定是平整的,不平整的話,中間加上水起不到什么作用!我正在看的幾本書是《實現技術創新的訣竅-TRIZ》,《創新的方法》,《知識工程與創新》!希望能為社友提供幫助!
作者: tr_shenm    時間: 2011-2-15 10:51
TRIZ讓我進來看了下,哈哈
我也培訓過1次
感覺在解決問題方面做的不錯
在創新(從無到有)這方面還是有局限性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5 11:04
恩,您說的是對的!但又不全對……創新不等于發明!還有對發明的定義是什么?這個問題我還回答不了,等參透了,再給您答復!我看能不能邀請我們公司的高手進來論壇!
作者: 風干的豹子    時間: 2011-2-15 12:37
呵呵,以前沒聽說過TRIZ理論,現在長見識了,謝謝!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1-2-15 12:48
huhuhao 發表于 2011-2-14 16:12
那么應用TRIZ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1步:確定技術參數
現在存在的問題是:薄板玻璃在加工過程中受力的 ...

軟件的出來的結論?
作者: dzg0631004    時間: 2011-2-15 13:00
大學里就在選修課(現代設計方法?)上聽過TRIZ,沒想到真運用在實例上。。。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5 13:01
軟件得不出結論,軟件智能幫助您分析!同時給出您很多的相關專利,供您參考……現在軟件還達不到自己給出結論的地步!
作者: gexingyonghu    時間: 2011-2-15 13:12
頭次聽說這個理論,希望樓主以后多來一些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5 13:15
附件是我從公司找的一份可以公開的實例!至于期間復雜的求解過程,我也不很明白!大家一塊學習!
另外下面是TRIZ的術語,供大家參考!

作者: JXG1215    時間: 2011-2-15 14:11
樓主不錯 分享資料大家學習 頂你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5 15:33
謝謝支持,不過我倒更希望大家能參與實際問題的討論……呵呵!
作者: wutaohu    時間: 2011-2-15 19:21
頭次看到這樣的東東,有機會還要學習下
作者: suncaishui    時間: 2011-2-15 21:58
謝謝樓主。這么快就跟帖子了,真給力。大力支持樓主。討論能快速掌握,我贊同樓主的意見。
作者: 非池中    時間: 2011-2-16 07:41
第一次接觸triz,挺有意思的,應該是一個類似于專家系統的東西吧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6 09:12
TRIZ本身是一種理論,教給你如何突破慣性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預測產品未來!至于CAI軟件中的庫,應該是您指的類似的專家系統!這些都是軟件廠家根據實際需要另加的,是為了能讓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提供的參考!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7 12:47
發現沒人關注了……難道……不知道!
作者: will3323    時間: 2011-2-17 14:33
不錯,回頭研究研究!!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7 15:01
TRIZ理論概況

    TRIZ理論可以成功地揭示創造發明的內在規律和原理,著力于澄清和強調系統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標是完全解決矛盾,獲得最終的理想解。運用TRIZ理論能夠突破思維障礙,打破思維定勢,最主要的是可加速和規范創新的進程。它能夠幫助我們系統地分析問題,快速發現問題本質或者矛盾,并能夠準確確定問題探索方向。

    TRIZ解決發明問題的基本思路是:(1)定義和描述具體問題,根據所選定的TRIZ工具或者工具組合,將具體問題標準化;(2)將標準化的具體問題抽象化;(3)尋找抽象化問題的解決方案,(4)將抽象化的解決方案根據具體問題轉換為具體解決方案,即具體的技術創新方案。TRIZ工具包含:(1)40個創新原理和技術矛盾解決矩陣;(2)發明問題解決算法,(3)發明問題標準解法和物——場分析法,(4)S曲線和技術系統進化法則;(5)最終理想解,(6)侏儒模型建模。(7)物理效應和現象、幾何和化學效應數據庫。


作者: zenkia    時間: 2011-2-18 10:02
恩   不錯! 俺受教了!
作者: fmdd    時間: 2011-2-18 10:09
TRIZ的資料我們大多收集了一些,很多人都學習過,看別人的例子,覺得好神奇,自己來分析,發現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我們感興趣的,是億維迅的軟件,它是如何推理的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18 11:06
我正在嘗試使用這些軟件,所以,回答的不準確的地方,以后更正!
我覺得軟件沒有自動推理的功能,這個是可以肯定的!他做的內容是幫你梳理你的思路,通過向導(當然足夠自信也可以不用)來開闊你的思路,規范你的思維,引導解決問題的方向!比如說,對于系統分析部分,向導會引導你對系統,子系統,超系統之間的關系,作用進行分析,避免由于思維定式導致的遺漏等發生!
分析完之后,定義出技術矛盾,確定好技術參數,就可以得到需要解決問題的創新原理了!找到原理不一定能得到解決方案。這里軟件擁有一個龐大的問題解決庫,能夠給出世界范圍內解決類似問題所采用的解決方案,開拓你的思維!
剛開始用,一點感想!希望對您有益!

您接受過培訓?
作者: TiGer86120    時間: 2011-2-20 21:47
做六西格瑪時,老師簡單介紹過TRIZ,感覺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2-20 22:56
確實是很多企業把兩者結合起來一塊做!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3 10:54
剛學習TRIZ的時候,感覺40個發明原理很有趣,每一條發明原理都像一扇窗,遇到問題時打開每一扇都可能有驚喜。但是進一步思考,就提出一個問題:這些貌似關聯不大的發明原理有沒有更深一層的原理,能夠嚴密的推導出現在的40個原理?這個問題時常縈繞在腦際,雖然沒有花專門時間去研究,但也揮之不去,經過了兩年多的瑣碎時間的思考也沒有找到答案。

前一陣,有一次猛然想到,與其反推發明原理的原理,不如從日常生活中找找看有沒有更基本的原理。經過思考和驗證,略有收獲,在此提出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宇宙的運行有其客觀規律。可見可驗證的最基本規律可以說是物理規律。于是牛頓三定律、統計物理學、愛因斯坦相對論和波爾等人的量子力學就成為人們研究物質行為的依據和理論基礎,是為原理。

而TRIZ現今已被認為是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論,即研究和應用解決問題所遵循的客觀規律的方法。這些方法中是否有最基本的原理?我相信很多人在學習TRIZ的時候會問這個問題。其實從TRIZ的目標,或TRIZ這種方法學的歷史使命看,它是要發現解決問題的規律,并成功應用規律。而人類的發展的每一天都遇到無數的問題,解決問題成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解決問題的規律肯定古已有之并已經沿用了幾千幾萬年,這些本源的規律相信我們今天依然在應用,也永不過時,就像上述的物理定律一樣。通過我的思考和感悟,發現了幾個解決問題的本源的原理,相信大家將其銘刻在心,在任何問題中用這些原理去考慮,肯定會有些收獲。

說了很多廢話,言歸正傳,本人發現的這幾個規律是:分類,分層,分步,關聯。當然這遠遠不夠。但目前我發現的就這么多。

大家看了肯定笑了,哈哈,以為是什么呢!老生常談,沒有新意。都是常用的東西。不說我也知道。沒錯。鄙人認為真正的規律肯定是沒有新意的。這些規律早就存在著,并為大家早已熟悉,就像樹上掉下的蘋果,就像破了底的雞蛋可以站立一樣為大家所熟悉。您可能問了,那你干嘛還要將它們提出來呢?因為我認為很多人忽視了這些最常用的規律。而將這些已知的、常用的、同時也是被忽視的規律從塵封中提出來,拍掉灰塵和蜘蛛網,呈現給大家,我認為這是每個研究TRIZ規律,研究解決問題規律的人應該做的事。

相信很多人下一個問題是:這幾個(目前是四個)所謂規律真的那么本源嗎?有何特殊之處?

那么我來一一解釋,不管您同意與否,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都來思考這個問題,我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首先,說一下分類、分層和分步。這三個規律其實是在解決一件事情,就是以層次的觀念處理問題。分類是從寬度、分層是從深度、分步是從時間上處理問題。我們常說,眉毛胡子一把抓,試想眉毛和胡子距離遠,長短不一,粗細不一,真要一把抓還真沒法抓。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因為同一待遇造成的。當然,同一待遇是有原因的,就是圖省事,圖省錢。這就是一個矛盾。但是規律在這里,誰也避不過,為了解決問題,就必須分層次、分類別、分步驟的區別待遇。因此我們看到,分層、分類、分步就像窗戶一樣,按照這個思路辦事,就是按照規律辦事,就能辦成事。

再說關聯。哲學上講,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還真不是空話。當大家遇到問題時,請默念這句話,相信會有所啟迪。我們講本體論是時候講到事物間的聯系,那其實只是一種關聯。我們講蝴蝶效應感覺很玄,那也只是一種關聯。關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其重要性相信不需要我在此廢話了。直到目前我寫專利,有個心得就是:除了把主要的構成要素說清楚(說清楚的過程中要應用分層、分類、分步的規律)外,最重要的就是說清這些要素的相互關系,即關聯。如果是機械類的,要說清組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如果是電子類的,就說清模塊間的連接關系;如果是系統,就說清各個功能單元間的聯系(當然說這些聯系的時候,也要應用分層、分類、分步的規律;特別是方法類專利,一定要用分步的方法說明哪個在先,哪個在后)。

總之,世間萬物至少脫不了上述的四個規律。那么可能您會問,既然分類、分層、分步都是解決的以層次的觀念處理問題這一件事情,為何要分成3個規律來說呢?因為TRIZ還有個特點是實用性,我覺得這是TRIZ的精髓之一。只說“以層次的觀念處理問題”是很抽象的,而這些本源的規律應該是具體的可操作的。于是大家看到我總結的所謂“本源的規律”的兩個特點是:1.足夠本源,適應于萬事萬物;2.足夠實用,讓任何有常識的人看了就能用。

寫出這些隨想的目的,正如本文一直強調的,不是設立一種標準,而是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創新的規律,挖掘真正的規律,并且勇于說出來。我是個實用主義者,我希望自己的文字沒有浪費大家的時間,我也歡迎大家的批評。我相信大家的批評和討論是對于研究和應用TRIZ規律的有力推動。

姑且也將這些不成熟的想法歸于TRIZ之中吧。希望TRIZ真的如其原來的意義:發明問題解決理論。

作者: pwlzl    時間: 2011-3-4 09:26
是,有點高深,介紹幾本書吧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4 11:51
我正在看的幾本:
1、《實現技術創新的TRIZ訣竅》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知識工程與創新》航空工業出版社,個人感覺這本書比較學術,講的比較透徹!后面有幾個比較大的實例,對理解很有好處。
3、《創新的方法》當代中國出版社。這本書里面引用了大量的小例子
希望對理解TRIZ有幫助,大家一塊學習!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4 11:55
看到一個比較通俗易懂的解釋。
大家對《孫子兵法》肯定都知道,它揭示了行軍作戰中,要想勝利應該遵循的客觀規律,如果單純的讀兵法里的句子,意思很容易理解,但真正靈活運用就需要一定的水平了!TRIZ也是這樣,它揭示了在產品創新過程中,普遍使用的一些規律和法則,單純說這些原理和法則,大家也都很容易理解,難得其實是實際運用!

作者: ljc7605    時間: 2011-3-4 16:17
TRIZ理論?
需要在這里科普學習了!
用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好啊!!
作者: ljc7605    時間: 2011-3-4 16:22
TRIZ理論?------會不會把人的思維又拘束在這個"電腦公式"里面?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4 17:09
不是拘束,我個人認為是收斂!
因為當我們遇到一個待解決的問題的時候,要么有N種思路去解決,要么就是無從下手,TRIZ能幫你做的,就是先一層層的剝離那些對解決問題無用的部分,探究問題的本質!找到本質之后再給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講你解決問題的思路,通過科學的方法收斂到一定區間!
注意,這里只是給你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向,具體的解決方案,還是以人為本!
作者: 海山    時間: 2011-3-4 22:12
拜讀

沒有詳細看過TRIZ,其依據是否還是依賴經驗、數據?
作者: 當當當    時間: 2011-3-5 02:31
關于這方面的資料以前看過一點,只是感覺有用,沒有再深入學習。沒想到這么有哲理。多謝樓主了。最近要再學學了。
作者: 復蘇之風    時間: 2011-3-5 18:05
理論太高深了,前長度: 14 字節系統限制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7 09:22
回復 海山 的帖子

         其依據是依賴于經驗和數據的結合,但不是個人經驗!TRIZ的來源想必上面我已經介紹過了!他是通過對世界上幾百萬份發明專利進行研究,發現他們解決不同問題的時候用的原理(解決方式)大同小異,而且從這些專利里面發現了一些系統進化(類似于生物進化)的規律!這些應該是對前人經驗的總結!但里面又有對數據的統計,所以,我說TRIZ是基于經驗和數據的結合!
         設計人員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時常會借助經驗來解決問題,常用的方法,比如說試錯啊,頭腦風暴啊等等,據統計有300多種創新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共同的缺點就是偶然性太大,而且即使想出解決方案,也有可能不知道這個方案是怎么來的!TRIZ要幫我們解決的就是通過對系統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找到物體的根源,再根據從大量專利當中總結出的原理和法則來解決問題。這樣,在能順利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提高效率,而且整個解題思路,有據可查,有“法”可依!
        不知道這種解釋滿意否!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7 09:24
理論還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具體應用,對我這個搞軟件的人來說,是有點難度!因為咱們工程行業的東西,俺知道的實在太少了,各位大俠多幫忙!不放如果以后大家遇到實際的問題,咱們可以探討一下!看能不能起到實際的效果!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7 13:11
有朋友關心CAI軟件是如何來利用TRIZ解決問題的,希望能從這份資料里找到答案!

作者: 海山    時間: 2011-3-10 11:38
huhuhao 發表于 2011-3-7 09:22
回復 海山 的帖子

         其依據是依賴于經驗和數據的結合,但不是個人經驗!TRIZ的來源想必上面我已經介 ...

謝謝你的解釋。

你說的軟件中配有這些數據庫嗎?

作者: 4755837    時間: 2011-3-10 13:16
這個真用用,謝謝樓主!!!!!!!!!!!
作者: crn260    時間: 2011-3-10 16:21
受教了。。。。。。。。。。。。。。。。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10 18:47
回復 海山 的帖子

對,軟件的數據庫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經過標準定義之后的方案庫,另一部分就是專利查詢的庫!數量還是很龐大的,也是經過嚴格篩選,具有典型代表的方案!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10 18:50
回復 crn260 的帖子

希望能給大家解決問題帶來幫助吧!呵呵
作者: crn260    時間: 2011-3-10 20:55
回復 huhuhao 的帖子

這個要怎么才能學好的啊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10 21:22
回復 crn260 的帖子

TRIZ理論其實內容并不復雜,他的最主要的觀點就是要求我們能夠分析出問題的最根本原因,然后再根據理論中的基本原理,規律,以及算法來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我個人認為,您應該先讀幾本關于TRIZ的書籍,了解了他的主要內容,再在實際工作中嘗試應用他,如果遇到困難來,大家一塊來討論,不能說掌握的非常到位,但是為一般的問題找到解決方向還是有保障的!
作者: 華府長子    時間: 2011-3-10 22:02
TRIZ是什么?不明白,我是新手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10 22:32
回復 華府長子 的帖子

前面有過比較長段的介紹!你可以先看看,不明白的在交流!
作者: kdlz2000    時間: 2011-3-10 22:50
樓主厲害啊,我一同事今天還在問我TRIZ的意思,看了您的解釋,受益匪淺啊,頂一下!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11 09:04
回復 kdlz2000 的帖子

呵呵,言過了!有什么需要的或者需要大家交流的,歡迎大家發言!

作者: crn260    時間: 2011-3-11 17:49
回復 huhuhao 的帖子

那主要要哪幾本書好點 樓主能給我介紹下不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11 21:40
我上邊帖子提到過,都是我最近在看的!你也不妨看一下……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15 09:11
這是公司在做的一個項目,看來,還是CAI,TRIZ還是能夠被廣大企業所接受的!另外,TRIZ理論在黑龍江以及四川推廣的應該也是風生水起,不知道當地的朋友有沒有參加過相關的培訓?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18 09:04
基于QFD/TRIZ/FUZZY集成技術的微摩擦測試儀力傳感器設計-傳感器-電子工程世界網 http://www.eeworld.com.cn/MEMS/2011/0316/article_884_1.html
找到的一個組合應用案例,與大家分享!
作者: yf_fly    時間: 2011-3-19 22:10
我以前的一個同事,公司提供條件讓他們學習,可是我沒有機會學習啊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20 21:42
回復 yf_fly 的帖子

我會在這里盡我最大的努力,把應該普及的知識介紹給大家!有什么需要的大家也可以跟我要,我竭盡所能!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3-23 16:47
這幾天在出差,幾天沒來看,帖子沉了……唉!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4-15 14:54
相對于傳統的創新方法,比如試錯法,頭腦風暴法等,TRIZ理論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勢:
一、它成功地揭示了創造發明的內在規律和原理,著力于澄清和解決系統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其目標是完全解決矛盾,獲得最終的理想解,而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協的做法,
二、它基于技術的發展演化規律指導整個設計與開發過程,而不再是隨機的行為。
三、 它能夠把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很好的進行保存,形成企業的知識條目,為企業實現知識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
實踐證明,運用TRIZ理論,可大大加快人們創造發明的進程而且能得到高質量的創新產品。它能夠幫助我們系統的分析問題情境,快速發現問題本質或者矛盾,它能夠準確確定問題探索方向,不會錯過各種可能,而且它能夠幫助我們突破思維障礙,打破思維定勢,以新的視覺分析問題,進行邏輯性和非邏輯性的系統思維,還能根據技術進化規律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幫助我們開發富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作者: cuiwu    時間: 2011-4-15 15:54
呵呵 剛剛學習了一點triz理論,,謝謝分享。。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4-15 16:34
回復 cuiwu 的帖子

呵呵,大家一塊學習……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4-22 10:06
注重解決矛盾的TRIZ創新方法
2011-04-18 15:09   來源:人民網   作者:李勇
  創新有沒有方法?如何以創新方法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和企業發展?對這些問題,國家科技部、發改委、教育部和中國科協等有關部門給予高度重視,建議將創新方法作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源頭,把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引導與創新方法推進納入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我們認為,創新方法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工具,而TRIZ本身就是一種包含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工具的創新方法。TRIZ理論在韓國的三星、美國的福特和波音、中國的中興通訊、芬蘭的諾基亞、德國的西門子等500多家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實踐證明了創新方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性。

  TRIZ是俄文的英文音譯,中文意思為“發明問題求解理論”。它是1946年由蘇聯的根里奇 阿奇舒勒(GenrichS.Altshulle)創立,他在分析不同工程領域中250萬個發明專利基礎上,研究總結出人類進行發明創造、解決技術難題過程中所遵循的科學原理和法則。

  TRIZ發明問題求解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1.分析問題。TRIZ理論認為,創造性問題至少包含一個矛盾的問題,而問題中的種種矛盾一般可歸結為三類。第一類是物理矛盾,即系統同時具有矛盾或相反要求的狀態。TRIZ理論中,當系統要求一個參數向相反方向變化時,就構成了物理矛盾。例如,系統要求溫度既要升高,也要降低;質量既要增大,也要減小;縫隙既要窄,也要寬等。這種矛盾的說法看起來也許會覺得荒唐,但事實上在多數工作中都存在這樣的矛盾。例如,現在手機制造要求整體體積設計得越小越好,便于攜帶,同時又要求顯示屏和鍵盤設計得越大越好,便于觀看和操作,所以對手機的體積設計要求具有大、小兩個方面的趨勢,這就是手機設計的物理矛盾。第二類是技術矛盾,即當技術系統某個特性或參數得到改善時,常常會引起另外的特性或參數劣化,這種由系統中兩個因素導致的矛盾稱為“技術矛盾”。TRIZ將導致技術矛盾的因素總結成通用參數,阿奇舒勒通過對大量發明專利的研究,總結出工程領域內常用的表述系統性能的39個通用參數,這些通用參數主要是物理、幾何和技術性能方面的參數。解決技術矛盾問題的傳統方法是在多個要求間尋求“折中”(優化設計),而TRIZ則是努力尋求突破性方法消除沖突,即“無折中設計”。第三類是管理矛盾,即子系統之間產生的相互影響。比如:一個部門與另一個部門的矛盾,一個工藝與另一個工藝的矛盾,一個機器與另一個機器的矛盾,雖然各個部門、各個工藝、各個機器等都達到了自身系統的良好狀態,但對其他系統產生副作用。該階段任務是進行問題描述,確定問題的本質矛盾和矛盾類型。

  2.解決矛盾。TRIZ針對物理矛盾的解決方法提出分離原理,主要內容就是將矛盾雙方分離,分別構成不同的技術系統,以系統與系統之間的聯系代替內部聯系,通過將內部矛盾外部化化解矛盾。具體實施中可遵循空間分離、時間分離、條件分離和整體與部分相分離的四個原則,應用TRIZ提供的具體分離方法來解決物理矛盾。對于解決技術矛盾,TRIZ通過使用矛盾矩陣來找到相符合的發明原理,再根據原理進行發明創造。TRIZ使用39個通用工程參數進行具體問題的矛盾表達,根據所確定的工程參數,包括欲“改善的參數”和欲“惡化的參數”,查找阿奇舒勒矛盾矩陣,得到所推薦發明原理序號,將所推薦的發明原理逐個應用到具體問題上,探討每個原理在具體問題上如何應用和實現,從而解決技術矛盾。對于管理矛盾,可依靠子系統的物理或技術矛盾來解決此類矛盾。可見,廣泛應用TRIZ原理,可以幫助領導者和管理者解決戰術難題,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3.使用“物―場分析”解決復雜技術矛盾。解決技術矛盾需要通過矛盾矩陣來找到相符合的發明原理,再根據原理進行發明創造。然而迅速地確定技術矛盾類型并在矩陣中找到相對應的發明原理,這需要豐富經驗和較強判斷力,即便如此,在許多未知領域中也無法確定技術矛盾的類型。于是TRIZ理論又引入了物―場模型分析,這種工具能夠引領我們找到技術矛盾的類型,從而確定解決復雜技術矛盾的方法。

  4.應用ARIZ解決復雜物理矛盾。TRIZ通過對專利庫大量專利分析研究發現,發明問題共分兩大類:標準問題和非標準問題。針對問題情境復雜、矛盾及其相關部件不明確的技術系統,則需要應用ARIZ――發明問題解決算法來解決矛盾。ARIZ是TRIZ理論中的一個主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其目標是為了解決問題的物理矛盾。該算法主要是一個對初始問題進行一系列變形及再定義等非計算性的邏輯過程,實現對問題的逐步深入分析和轉化,最終解決問題。ARIZ的實施步驟如下:

  (1)分析問題

  (2)分析問題模型

  (3)陳述IFR(最終理想解)和物理矛盾

  (4)動用物―場資源

  (5)應用知識庫

  (6)轉換和替代問題

  (7)分析解決物理矛盾的方法

  (8)利用解法概念

  (9)分析問題解決的過程

  可見,無論是面對標準問題還是非標準問題,TRIZ都給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矛盾的方法步驟和工具。以注重解決矛盾的TRIZ創新法,具有廣泛的研究推廣價值,可極充分挖掘國民和企業的創新潛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推進企業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從人民網轉載的!
作者: chenhuanyu    時間: 2011-4-22 11: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4-22 11:37
呵呵,我發現八十多層樓都是我自己壘的,有點對不起觀眾,但是俺還得繼續!
作者: 紫劍狂風    時間: 2011-4-22 21:20
呵呵 這個壘的比較好!教人以漁,比給魚好!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4-23 14:46
謝謝前輩支持啊!那我會堅持下去的!
作者: buttnofly    時間: 2011-4-23 14:56
不就是整體化思想嗎,和以前的打包做配平化學方程差不多。。。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4-24 10:19
TRIZ理論是由前蘇聯發明家阿奇舒勒于1946年創立的,該理論認為,一個問題解決的困難程度取決于對該問題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得越清楚,問題的解就越容易找到。在TRIZ理論中,對問題求解的過程就是對問題不斷描述、不斷程式化的過程。TRIZ針對輸入輸出的關系(效應)、沖突和技術進化都有比較完善的理論,因而為創新理論軟件化提供了基礎,為TRIZ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條件。

l Pro/l Desktop v5軟件介紹

    Pro/I Desktop v5軟件是億維訊科技有限公司以TRIZ為理論基礎,結合創造性設計方法,輔助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以及企業經營者進行產品改進、新產品開發的計算機輔助軟件。Pro/I Desktop v5軟件由項目描述、問題分析與分解、問題解決、評價、結論等幾個功能模塊組成。該軟件可根據用戶需求,發現現有產品或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幫助解決技術矛盾;智能化的向導隨時給出操作提示,軟件使用更容易;可自動生成分析報告。

    2 柴油機排氣門座加工的創新方案設計

    圖1所示為柴油機的排氣門座,排氣門座與排氣門、氣缸蓋等其他零件一起組成柴油機動力單元組。排氣門座與排氣門形成柴油燃燒后廢氣的排泄通道,工作溫度極高,是典型的高溫工作狀態;為了保證柴油的充分燃燒,氣門與氣門座在閉合時必須形成密閉狀態,同時為了讓燃燒廢氣及時排除,氣門需要迅速開合與閉合,氣門座需要承受高溫狀態下的高速沖擊。

    2.1 工作原理

    排氣門座的工作面(30°斜面)是惡劣工況(高溫沖擊)的主要承受部位,對材料性能要求極高;同時又是與排氣門形成密閉的主要工作面,加工精度要求也很高。在工作面表面是堆焊的高溫合金司太立6號合金。為了保證零件工作正常,排氣門的外形必須與氣缸蓋可靠配合,所以外形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其中大、小外圓,臺階平面都是與氣缸蓋直接配合的接觸面。為了使零件在高溫下正常地持續工作,零件設計在堆焊層后有一道環形冷卻槽,工作中使用壓力冷卻水帶走部分熱量。



圖1 柴油機排氣門座

    2.2 問題工況

    由于工作面需要堆焊,在堆焊層周圍自然形成了堆焊熱影響區,因為堆焊操作過程的淬硬作用。母材材料硬度由里到外遞減。材料硬度的不均勻性給周圍部位的加工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冷卻槽的加工。冷卻槽寬0.5 mm,深3.5 mm,切削刃口細而長,因為冷卻槽部位在產品臺階端面,刀柄支撐十分薄弱,冷卻槽加工時由外到里硬度不均勻,極易崩刀,報廢比例很高。

    2.3 問題分析與分解

    組件模型如圖2所示。問題列表如下:①如何防止刀具崩刀?②如何預防排氣門座熱影響區的硬度出現不均?③排氣門座熱影響區的硬度不穩定,如何解決?④排氣門座熱影響區的硬度不可控制,如何控制?⑤保溫設備的溫度不穩定,如何解決?



圖2 組件模型

    2.4 最終理想解的確定

    現應用TRIZ理論中的最終理想解確定的步驟來探討相關方案:

    ①設計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降低加工冷卻槽過程的崩刀現象;

    ②理想解是什么?——加工冷卻槽過程不出現崩刀;

    ③達到理想解的障礙是什么?——堆焊過程導致熱影響區硬度不均勻,不僅單個排氣門座從里到外硬度不均勻,個體之間的硬度也有較大差異;

    ④出現這種障礙的結果是什么?——在加工冷卻槽時刀具不好選擇且容易崩刃,廢品率極高;

    ⑤不出現這種障礙的條件是什么?創造這些條件存在的可用資源是什么?——堆焊層熱影響區硬度能相對均勻,或者不要堆焊就不會存在熱影響區。可用資源是堆焊操作人員和堆焊方法。

    2.5 解決方案

    (1)采用等離子堆焊代替手工堆焊。由于操作人員水平不一樣,手工堆焊的質量有好有壞,且堆焊導致熱影響區的硬度也很不均勻。因此需要尋找其他更先進的堆焊方法,經過調研,發現等離子弧堆焊工藝的合格率為100%。而且焊道平滑,切削余量小,能節省40%的貴重合金材料,且堆焊熱影響區的硬度相對均勻。經過試加工,證明這個方案是可行的。采用等離子焊的排氣門座,其冷卻槽在加工過程中的崩刀現象由原來的30%降低到了5%。

    (2)采用鍍膜代替堆焊。以往在排氣門座工作面表面堆焊高溫合金司太立6號合金是為了提高密封面耐擦傷、耐腐蝕、耐高溫等性能,延長使用壽命。經過分析認為,采用鍍膜技術也能取得相同的效果,因為目前柴油機氣門的錐面加工除了用堆焊,也有采用鍍層的,而氣門錐面是與氣門座表面配合的位置,工作環境和性能要求與氣門座工作表面的基本相同,因此采用這一技術也是可行的,但由于實際條件受限未進行此項試驗。

3 結束語

    實踐證明,運用TRIZ理論能夠系統地分析問題情境,快速發現問題本質或者矛盾,準確界定問題的探索方向,不會錯過各種可能性,是從而開發富有競爭力新產品的有力工具。


作者: 王昆生    時間: 2011-5-31 08:06
剛看到這一理論,想看看解決問題的神奇,沒想到看到樓主的介紹,一口氣看完了,感覺受益匪淺!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6-2 13:55
只要能為您的工作帶來幫助,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現在借助國家科技部,各省市科技主管部門的推廣,TRIZ這種方法正逐步收到廣大設計人員的喜愛,我也由衷的希望能夠借助社區的平臺讓更多的朋友接觸到他!不管將來是不是繼續作者方面的工作,大家一塊學習,共勉!
作者: bifuxin    時間: 2011-6-3 18:08
回復 huhuhao 的帖子

我們要參加triz設計大賽,對這個理論很陌生,看到LZ的講述,學到了很多,3Q咯,(*^__^*) 嘻嘻,以后有不明白的還希望能夠向樓主取經哦。。。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6-7 08:46
回復 bifuxin 的帖子

呵呵,能幫上忙當然最好了!是你們學校組織的?我的郵箱是doulianyu@126.com,有問題可以聯系我!
作者: 輝MVP哥    時間: 2011-6-7 09:05
第一次聽說這理論,南方是很少人用到這理論吧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6-7 15:19
回復 輝MVP哥 的帖子

可能與當地的推廣力度有關吧。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推廣這種創新方法,影響力應該還是挺大的。至于南方人會不會經常用這個,我不太敢回答,因為某覺得,一種方法可能有他適用的行業,對適用的人群應該沒有明顯的界限……主要看他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或者是對你解決問題有用。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1-6-10 14:02
這個理論是我們學習機械設計方法學里老師給講過,但是實際操作需要經驗,操作起來有點難度!
作者: eroookie    時間: 2011-6-10 14:21
TRIZ跟優化矩陣有點類示,其實就是出現一個問題,在當前問題的條件下,該著手的方向和思路。區別的就是目標函數不需要你去制定,只要查表。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
作者: huhuhao    時間: 2011-6-12 10:35
回復 eroookie 的帖子

在對問題的分析方面,你的理解有一定道理,但由于我對優化矩陣太熟悉,不敢斷然下定論!只是感覺,兩者的目的都是一樣,為解決問題提供思路,但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TRIZ其實不是一言半語就能描述清楚的!呵呵,謝謝您的參與,我找到結論了,給您回復!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odgf.cn/)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www|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99精品众筹模特自拍视频| 日韩 欧美 动漫 国产 制服|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有码| 97人洗澡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av在线无码中文18| 亚洲制服丝中文字幕| 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亚洲小说|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婷婷亚洲天堂影院| 欧美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爱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pp网站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日韩人妻熟女中文字幕a美景之屋 最近免费韩国日本hd中文字幕 |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美女被内射一区二区| 国产剧情麻豆女教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爽爽爽麻豆色哟哟| 日本韩国欧美视频一区| 激情久久亚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