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精品图片|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综合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电影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機械社區

標題: 機械城市系列之十:上海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6-7 19:56
標題: 機械城市系列之十:上海
上海是中國現代工業的搖籃,一直至今都是中國工業最強的城市。這應該是無可爭議的吧。

上海電氣集團現在應該是中國裝備制造銷售額排名第一的企業吧,包括能源裝備、重工、機床、壓縮機、印刷包裝、自動化、紡機、電梯等;作為工程總包和成套設備的供應商,它還包括金融和國際投資或貿易等業務。哪位知道上海電氣的核心研發能力如何,在國際市場上獲得項目的能力如何,和GE、西門子、阿爾斯通這些巨頭是如何競爭的,難道就是報價低嗎?不知道除了幾個發達國家,其它國家有沒有和上海電氣抗衡的企業。據說上海電氣在港口附近有10平方公里的重裝基地,可以加工巨大的工件,組裝巨型設備,有沒有社友去參觀過。

上海電氣的數控機床怎么樣,誰用過,叫什么牌子?應該在上海機電下面吧。

除了上海電氣,還有中國商飛、上海汽車集團、寶鋼集團等,這些大企業在中國幾乎都是獨一無二的。國際工業巨頭恐怕在上海也都有企業。總之上海不缺大公司,好公司。高鐵裝備好像和上海沒有多大關系?反正總部在北京。

上海一定還有很多制造業領域的中小企業,還有與制造業有往來的貿易公司,很多社友就在這些企業工作。請說說自己的見聞和體驗。

上海的鐵路,港口,航空等交通運輸條件極其便利,金融和貿易在中國應該是居于第一位的,這些都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假如一個城市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實力,第三產業其實也很難發展,因為沒有服務對象。

上海的IT產業似乎不太好,起碼比北京和深圳差多了,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上海的大學也是多如牛毛,好大學可能僅次于北京,也許很多人還不這么認為。上海人都務實,精細,非常適合現代工業,和大多數中國人的粗放作風形成鮮明對照。京派和海派各有特色,誰也壓不過誰。

從機械社區來看,上海的社友非常多,而且一般素質較好。上海的生活也非常精細化,記得20多年前我第一次去上海,很小的賓館非常干凈,木地板木樓梯都擦得干干凈凈,普通的小飯館也很講究。這些方面比北京強得多。

在北京呆了20多年,閑扯幾句南北方的差別。有一次在蘇州朋友聚會,晚餐持續了好幾個小時,結束以后,我感覺和北京的氣氛有非常大的差異。十幾個人一直在談生意和航模之類的話題,什么國家、社會之類的話題一個字都沒提,也沒有人使勁勸酒。這在北方或北京是很少見的。

從外地去上海打拼的社友,所謂新上海人,不知道對這個城市有何感受。20年以前,上海的本土勢力是很強大的,也比較排外。現在也有笑話說,上海人把外地人統稱為鄉下人。隨著外地人比例的增加和上海人認識的改變,現在排外的傾向是不是好多了。過去的輿論說上海人小氣,會算計,小市民習氣等,現在這些輿論好像都沒有了。

上海的房價我親自考察過,沒有北京高。而且周邊的昆山、太倉等小城市都不錯,房價不高,回旋余地大。更有蘇錫常、南京、杭州等城市群,應該說說中國最好的一片地方。相比之下,北京周邊就差多了。

大家都來說說上海吧!產業、企業、產品、文化,生活,城市,什么都可以說,只要是和上海有關的。

作者: 豆腐腦油條    時間: 2015-6-7 20:22
想問下各位前輩上海理工的研究生就業咋樣?
作者: 湘水之劉    時間: 2015-6-7 20:34
    在上海呆了十二年了,高端的人群沒接觸。說說我接觸過的些上海同事吧!我覺得他們都蠻拼的,年輕的哪怕家境不錯的,工作時也都很賣力。都愛學習。在年級大點的那輩人之間也蠻拼的,就是說所謂的會算計吧!很多上海男人都燒得一桌好菜。坐公交車占坐位那老有經驗了。
作者: wyc3158    時間: 2015-6-7 2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大色貓    時間: 2015-6-7 2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5-6-7 21:27
上海造船業,產業鏈一直沿長江發展到重慶,沿江不少中小企業收益不少。


作者: 極速尖兵    時間: 2015-6-7 21:34
上海的企業非常多,一時半會也說不完,所以我最好還是就某一個行業說說。老鷹既然說到了做重型裝備和上海電氣,我就說說這個港口機械,海工裝備方面。在這個行業,在十年前上海就有2家比較大的公司,在這個行業國內排名前2名,上海港機和振華港機(振華重工)。振華重工是上市公司,是這個行業的巨無霸,排名行業第一,年產值200多億元。上海港機排名第2,排名第3的是南京港機。幾年前,上海港機已經被振華重工收購了。前幾年這個行業是很火熱的,最近幾年行業收益跌入谷底,這家公司現在效益也一般,當然在里面工作的待遇福利還是不錯的。
作者: 張聾子    時間: 2015-6-7 21:42
本帖最后由 張聾子 于 2015-6-7 22:24 編輯

九十年代之前上海養活了半個中國!北京九層樓是上海的。
作者: 1518517222    時間: 2015-6-7 21:44
  俺在深圳上海都呆過,深圳呆的時間最長,上海呆的時間最短。比較下,從官方數據看2014上海GDP23560億,深圳16000億,總量上海略勝一籌。人均地均深圳遠高于上海。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上海8164.79億元,深圳6501.1億,相差已經不大。
  從政治地位、政策照顧,基礎設施投入,文化教育上來看,上海完勝。
   從軟件行業來看,深圳完勝。
   從金融證券這些來看,各有千秋!
   從創業環境,創業氛圍來看,深圳完勝。
   從企業來看,上海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以及外資的吸納,所以國企外企比較強大,典型企業上汽,寶鋼以及各種外企,深圳中小民營企業多如牛毛,比較牛的華為中興等這些企業。
    從重工業來看,上海完勝!從輕工業來看,深圳完勝。
    俺在珠三角呆的時間比較久,總的來說地道的本地人都比較好相處,與北方人相比,沒北方人那么好爽,但是比較低調務實,也比較會尊重別人,不喜歡談論政治歷史經濟軍事等高大上的話題,但比較喜歡關注個人以及周圍人。不愛看國產電視電影,但喜歡外國以及香港片。深圳關內比如羅湖南山福田這些比較發達,環境也比較好。但是關外如保安龍崗這些工業區就給人比較亂比較臟的感覺!綠化環境深圳也是完勝上海。
     至于歧視,俺今晚分別去看了上海吧與深圳吧。上海吧普遍在討論外地人,鄉下人,YP;而在深圳吧則沒看到。上海排外歧視現象竟然如此嚴重。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5-6-7 22:11
很奇怪,國外很多機床廠都把中國辦事處放在上海保稅區,HELLER,COAMU.HASS,格林等等很多,還有很多核心零部件,比如玻尓過濾器,PASCAL,庫卡機器人,FANUC機器人,
作者: love198    時間: 2015-6-7 22:22
我也在深圳與上海呆過5年之久,一直在鈑金行業。就說說鈑金行業吧。鈑金制造業深圳比上海靈活性更高,外協(如小五金、電鍍外協)深圳比上海費用低,配合性好。之前在深圳的老同事很多都跳出來自己開廠或加工廠,或在同行業做帶頭的。但在上海同事出去的就不多,圈子也沒有在深圳的大。不過拿GDP來講,上海地域就比深圳大很多,不可同言而論。相對于人文環境來講,還是向往在深圳生活,有親切感些。可能上海房價太高,望而止步吧。
作者: 極速尖兵    時間: 2015-6-7 22:23
上海由于房價過高,很多外地來的白領在上海買不起房,只好另想辦法。很多跑到周邊城市買房,比如昆山。昆山的花橋一帶房價上萬,比昆山的市區房價相比不遑多讓,但是相對于上海2萬以上房價便宜多了。很多在上海工作的人都是在昆山花橋買房,每天從昆山的花橋坐地鐵到上海上班。上海的交通很堵,即使不是上下班時間,工作日在內環開車簡直就是痛苦,每次去上海,開車的感覺那就是很難受。由于很多人在郊區定居,上班在市內,花在路上的時間很長,因此上海人走路的節奏是非常快。與之相比,蘇州的節奏就感覺要慢很多。但是很多人寧愿要上海的一張床,擠在上海的大都市,也不愿意離開,因為上海的工資普遍比周邊城市高不少。同樣是一個行業搞機械的工程師,在周邊的城市月薪可能只有幾千塊,在上海就可能有一萬多,是很正常的。
作者: 社區小義工    時間: 2015-6-7 22:40
上海,國際性大都市、高樓林立!夢想有一天能進去坐坐,哈哈! 一到浦東,感覺到了想象中的紐約,過了這塊地,不好意思,你還是在中國。汽車進入上海要給進城費,有點搞笑!去客戶處(汽車零部件制造商)辦公室大部分是上海人,講的話一句聽不懂。門衛老大爺對一位送貨司機說的一句話記憶猶新:小赤佬!
遇見的好幾個上海客戶(女)抽煙比較厲害,給我煙的速度 比我給她的還快! 哈哈  
上海房價就不用說了,那是相當的貴。但是工資水平比其他地方有競爭性!
上海軟件開發(手機類)工資比較高,在公車上遇個技術宅,才畢業2年,月薪22K(不知真假,但他說的很肯定)。
跨國公司在上海的太多了,我們辦公樓外面停的車全是滬A的(來看項目進度或者驗收的)。
作者: 4566549    時間: 2015-6-7 23:05
作為土土鱉,只能說在上海落過腳。

初次去上海是世博會,那是土土鱉第一次離開自己的村子,跳到另一口井里去,睜眼仰望城市,那個公交運行起來竟然幾乎沒有聲音,耳邊充斥各地方言,身邊市場閃過外國人,竟然有流利的漢語。

陸家嘴一代真是繁華,去的那個晚上,剛好下過雨,微微有霧,有”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層巒聳翠,上出重霄”等感慨若干,也有“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等感慨若干。

外灘的銀行真TM多,招商、中行、上行、建行、花旗等等,還有保險、審計、餐飲等公司,真是眼花繚亂啊。與后來見到的天津外灘對比,“恍如隔世”啊。LNG大船,上海中心大廈、海底隧道等等,貿易、資本帶動工程建設。

坐過上海的地鐵,與北京對比,沒有太擠,上海與二三線城市比,在我看來,最大區別,就是街頭巷尾看不到“等工作”“混日子”的閑人。

這就是我這樣一個土鱉眼中的上海。
作者: wglz    時間: 2015-6-7 23:38
弱弱問下,上海北京,誰機械工業綜合強些?
作者: LIUYASHAN    時間: 2015-6-7 23:47
你什么都不知道就在這里發文章,算拋磚引玉嗎
作者: 艾馬爾    時間: 2015-6-8 00:00
依靠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主機廠,上海尖端汽車零部件制造商較多。單就汽車輪轂軸承而言瑞典SKf、德國FAG、日本NTN均設有加工工廠或研發中心。
作者: 吟嘯徐行    時間: 2015-6-8 08:15
國際性的大都市,呆過三年,后來嫌上班太累去的蘇州,
春節有年是在上海一個人過的,那幾天街上真是空蕩蕩的,無一人,可見外來人口之多。

現在制造業很多都在往蘇州這邊搬遷,上海以后會是研發,服務的地方,普通的制造業估計都會被擠到邊邊角角去了
作者: ValleyViews    時間: 2015-6-8 08:16
本帖最后由 ValleyViews 于 2015-6-8 09:09 編輯

上海電氣在臨港有十平方公里重型機械裝備制造基地。


補充內容 (2015-6-8 09:30):
上海是全國各大城市中可以與北京相比較的城市之一。從政治上來講,北京是位高權重,上海則一直是孺子牛。經濟上講,上海所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歷史上講,上海是個老移民城市。上海本地人多數在浦東。地理上講,...

補充內容 (2015-6-8 09:31):
地理上講,地處長江三角,臨海連江,優勢顯著。現如今,新一代的上海年輕人在學校在社會只說普通話,還...

補充內容 (2015-6-8 09:32):
,還拼命學英語,日語,韓語等外語,這應該是上海走向國際化城市的節奏了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5-6-8 08:17
上海機械好企業真是多。尤其大外企。。DMG在上海好像也有廠子吧。。有那位大俠知道 上海DMG的 給講講唄。
作者: jesuisdj    時間: 2015-6-8 08:49
上海的客戶比較多,不單是上海,江浙滬的制造業都不錯。上海的自動化行業發展的很好,做出來的東西也很精致,質量相對比較好。跟上海客戶打交道感覺他們做事很仔細認真,跟你討價還價也很精明,但是執行訂單和付款都比較守信。這一點是比較好的,做事情這樣方式,對大家都好,提高效率和工作質量。但是我感覺近幾年,上海工廠的成本壓力增大,很多工廠都外遷到了昆山一帶,將來上海可能更多的是研發和高端大企業的基地,制造將會逐漸外遷,制造業來講,這樣模糊了上海和周邊的明顯界限,也帶動了周圍地區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 lrobert    時間: 2015-6-8 08:49
要說上海這地方真不錯:黃金水道出海口,黃金海岸中點,背靠歐亞大陸,面朝太平洋。這么好的地方就應該成為強人們比拼的舞臺。而上海最輝煌的時候,也是被稱作“冒險家的天堂”,無論國際國內,各色人等,只要有實力、敢拼搏的人、或實力紛紛云集至此,上海也成為與巴黎并稱的、極具代表性的東西方名片。可上海人一說到外地,就一臉鄙夷的“鄉下!”
作者: 張春曉    時間: 2015-6-8 09:24
阿拉說不了宏觀,說說微觀,哈哈。之前或許有上海人歧視外地人是鄉下人,但以我去過上海的幾次問路來看,我覺得上海人也非常熱心,社區大媽都親自帶著我走兩個紅綠燈,引領我抵達目的地,我覺得如果是歧視外地人的話,是做不出來的。
還是說制造業,去過幾次寶鋼,廠區非常的大,開車的話,從廠門口到那個車間得20多分鐘。同行人告訴我,邊上有一個樓,至今不讓國人進入,那是小鼻子的專家樓。。。那次我們參觀的車間,整個都是小鼻子80年代的技術,至今仍在運轉,論設備新舊程度,論現場5S寶鋼沒有大冶、興澄好,但是國外的顧客如GE、卡特還就是認寶鋼的鋼材,而且,有些產品還就是用寶鋼的性能就能好一些,我們的工藝、設備、人員都沒有變化,這個到目前最起碼我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當然了,寶鋼的價格也比其他鋼廠的要貴一些。
作者: su27sks    時間: 2015-6-8 09:31
上海的長興島有造船廠,同事去了那里出差了幾天,拍回來的照片,那叫一個壯觀啊。當然了,上海造船的歷史有一百多年的,前身就是大清國的洋務運動時期的江南造船廠。。感覺上海要造航母也是有可能的
作者: Rex-Wang    時間: 2015-6-8 10:17
masterzhuce 發表于 2015-6-8 08:17
上海機械好企業真是多。尤其大外企。。DMG在上海好像也有廠子吧。。有那位大俠知道 上海DMG的 給講講唄。

DMG 已大不如以前
作者: huhaofei    時間: 2015-6-8 11:04
我也是深圳,上海都待過,都是剛畢業的時候,但是時間都不長。先說深圳吧,待了幾個月,感覺深圳關外治安不太好(06年),尤其是靠近東莞這邊,我和同學外出找工作,他在工業區就被搶劫了,好恐怖。關內還可以。軟件行業比較好,機械主要以輕工業為主。

上海也待過幾個月,感覺上海人和杭州人差不多,本地人比較有優越感,很多看不起外地人,印象中上海女人比男人強勢。工業的話上海,外資多,大型集團公司也多,各種汽車大企業。

就工作機會來說,都差不多,上海適合定位為打工或者高級打工的人,深圳比較適合有創業定位的人。

作者: 黑暗圣使5    時間: 2015-6-8 11:23
來上海時間雖然不長,才兩年,不過已經深深的喜歡上上海。

1、從企業來看,汽車方面的有大眾、通用、聯合汽車電子、大陸電子、納鐵福、德爾福派克、采埃孚、延鋒江森、上海匯眾、法雷奧、康明斯、米其林、海拉電子、環旭電子等。電梯方面有:永大、奧的斯、迅達、三菱、蒂森、通力等知名品牌,以及電梯部件企業申菱電梯配件、貝思特等等。當然還有ABB、GE、西門子、阿爾斯通等等著名外企。

2、上海的小企業非常之多,創業氛圍及形勢也不錯,據業內估計,上海僅僅包材方面的公司零零總總就有約5千家企業。也正因為起步階段與這些小公司的老板的接觸及深入溝通了解,迅速的擴大了自己的人脈圈。同時,由于上海經常性的舉辦各種工博會、展覽會甚至家居博覽會等等,也使自己迅速的擴展眼界、結交業內人士,為自己以后的發展提供很大幫助。

3、上海的治安管理、綠化不說全國第一,也是前三甲。同時上海是一個商業氣息非常濃厚的城市,生活節奏非常之快,周一至周五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各大主要交通要道全是形形色色步履匆匆的行人和車輛。同時,上海人的精明仍在上海各處完美的繼承并展現著,很多上海人雖然很有錢,但去超市的時候打折和促銷的產品永遠是人群最多的地方。舉個例子,一次見一個中年男子買雞蛋,上面寫著促銷價5元,但是在收銀的時候卻收了6.8元,于是和收銀員理論起來,并要求將超市主管喊過來了。最終價格5元。這個例子一方面說明上海人的維權意識很強,另一方面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的精打細算。

4、很多人有個誤區就是上海的消費物價等等非常高,其實不然,上海除了房價以外,其他的消費其實也算還好,當然,特別繁華的市區除外(如南京路那邊等)。衣食住行,其中個人感覺衣、食、行都還好,就住的消費高。
作者: 背影2010    時間: 2015-6-8 13:25
對上海寶鋼和上海汽輪機廠有一些了解。
      公司跟上海寶鋼有業務往來,所以去過寶鋼。進門的時候非常嚴格,讓寶鋼內部的人員帶著你去門衛那里給你那通行證,然后才能進去。進去了之后感覺寶鋼非常的大,內部道路橫平豎直的非常整齊,開車在里面走了好久才到達目的地。中午在寶鋼的食堂吃了頓飯,個人感覺還不錯。寶鋼也是很多上海人都想進去的企業,因為寶鋼在他們的眼里就是大型國企,進去了一輩子的工作就不用愁了。寶鋼的很多崗位都是比較清閑的,我去的寶鋼的一個電氣控制室,里面有三四個人換著值班,一般就是坐在里面玩,需要的時候才去現場看看(我去的時候值班人員還忙著用手機玩游戲呢,他們也不忌諱,當著我的面還繼續玩)。
       上海汽輪機廠我也了解一些,因為有同學在里面工作。本科畢業去的第一年差不多7玩的年薪,每個月到手三千多到四千多不等,時不時的都會有一些獎勵,年終獎我同學第一年拿了接近兩萬塊,后來應該還會漲。住的是集體宿舍,管飯,據說過兩年還會解決上海戶口。感覺也還不錯,不過想想上海的房價又害怕了,呵呵。
        
作者: cherry    時間: 2015-6-8 13:41
說說我了解的為機械行業裝備配套的小行業-工量具行業,計劃經濟時代國內工量具四大家簇上海就有兩家,
上海工具廠,主業銑刀、鉆頭、絲錐等,進入二十一世紀利用地處上海的品牌優勢開始收購量具產品,包括卡尺、千分尺和指示表三大通用量具,現在上海電氣集團有股份。
上海量具刃具廠,主業卡尺、千分尺、銑刀、鉆頭等,九十年代開始利用品牌優勢出售技術和設備,大量收購產成品,但是進入新世紀后缺乏創新技術,競爭力下降,后來給廣陸收購了。

作者: 求知—求真    時間: 2015-6-8 15:16
上海,大城市。
接觸到的有上海ABB。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不過是寧波的工廠)。
感覺上海人做事很講究計劃性,要求各種時間節點,各種細節。
例:一項目負責人來我公司預驗收,極力要求我們在每個螺栓擰緊后用油性筆做標示,北方的車間工人一般都感覺這個沒必要的。
上海的工程師真的很拼的。
例:我們在上海通用改造設備到晚上9點多,現場輔助的人員一直陪伴,還細心的為我們買點小吃將就一下,頓時感覺很好……

作者: lanyuedao    時間: 2015-6-8 15:20
上交的機械系相當牛,上海大眾啥的都是直接進的。同濟也不錯,一個同學同濟畢業之后直接進了通用中國。其他像上海大學,上海理工,東華大學,都是比較厲害的,只是名氣小而已,如果只考慮就業的話,上海大學這些學校理工科學生的工作說不定會比西交大的學生還要好呢,誰讓它們就在上海呢。

上海房價,浦東那邊三四萬了,九亭鎮那邊5年前也就一萬,現在沖三萬去了,其他不太了解。目前花橋在發酵,軌交要經過花橋連通昆山,再和蘇州一號線搭接,今后生活在蘇州到上海上班的人應該越來越多,而且不用買車。

上海的城市規劃屬于衛星發散型的,道路彎曲,不像北京橫平豎直,上海太容易迷路了。周圍是幾個衛星城市,嘉定,松江。連通江蘇南通的大橋通車快四年了,大大方便了江蘇南通,啟東人。上海本地人一般都住在政府的拆遷安置房,也就是農民別墅,但大多會租給外來打工的,一年光房租費能收個二十來萬。

我目前在蘇州上班,以后也有意向到上海上班去,但是還是會在蘇州定居,上海適合賺錢不適合生活。
作者: Lixinwu    時間: 2015-6-8 15:47
在歷史文化背景上,上海曾是昔日的冒險家樂圓。當然在全國的座次上勝排一籌。上海是浙江寧波和蘇北南通、和楊淮地區的外來移民組成的優勢群體,秉承了浙商和蘇商的精明和勤勞,憨憾。所以,近一百多年來使這塊寶地成了中國東方明珠,舉世聞名的江南造船和其生產國內的第一臺萬噸水壓機能在上海誕生是不奇怪的。

但上海真正的飛速發展是在1992年以后,由于有了政策,才出現了現在的汽車生產大基地,才有了拋棄“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棟房”的陳年老,使得浦東成為了世界東方的橋頭堡.吸引了世界各地、全國各地的精英、企業。由于納入了世界范疇,排外、歧外早已成為昨日黃花。所以現在大上海完全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中華第一!現在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冒險家的樂園!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5-6-8 16:40
上海這地方,人的思想也比較先進,而且出口等方面非常容易,可以說是集大成的一個地區!
作者: 七件夏天衫~    時間: 2015-6-8 18:38
(, 下載次數: 248) (, 下載次數: 220)

上海電氣涉足的工業領域相當的廣,是以前上海機電局下屬的所有企業改制成立的上海電氣。

總公司下屬各個行業集團的不同制造工廠,最出名的包括當年的閔行4大金剛。由于上海的區位優勢,上海電氣現在的路子是合資發展,西門子,阿爾斯通,三菱,日立,福伊特等都有合資公司。技術多靠引進,有國企具有的各種典型缺點。

整個上海電氣收入大頭來自于電站集團下面的各個企業。利潤最高待遇比較好的數三菱電梯,不同的企業根據各自所在行業形勢差距較大。
作者: kingtigerfxp    時間: 2015-6-8 21:09
本帖最后由 kingtigerfxp 于 2015-6-8 23:03 編輯

     本人在上海呆了十多年,大家談的跟我感受差不多,非常多的知名企業都在上海設有常駐機構,確實是名副其實的窗口,但郊區也有很多數不清的小黑作坊。有句話說得好,中國有歐美級的城市,也有非洲級的鄉村,上海就是這樣。松江,嘉定,青浦,川沙這些原來的郊區也要被征地開發,上海的城中村這里有不少。所以外地朋友如果常看電視的話只能看到上海光鮮的一面,那個很有名的外高橋自貿區邊上就有一圈小村莊小工廠。

      說上海人排外,個人覺得不是那么嚴重,本身中國人的一大缺點就是搞地域攻擊,再者zf搞的那個暫住證使得地域歧視有了堂而皇之的依據。所幸這狗日的證現在名字改了,但仍是這個國家的恥辱。很多人愿意來上海基本三個原因,機會多、薪水高,相對公平規范講法制,總體治安好。有這么多企業,工作機會多這不用多說,重要的是在上海勞動法的效力還是不小的,拖欠工資的事情你可以找勞動局或者打官司,不太會因為是外地人有什么不公平。我在北方有些小城市呆過,這些地方的企業大部分都有拖欠工人工資,加班不付錢的情況,但工人沒有去爭取自己的權益,要么害怕要么知道告了也徒勞還會被趕走。有些人說上海男人娘娘腔,能吵兩個小時不會動手,那在我看來也算文明的體現,畢竟頭腦發熱傷了人甚至出人命這是很糟糕的后果,上海治安好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上海男人的處事風格。

      長期政策上優先讓這個城市有了馬太效應,導致這座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人滿為患,好在管理水平和效率高于北京。所以上海交通不算太糟,但是任何一個城市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壓力不僅僅是交通,發展的重心早該移向內地了。
      
作者: zhljlyy    時間: 2015-6-8 21:53
上海擁有第一個自由貿易實踐區,上海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并與安徽相望,共同構成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只能向往
作者: wyc3158    時間: 2015-6-8 23: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wyc3158    時間: 2015-6-9 08: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ogerxqz    時間: 2015-6-9 10:47
上海已經不是昔日的上海
急功近利 隨波逐流 毫無章法
人防人 人吃人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但是做人的基本素質和道德卻日趨下降毫無底線
作為土著看到這些變化感到無比心痛 表面的繁榮又有何用?
作者: 李二    時間: 2015-6-9 12:52
終于說到南方了,本人現在在南方一985,211高校讀機械,以后在南方工作,希望機械城市系列后面能夠說到廣州,重慶這兩座城市
作者: 亮劍    時間: 2015-6-9 13:52
上海,基本是人們心目中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再次一點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經濟時代的上海。現在的上海,實在不敢茍同老大的看法。怎一個臟亂差了的!怎一個小里小氣了的!怎一個牛逼哄哄了的!人渣薈萃啊!當然,老百姓是好的!
作者: 俠客黑客    時間: 2015-6-9 14:53
我在上海學習工作已經快20年了。算第二故鄉了。
上海電氣不是太了解,沒有發言權,不過聽說待遇在國企里算好的。
機械制造業上海是不斷往外遷移或者就是萎縮了,不包括汽車和船舶工業。這個應該和上海政府的定位有關系。航運,金融,貿易,汽車,船舶。
一般的制造業想在上海拿地辦廠幾乎不可能了。
上海的政府辦事效率和公正性應該在全國排在前列的。
關于上海的排外現象,這個問題是普遍性。就是我老家的小城市也排外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排外現象,只是表現的不同罷了。
排外其實是不自信的表現,想上海孤飛說的排外的都是一些不得志的小市民。我在上海生活這么多年,感覺大多數上海人還是比較容易相處的。還是誠實守信的。相反有些北京人嘴上說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各個都想個大爺似的。

作者: 花弄影    時間: 2015-6-9 15:05
自從02年7月來到上海投奔同學,掐指一算,馬上到13年了。這輩子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生活在上海。雖然住的時間很長了,但上海實在太大,至今還有很多地方沒去過,很多道路都不熟悉,甚至連很多有名的景點都沒去過 ,以后還得慢慢補上。

自來到上海,到目前,總共干過3個公司。其中有一家跟上海電氣有點關系,是上海電氣與法國ALSTON合資辦的公司,從事軌道交通設備業務。

說道上海電氣,不能不提到的是位于閔行去江川路(當地人都叫一號路)的四大金剛,也就是汽輪機廠,電機廠,水泵廠,重型機器廠。四個廠子合起來可以造一座電站。當然還有其它公司,如鍋爐廠,重型機床廠,都在一個地方。后來的一些國有公司都納入到了上海電氣集團里面。總的來說,是以工業產品為主,涉及電力、能源、環保等。

上海電氣其實就是原來的上海機電工業局,后來改成企業,就像鐵道部改成鐵總 一樣。不過上海電氣里面的工會仍然叫做“機電工會”。機電工會的歷史就很長了,比共和國還要長。

上海的工業基礎自不必多說,就算到了現在,“上海制造”這幾個字還是相當有說服力的 。有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在上海,自改革開放以后,為什么沒有誕生很有影響力的本土品牌?為什么 沒有誕生像華為,中興、騰訊一樣的品牌和公司?

這個問題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是上海缺乏人才嗎?顯然不是。我覺得,這個現象跟上海的海派文化很有關系。上海是最早開放的地方,也是最崇洋的地方(無貶義)。自改革開放后,上海的很多公司都跟外資公司搞合資公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變遷后,本土品牌逐漸消亡,外資公司逐步在此生根。比如上海大眾。而這樣的合資公司吸納了太多的知識人才。可以想象,這些人才進去后,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有影響力的創新了。不管他們做出什么,最后都屬于容納他們的公司。事實上,對于上海大眾這樣的合資企業(其它合資的也一樣,像三菱電梯),其品牌還是國外的 ,不可能變成本土的品牌。

所以,不管多少優秀人才,最后都被“溶解”到這個社會里了。他們拿著高薪,過上平安的生活 ,哪里還有多少去創新的精神呢。可以說上海的“洋買辦” 文化是吞蝕創新精神的 重要原因。從最近復旦大學的校慶宣傳片事件就可見一斑。沒有了自主的精神,怎么可能去創新? 上海有很多的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他們真正的研發中心是沒有進來的,就算有,也不是核心級別的 。這些公司恰好又吸納了最優秀的本土人才,就算這些優秀的人做出什么好創新,歸根結底知識產權是外方的,這等于扼殺了本土的創新能力。

至于說上海的城市建設,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 。但凡在上海住的時間長些的人,以后去哪個內地城市,總都覺得要差一些。只要仔細留意各種公共設施的精致程度,就可知道了。尤其公共廁所,最干凈,而且免費。
作者: sweiwyl    時間: 2015-6-9 15:07
Rex-Wang 發表于 2015-6-8 10:17
DMG 已大不如以前

我現在一個同事從DMG里出來了,那時候在一個設備研發部門,由于當初業績下滑,DMG和森精合并,把他那個部門解散了,之后賠了不少錢。。。。。。。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6-9 15:23
花弄影 發表于 2015-6-9 15:05
自從02年7月來到上海投奔同學,掐指一算,馬上到13年了。這輩子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生活在上海。雖然住的時 ...

原來如此,這個分析令人信服。我一直奇怪,為什么上海IT產業不行。

作者: 陽光小院暖茶    時間: 2015-6-9 16:11
高端的人或許見到的是光鮮的一面,底層的人見到的卻是不堪。污水就在大街上橫流,工業垃圾堆滿了平地,綠化從中倒了各樣垃圾,路修修補補,房子拆了又建,毫無規劃和長遠眼光。那些小河成了臭水溝,一袋袋垃圾漂浮在水面上。這就是上海嗎?到底是上海人把他污染了,還是外地人?
       我發現了一個特點,就是國人都喜歡作表面文章,好大喜功,喜歡折騰。哎,上海的兩面性,就是一個佐證
      
作者: zj1197598    時間: 2015-6-9 16:52
wyc3158 發表于 2015-6-8 23:45
聊聊上海這邊的工資待遇,機械專業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情況是五六千左右,高的有上萬的,低的有三四千的; ...

工資有那么高?租房這么便宜?大哥 你在上海不

作者: 三八大蓋    時間: 2015-6-9 17:45
      上海除了有上海大眾以外,還有中航工業的商飛、上電所(好像也叫615所)等,另外給我們公司配套加熱器的公司也有好幾家,質量都還不錯,最起碼能滿足國軍標的要求。上海的重工業好像也不錯,太重和上海的重工業有著廣泛的合作關系。
      上海的物價確實高,如果月入5k的話,話說都不敢買東西的,考個駕照報名培訓費就得12k,制造業在上海活不容易呀!
作者: 你說啥    時間: 2015-6-9 18:24
花弄影 發表于 2015-6-9 15:05
自從02年7月來到上海投奔同學,掐指一算,馬上到13年了。這輩子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生活在上海。雖然住的時 ...

恩 原來如此  

作者: wcp358061945    時間: 2015-6-10 09:54
三八大蓋 發表于 2015-6-9 17:45
上海除了有上海大眾以外,還有中航工業的商飛、上電所(好像也叫615所)等,另外給我們公司配套加熱器 ...

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不要問別人有沒有出路。乞討的都能成百萬富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找出路

作者: hoot6335    時間: 2015-6-10 10:14
鷹大,印刷包裝已經剝離上海電氣了。

上海電氣下面的企業能活下來的就兩種,一種靠合資,另一種就是背靠國家砸錢。

電氣下面那些些重要企業是屬于國家隊,不能失敗的。而那些屬于競爭領域的企業一般都不行(可能面子上很風光)。
這輪的國企改革,實質上就是國家甩包袱,效益不好的都扔給民間資本,然后集中精力扶持“國家隊”。

另外說到振華,央企,其身份就注定了與一般企業不是同級別的(上海電氣只能算國企),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現在表面上還是很風光,但內部的各項目組日子也都不好過了——我前同事說,現在兩年畫的圖還沒以前幾個月畫的多。另外,那些結構件,還能算的也沒多少人了。不過待遇相對還是不錯,有健身設施,有午休(能躺下的哦

上海,因為人多地少,所以各大工廠都在往外搬,內環內找不到有點分量的企業了。上海幾大區,工廠基本都在郊區。
嘉定汽車、寶山鋼鐵、松江外資(機器人等自動化)、浦東(較偏)各種外資 。

而市區那么多人怎么辦?所以上海要以金融為中心,轉型第三產業,消化市區的那么多人。另外一方面,轉移工業區,把那些外來人口、新上海人等都往外環以及浦東等偏遠的地方吸引過去(如臨港)。

基于產業轉移,所以上海的人才政策都是偏向郊區的(包括最近新聞的創業型人才)。上海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包括各種NB的人都在這混飯吃,所以競爭壓力相當大。再加上房價、戶口,所以我偏向能不要來就不要來(蘇州、昆山、無錫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若回不去了,那就做好失敗的準備、死磕吧。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5-6-10 12:48
陽光小院暖茶 發表于 2015-6-9 16:11
高端的人或許見到的是光鮮的一面,底層的人見到的卻是不堪。污水就在大街上橫流,工業垃圾堆滿了平地,綠化 ...

同意,上海周邊工廠的環境也是臟亂差橫行,很多環保法規的執行甚至比昆山都要差很遠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5-6-10 12:49
三八大蓋 發表于 2015-6-9 17:45
上海除了有上海大眾以外,還有中航工業的商飛、上電所(好像也叫615所)等,另外給我們公司配套加熱器 ...

我朋友在浦東學得駕照,當時蘇州5000+的時候,上海3500,不知道12K是在哪里啊

作者: 志士心    時間: 2015-6-10 12:59
LIUYASHAN 發表于 2015-6-7 23:47
你什么都不知道就在這里發文章,算拋磚引玉嗎

期待大俠你的高作。

作者: 三八大蓋    時間: 2015-6-10 14:31
一朵嬌粉嫩的花 發表于 2015-6-10 12:49
我朋友在浦東學得駕照,當時蘇州5000+的時候,上海3500,不知道12K是在哪里啊

前段時間網上都說了呀
作者: 277741987    時間: 2015-6-10 15:43
一朵嬌粉嫩的花 發表于 2015-6-10 12:49
我朋友在浦東學得駕照,當時蘇州5000+的時候,上海3500,不知道12K是在哪里啊

現在在上海報名,上海地區考試的話。單單報名費9500,其他的另算。

作者: fang7725    時間: 2015-6-10 16:50
  在昆山做加工,很多客戶是上海的,做的東西都千奇百怪,要求高。 用的材料也是各種,很多都是進口材料。跟上海客戶打交道他們比較注重品質,交期,價格方面還是蠻好的,基本上東西都是走物流。很少去客戶那,去上海,交通總是不讓人省心,堵。道路標線貌似比昆山這邊窄,去了兩次,都帶違章回來。隨著上海物價上漲很多外協機械廠都轉到昆山。  
作者: 資小資    時間: 2015-6-10 21:29
豆腐腦油條 發表于 2015-6-7 20:22
想問下各位前輩上海理工的研究生就業咋樣?

應該還不錯,哈哈。

作者: qq360708571    時間: 2015-6-10 22:21
聽說上海就業不容易呀,如果經驗不夠,工作都找不到。
作者: zgsdcrc    時間: 2015-6-10 22:23
上海重工確實很厲害,我們公司去年買了一臺大龍門磨床,一千多萬。加工精度不用說了,機床穩定性也很好。
與制造相比,感覺上海金融也的地位更加突出,外灘一帶林立著國內外著名的銀行,而且歷史悠久,建筑風格各異。再就是南京路,除了銀樓就是珠寶,基本都有百年歷史,或者更長遠的經歷。
作者: huihui2639    時間: 2015-6-10 22:48
    老鷹大大的帖子一定要怒頂一記!

    現在來上海也有將近兩個月了,雖然時間有限多少還是有些感想。我就從下面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活:因為在安亭這邊的汽車企業上班,公司又提供宿舍,安亭這個地方消費水平又低,每個月真心花不了多少錢。安亭的房租合租的話平均到每人只有1000元左右,一室一廳每月也不只有2000元左右。但是走在大街上偶爾就能收到“江蘇歡迎您”的短信,到底有多偏僻由此可見。只有偶爾去徐家匯這種地方才會真心感嘆,這才是大都市該有的樣子,有點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工作環境:一些企業里面上海人還是很多的。剛入職培訓的時候還沒感覺,大家都是來自于五湖四海。但是進了部門就發現身邊幾乎全是上海本地人。大家有的時候討論工作,不由自主地就開始用上海話說上了,這個時候聽不懂的話就只好傻傻站在一邊。同事們也并不是有意說上海話,只是習慣問題,所以學會上海話即使在工作環境也是很有必要的。歧視的問題我并沒有發現,身邊的外地同事那么多優秀的,比起出生地還是個人能力更值得比較吧。

     行業:現于汽車行業工作。進入公司后對汽車行業的關注也明顯增加,這樣也愈發感受到了行業頹勢初現。當然也和現在股市熱潮有關,大家有錢都投到股市里了誰還去買車。大眾車型的首次官方降價,一汽五月初20%的銷量下降,其實也是為我們從業者敲響一個警鐘,更加鍛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迎接即將到來的變革浪潮!

PS:關于老鷹大大提出關于互聯網的上海北京對比話題,我認為上海人更加講究收益成本,有些事情如果不能預見收益可能就會中途放棄了;但是互聯網創業本就是充滿冒險嘗試和激情的領域,北京這邊聚集的互聯網人才與其說是在創業,不如說是在追逐自己的夢想,淡然也必須承認死掉的也有很多。這種功利心與追逐夢想所帶來的不同結果也許也是我們在職場中需要考慮的東西。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6-11 08:41
hoot6335 發表于 2015-6-10 10:14
鷹大,印刷包裝已經剝離上海電氣了。

上海電氣下面的企業能活下來的就兩種,一種靠合資,另一種就是背靠 ...

上海電氣只能算國企,振華才算央企。那么說,振華比上海電氣更牛?
把效益不好的甩給民企,怎么甩呢,低價出售資產給民企嗎?
國家隊看來都難搞好,寶鋼現在怎么樣?
上海制造業的競爭力難道在下降?都依靠合資的話,研發還是在外國人手里,這樣下去結果會說什么呢。

作者: 賴-自動化    時間: 2015-6-11 10:52
概述:在上海多年,對上海的每個角落都很熟悉,從新天地到定山湖,從蘆潮港到閔行開發區,從外灘到外港,接觸過的人也是形形色色,從上海小三到騎自行車的上班的博士,從銀行行長到外企中的中方BOSS,從沙縣小吃老板到房產電話銷售,每天上演丑小鴨變小天鵝的故事,人間天堂和地獄在上海都存在。
行業:,上海的成本和機會決定了低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生存空間,同理,全球的精英都在上海謀劃大中華區的生意,從淡水河谷到花旗,從米思米到雙立人,從寶鋼到大眾,各種展會在國家會展中心等每天都有。無數的白領精英和收廢品的都在上海買房買車,看誰有本事和誰勤勞,房價高是市場的反應,而且一直紅火。低端的機械加工在上海郊區的每個角落都很多,接觸過的都活的很累,價格相對周邊沒任何優勢。
創業環境:中國最公平和最有安全感的地方(誰不服來辯),要是你有機會看到被搶劫和拿刀砍殺的場景,你去買彩票一定中獎。10年前,當珠三角每天都在上演各色江湖故事的時候,當大部分地方的一個協警都還牛逼哄哄的時候,上海的一個普通老百姓已經可以昂首挺胸地和警察來倫理了,甚至可以指著對方鼻子開口大講粗話。政府和各種單位的服務意識強-----雖然創新意識和深圳無法比,同樣的你欠薪的話,政府會找你的哦。
上海人:個人覺得,上海的排外是自卑和虛榮心強的心理表現,尤其是住在弄堂里的老上海。這些人一方面享受開發帶來的便利和機會(包括拆遷和房屋出租)一方面又痛恨外地人拿著高薪住著豪宅,安逸是上海本地大部分人的追求,出來創業,尤其是風險高的的很少很少(各種小公司不算),上海小姑娘對一個公務員和一個年薪50萬的白領的選擇中,前者秒殺后者。

作者: jxchenning    時間: 2015-6-11 11:17
上海太貴了

作者: k-xiangang    時間: 2015-6-11 12:26
上海工作了3年,從2002年開始,每當周末都出去轉,感覺上海有大都市的風范;生活節奏比較快;做地鐵就可以感覺到;人們走路都比較匆匆忙忙。
大都市的治安非常好,整個上海的治安環境非常好,人民警察接警后,幾分鐘就能到;警察也比較有素質,不是到了就張牙舞爪的抓人;工作程序和流程非常好;這也是城市面貌的體現,發展的需要。
在2010年有機會我去過上海電氣參觀;確實國企規模很大,管理也很好;設備都是大型的,一臺就上億元;由于保密關系照片我就不上傳了;這類國企如果私有化我感覺不太靠譜;有許多項目涉及基礎工業,基礎設施,國家的前沿發展;不能學日本;日本的企業可以產業報國;我們的私企老板有幾個能提出,能做到;國內許多有錢老板都轉移資產到國外;存錢存國外;央企,國企與國家的吏治一樣;成也是人,敗也是人。
上海是長三角的龍頭,機械基本分布在周邊區縣,這是很明智的;要體現金融地位,商業地位。
作者: doucaiyuan    時間: 2015-6-11 14:29
應屆畢業生也來說幾句,工作剛簽上海,還沒去,樓上是過來人居多。對我來說,上海是我的精神鴉片,是我可能實現抱負也可能泯于眾人的地方,是借著興奮勁一路拼闖也可能若干年后才發現中毒的地方,好期待呢。
作者: hoot6335    時間: 2015-6-11 14:51
老鷹 發表于 2015-6-11 08:41
上海電氣只能算國企,振華才算央企。那么說,振華比上海電氣更牛?
把效益不好的甩給民企,怎么甩呢,低 ...

振華與電氣并不是誰更牛的問題。級別不一樣,如果說打賭誰更能活下去,我更相信振華會笑到最后。()
電氣的核心企業是電站、輸配電——壟斷,剩下的企業還有市場競爭的成分(效益好的基本都以合資為主)。
電氣的另一大塊就是2008年合并的“上海機電”,而上海機電下屬的電梯、印刷包裝機械、液壓氣動產品等企業沒一個景氣的(除了電梯是三菱合資)。上海機電近幾年都是在賣地維持賬面的風光。

關于“甩包袱”,可以從這些信息看:
2002年《上海電氣收購日本秋山》,然后轉到了上海電器集團印刷包裝機械有限公司第二印刷包裝機械分公司,再然后呢,這個“第二印刷包裝機械分公司”關門了,把地賣了。
2012年,《上海機電5.7億收購高斯國際資產打造印包機械霸主》,然后,歐洲、法國的高斯國際關門,最后只剩下美國高斯沒關門。而關門,就要問問付了多少鈔票給歐洲人?最后,上海機電收購回來的高斯國際,股權上又獨立了出去——本來是買回來的媳婦,一轉眼就變成隔壁的戶主了。這之間虧了多少億鈔票,誰能知道?更可笑的是,獨立出去的中國高斯,一直放假,哈哈。
然后,2014年《上海綠新擬4202萬收購申威達、上海紫光100%產權》。3000多萬把這兩個企業賣了,3000萬,兩個企業啊!!
2015年《上海機電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出售上海光華公司股權進展情況的公告》。6000多萬連地皮就把最后一個國家級的研發基地賣了,一點都不肉疼。
至此國內印刷行業的領軍企業全軍覆沒。而那些接手的民企能把隊伍帶好嗎?

賬面上看這些都是上海機電的不良資產,所以理應清理。但是,把這些賣了上海機電還能剩下什么?——哦,對了炒機器人,怪不得股價從14年底的10多塊漲到了40幾塊(而他的上級,上海電氣才多少?)——美其名曰,國企改革!

關于寶鋼,寶山昔日的輝煌,只不過以后不能再叫上海寶鋼了……這種大企業一搬遷,存活的概率在于國家意志,我等不操心。
上海制造業,被外資沖擊的相當厲害,簡單講每人都想好的收入,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進外資。
而“研發”到底再誰手里?我想還再為生活搬磚的我們,根本沒資格考慮啊。對上海來說,這么多外來人口就是包袱。只管收錢,不管收尸,是ZF的一向作風。所以,還在被房子、戶口、小孩上學等壓迫的人來說,還是自己先有飯吃才最重要。



作者: 杰哥1231    時間: 2015-6-11 15:46
上海很不錯,給我第一感覺就是干凈!
作者: 阿奎JX    時間: 2015-6-11 20:08
不錯
作者: 飛揚3808857    時間: 2015-6-11 21:58
曾經在上海中煙工業做過兩年煙草機械。也正是這兩年的時間讓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感謝在中煙工業的所有同事和張工。
作者: 隨風漂泊    時間: 2015-6-12 10:06
95年的時候,學校組織去上海江南造船廠實習,那是第一次去上海,都處是高樓大廈,那時東方明珠剛建起沒多長時間,南浦大橋好像也剛通車,我們還去浦東挖過螃蟹,那時浦東還沒有現在這么繁華。
作者: zhw101315    時間: 2015-6-12 14:57
很想了解一下上海機械企業的招聘情況,待遇,已經招聘要求
作者: 三皮1680    時間: 2015-6-12 16:18
俺在上海呆了15年了.畢業就來了.
上海電氣歷害.我公司旁邊就是他的控股企業:大華電氣.
股票601727今年從10漲到26.
上海國企下的大公司大集團.
不過我現在覺得山東挺好.我供應商全山東的,以鑄造,鍛造為主.發展快.
作者: 三皮1680    時間: 2015-6-12 16:22
上海人有發財的,主要是靠房子.
我在郊區,人家上下二層的三間房,一動遷就補三套房,還有錢.估計要700W左右.
那日子真滋潤!
本地小夫妻,有6套以上房子.爽飛了.人家上班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消遣.
搞個社保玩玩..
作者: 花落東海    時間: 2015-6-12 23:14
目前在南京工作,以后想去上海發展啊,感覺南京和上海還是差距蠻大的
作者: 大樹葉子    時間: 2015-6-12 23:17
本帖最后由 大樹葉子 于 2015-6-12 23:23 編輯
花弄影 發表于 2015-6-9 15:05
自從02年7月來到上海投奔同學,掐指一算,馬上到13年了。這輩子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生活在上海。雖然住的時 ...

       說到上海電氣下面的四大金剛中的汽輪機廠,我畢業那年他們基本上只招交大跟同濟的工科,其他學校招的比較少。很多人都看到了汽輪機廠但是忽略了在他旁邊還是廠區內部的一個非常牛叉又低調的德國公司--福伊特。在上海電氣的內部還是旁邊有個福伊特水電設備,當年參加他們公司舉辦的招聘活動的時候有幸進去參觀過,那些大的葉輪機真叫一個震撼。不過有個感覺是葉輪機這種核心設備的設計還是牢牢掌握在外資的手中,因為水壩這個關系到國家安全的東西,外資不能直接進入,不得不依托國企,但是外資的技術始終不肯給中國。給我的感覺就是福伊特掌管著核心部件的設計,而汽輪機廠只是負責制造安裝,話說當年三峽大壩裝機還是第一臺機組發電的時候(我記不得了),福伊特跟汽輪機廠的所有員工在一個大的零件內部合影,那真叫一個壯觀。
     再來說說福伊特,牛叉到什么程度,其他的幾個事業部可以在網上搜到,我們參加活動的時候每個事業部都去看過,但是對水電的印象最深。因為中國大地上的第一個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就是他們做的,那個時候還是清朝,更牛的是經過100多年,現在還能運轉,當時那個震驚是真的無法形容,后來中國幾個大的水電站應該都有它的身影。活動的最后一站就是福伊特的總部,在陸家嘴的未來資產大廈的頂層,站在那個上面就可以俯視黃浦江了,基本上也就是上海的繁華的。
     說到上海的繁華,說實話,跟我這個普通人基本上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了,每天上班,感覺自己跟上海的繁華沒有什么關系。
作者: 大樹葉子    時間: 2015-6-13 00:25
本帖最后由 大樹葉子 于 2015-6-13 00:30 編輯

我也來說說我個人對上海的感覺,我是10年來這邊上了三年學,然后工作了兩年。
                    上學:其實只到我來上海才明白,上學越是大城市越好,最好是一線城市。原因:1、學生在一個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非常低;2、能開闊眼界。我有兩個例子:1,世博會+工博會+車展+其他各種展會,雖然學生時代基本上去湊熱鬧,但是我就是去看過,雖說那時只能跟同學吹牛B,但是這些先進的東西最起碼見過,有個印象。2、13年畢業面試,當時還有一批中南大學的畢業生過來終面,我個人感覺普遍上海這邊的畢業生(包括我)比較活躍,中午吃飯(當時那個公司的面試在五星飯店)的時候隨意各種聊天,但是中南大學的學生比較拘緊,他們只跟自己認識的同學坐在一起也不怎么聊天,那種感覺我現在說不清,但就是感覺不一樣。
                    工作:只畢業兩年,到一家合資的汽車配件廠干過半年,然后就是到私企干到現在,這兩個就不說了。但是在我實習的時候見到了我認為最牛的公司(可能我見到的公司不多吧)。我在GE研發中心實習了半年,這個半年我收獲了兩點:1、企業文化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那么大的公司說實話,我幾乎沒有看到什么書上說的那些管理,因為每個人都是自我管理,比如實驗室安全穿戴,實驗室的5S這些比較難搞的問題,我所在的那個實驗室沒有,因為每個人都是按照套路來就不亂。當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好了,就能感覺到公司或者工作的自由。有一次下班地鐵上,我半路突然想起一臺設備沒關,就跟帶我的人打電話,他說不關也沒事,你回去吧,但是我還是折返把設備關了,也可以說企業文化是洗腦,讓你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問題了。2、那里的中國人到底有沒有技術?我實習的研發中心可以肯定的說,中國人是掌握技術的,一是因為創辦GE中國研發中心人本來就是中國人,現在是那邊的總裁;二是那里面90-95%的都中國人。就我所在的實驗室來說,只有一個本科生,一個碩士生,再加一個跟著總裁創業的主管,其余約10個左右都是各種歸。產品的研發,測試,改進等都是他們自己做主,因此我覺得那里面中國人還是有技術的。
                     公平與治安:這個前面有個社友前面提到過,我就舉兩個我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這里的公平與治安。治安可以說是全國最好的,可以參考上海這邊的新聞。這里的公平不光是百姓與百姓,我說兩個公職人員辦事的例子。一次在上海鄉下路上,一個交警把一輛卡車攔下了,那個交警說:“這條路不是卡車走的路,你要再走的話我就扣車了。”那司機說我剛來這邊不太熟悉,不好意思。交警就跟他指你應該走哪條路,后面我就不知道肯定是司機走了另一條路。如果在我的老家,交警的套路可能就是交錢,罰款,然后讓你通過了。還有一次我到派出所辦事,那個民警給我打電話說讓我晚上去辦,他正好值班。接到電話之后,我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不是要送禮的節奏。后來晚上去辦的時候什么也沒送,那個民警(當地人)服務態度非常好,把事情辦好了之后,說我這邊糖送幾顆給你,然后就抓了幾顆。 我也瞬間想起了我在老家辦身份證的場景,真的沒法比,相對來說這邊的政府部門差不多是服務型的。
                       上海人:遇到的上海人不算多,學生時候遇到一個對面寢室的,他每周都回家,想來他跟我的交集算多的,因為他性格偏內向,但是他有時跟我一起打籃球,沒有看到他對外地人的歧視,但是他跟我們確定交往很少,現在基本上不聯系了,我覺得他不是歧視你,而是覺得沒必要跟你深交。后來兼職、實習再加上工作的時候也碰到上海人,沒有感覺到對我的歧視,前面的社友說的很對,我也感覺對外地歧視嚴重的在社會地位比較底層的人群中多見,他們覺得你們這些外地人來了,搶了他們的飯碗。中層的上海人還是很拼,也樂于合作,高層沒見過哈哈,話說回來,大家都這么忙,誰有那閑功夫歧視你,是不哈哈。還有,常說上海男人怕老婆,其實我覺得這是平等的表現,我有這樣一個感覺,就是越是經濟發達地區的男人越容易被別人說怕老婆。
                      上海的繁華:不得不說,上海仍然是中國的金融中心。陸家嘴、徐家匯,外灘,是很繁華,但是我覺得,上海的繁華其實跟我這樣的小人物沒有太大的關系,只是偶爾去看看而已。
                     制造業:制造業的成本越來越高,制造業的公司也越來越偏了。不過前段時間有同事去自貿區那邊,說那邊有很多大的工廠正在建 ,還看到了一個造船廠正在造什么船,那叫一個大呀,有機會我也去看看,最好是能拍點圖片回來。
                     總之,我真的喜歡這個城市,這里我感覺到了自由、包容和相對的公平,發達的公共交通,完善的基礎設施,服務型政府,我覺得這些才是跟一個小百姓息息相關的。


作者: 戀。想    時間: 2015-6-13 08:42
豆腐腦油條 發表于 2015-6-7 20:22
想問下各位前輩上海理工的研究生就業咋樣?

關鍵是跟對導師,有項目做,肯定能學好很多東西。

作者: 六月年華    時間: 2015-6-13 09:32
su27sks 發表于 2015-6-8 09:31
上海的長興島有造船廠,同事去了那里出差了幾天,拍回來的照片,那叫一個壯觀啊。當然了,上海造船的歷史有 ...

江南長興定了1600T的龍門吊,明年交付,就是要用來做造航母的
作者: zhaijilin    時間: 2015-6-13 10:38
我是來學習的!
作者: sjw1288    時間: 2015-6-13 11:53
習慣性的選擇
作者: YAN885    時間: 2015-6-13 15:58
沒去過上海,去過北京和深圳,感覺這兩個地市都是受外來人口影響很大,幾乎找不到多少屬于自己的東西了。城市嘛,兩位都是大城市,南方綠化總要比北京好一點的。
作者: 陳明6174    時間: 2015-6-13 21:36
13年去過 上海屹豐汽車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宏旭模具工業有限公司 兩家模具公司調研。
兩家公司為上海大眾、上海通用汽車公司制造批量模具、檢具替代進口,產品出口海外。

  
項目
  
廠家
  
粗加工
半精加工
精加工
檢驗
裝配
  
屹豐
  
中捷
日本Okuma
意大利Papars
  
日本Okuma
自動三坐標
鉗工
  
配研
  
宏旭
  
濟二
臺灣AWEA
意大利JOBS
  
日本SNK
蔡司三坐標


作者: 怪才行天下    時間: 2015-6-14 14:30
每個城市都有他的魅力所在!盡情奮斗吧。
作者: 情癲浪子    時間: 2015-6-15 10:22
huhaofei 發表于 2015-6-8 11:04
我也是深圳,上海都待過,都是剛畢業的時候,但是時間都不長。先說深圳吧,待了幾個月,感覺深圳關外治安不 ...

06年的深圳關外跟現在比是一個天一個地,完全大不同了

作者: ☆西北光☆    時間: 2015-6-15 14:51
上海的感覺就一個字,大!沒去過北京,有人說北京更大!
作者: qianqiang    時間: 2015-6-16 21:16
大城市的就業機會比較多多,但是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作者: 無聊的藍色米飯    時間: 2015-6-16 21:40
上海機械專業畢業的機械就業機會都比較多。以我們班今年剛畢業的情況來說 ,好點的有到上海大眾 上海通用 上汽集團 年薪加上獎金基本上也能到10萬,
蔡司  上海FANUC待遇也不錯,  還有許多其他企業的大致待遇也有6.5-8萬的樣子,剛畢業總的情況都還不錯。
作者: Engineer_2015    時間: 2015-6-17 07:43
在上海呆過一段時間,被那邊的說法嚇怕了
作者: doucaiyuan    時間: 2015-6-17 13:54
doucaiyuan 發表于 2015-6-11 14:29
應屆畢業生也來說幾句,工作剛簽上海,還沒去,樓上是過來人居多。對我來說,上海是我的精神鴉片,是我可能 ...

哈哈,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了,與其痛苦,不如享受

作者: 宋家大少    時間: 2015-6-17 21:49
上海商飛用的數控機床都是美國進口的,加工機翼的,我正在改造的就是他們30年前用的機床,5軸聯動,3個主軸,床身廠42米,下次去拍幾張照片
作者: chengzhi1986    時間: 2015-6-18 17:43
          到上海已經六年了,初到上海時在松江區,應該還算不上真正的上海。在上海的郊區,以前是松江府,松江縣,后來劃給上海了。

          那時在一家制造代工企業做,上海的制造也應該算是比較發達的,高低端都有,大型微型企業也很多。大型企業才能在這個城市很好的立足,因為這里的成本實在比內地大多了,制造業中大的要么是實力背景雄厚的國企,要么是資金充足的外資。一些小微企業,生存空間很有限,寄生于這些大企業周邊。松江的出口加工區很多3C代加工的臺資,嘉定,安亭方向大型汽車企業,圍繞汽車相關的很多企業也在那邊,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一些非標自動化公司啊等。寶山那邊基本是寶鋼天下。另外輪船方面江南造船,振華重工。飛機方面有中國商風。浦東張江很多國內頂尖IC制造公司,如華宏華力,中芯國際。陸家嘴金融中心,各大世界投行,銀行聚集其中,算是上海的名片。輪制造上海應該是在中國隊城市中領導者地位。

          說道現如今最紅火的互聯網企業,上海應該是落下風。互聯網三巨頭BAT都不是上海成立的,這些公司在上海都有分公司,畢竟上海這邊人才庫實在太豐富了,中國的很多頂尖學校都在上海,另外周邊省份每年也會有很多高校高等人才流入上海。上海吸引人才的優勢在于相對公平的競爭壞境,良好的治安壞境。上海灘的江湖往事只在民國時期。不排除上海人有些小的混混人員,相對于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治安,這里應該算非常非常安全了。至少在上海晚上十二點出門,不會心驚肉跳。以前鄙人在南方的一個大城市呆過,晚上十點以后是不敢出門。以前我們公司就有員工晚上被搶劫,抵抗了被刀捅了的。上海畢竟貢獻率很多GDP,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是保證GDP前提,是吸引外資的前提。上海的意識流中是精細思維,講究價值。意識中很重要的是成本收益。也許這樣有悖于互聯網思維。在互聯網創新方面確實落后了。互聯網公司都是在創新的氛圍中,執拗的理想中成立,孤獨地成立的。上海似乎沒有這篇沃土。我想BAT如果當初在上海,在初創期應該早就被收購了。這邊環境太好,誘惑太多。

           隨著制造成本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處境越來越艱難,上海的制造企業也一樣。中國正處在轉型期,很多企業開始經歷陣痛。


作者: 宋家大少    時間: 2015-6-18 20:48
這是商飛公司加工機翼用的數控機床,辛辛那提產的
作者: 宋家大少    時間: 2015-6-18 20:51
這是機床圖片
作者: gytrwa    時間: 2015-6-19 15:08
上海確實不錯,
作者: 湯學紅    時間: 2015-6-20 10:55
wyc3158 發表于 2015-6-7 20:53
剛來這邊幾個月,今天去陸家嘴轉了轉,每次經過陸家嘴,看到東方明珠、 金茂大廈、 環球金融中心,高樓林立 ...

  上海消費真心不高,周邊的昆山、太倉遠一點的江陰張家港比上海的生活消費要高很多的。我和幾個同事就是住在昆山上班去上海的,我們小區有30%的這樣子的上班族。自己開車一個小時左右就可到公司。
  昆山的中環開通對于我們住在昆山城西的人來說很省時間了。當然,更期待昆山的外環盡快建設和投用。
作者: 中白菜    時間: 2015-6-21 13:56
在上海讀普通本科,準研一,你知道說什么
作者: shong66    時間: 2015-6-21 21:34
扒幾張以前的圖片,上船太慢,后面就算了
作者: 歡少一劍    時間: 2015-6-23 08:36
wyc3158 發表于 2015-6-8 23:45
聊聊上海這邊的工資待遇,機械專業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情況是五六千左右,高的有上萬的,低的有三四千的; ...

國內叉車巨頭公司從事機械非標設計5年,去上海工作,月薪能達到多少?
作者: 釗子要做工程師    時間: 2015-6-26 21:17
來上海3年了,上海的確是個制造業非常發達的城市,找工作搜出來的職位可見一斑。好公司大公司的確很多,很多人擠破腦袋也想在上海注冊個公司,好像加了個上海的名字就會高端很多。在上海辦廠缺點是租金高和工人工資高,優點是交通設施方便,配套設施齊全,接待國外客戶相當便捷,比較適合做國際貿易;還有工業區的集團效應明顯,相關配件,或者一些精密的加工,以及附帶的如熱處理,表面處理等等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支援,人才的招聘也比較方便。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odgf.cn/) Powered by Discuz! X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国产欧美精品久久久蜜芽|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久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av日日骚|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视频免费观看一区| 美女高潮黄又色高清视频免费|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欧美激情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小说| 手机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狠狠色综合网丁香五月| 国产末成年女av片|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在线电影 日本一区二区| 欧洲 日韩一区| 午夜天堂一区人妻|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亚洲91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婷婷亚洲999精品小说| 加勒比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人成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大片| 午夜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无套进入|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媚药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被公侵犯的漂亮人妻| 亚洲动态图精品一区|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中文字幕一本性无码|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精华液|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