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0-9-16 13:26
正文摘要:直徑32mm的兩個圓代表的是兩個同向同速旋轉的動力托輥,直徑26.5mm的是圓筒形工件。通過摩擦力帶動圓筒形工件旋轉。請大神指點下該如何設計動力托輥之間的間距。 |
個人想法: 1、棍子根據材料,管徑,壁厚以及其他參數是可以計算出承重; 2、理想狀態下,不負載,可以計算出圓筒工件給予輥子的力,也就是重量,因為有角度肯定是給予的重量不同; 3、再思考工作時,帶負載,加上圓筒工件自身的重量,基本算是輥子的承重; 4、根據最后的計算結果,圓筒工件+負載的重量<輥子的承重,最后需要調整角度,留點余量; 5、至于輥子運轉速率,這個就不知道怎么思考了 ![]() |
兩個輥筒之間的空隙,該間距的選定取決于很多因素,如 輸送物品的長、寬,高;每一個輸送單元的重量;輸送物的底部狀況;輥子的長度,壁厚,直徑等的。 |
|gxs20601發表于 09-16 17:09我的確做過這個。完全摸索著做。<br> |
學習了 |
我的確做過這個。完全摸索著做。 有幾個點要注意: 1,輥子的速度,速度越快,負載越輕,負載容易跳(原因和兩個輥子的平行度有關) 2,輥子的表面硬度和材質,有關摩擦力的 3,載重的大小,載重越大,角度應該越大。否則會因為摩擦力大的原因,擠入兩個輥子中間,導致輥子變形或負載擠破 4,輥子的長度。長度越長,角度越小,負載越重,就容易出現問題。 5,個人建議,角度應該大于30°以上,小于45°。當然這些都和上面的幾點有關系。 沒有理論數據支撐,僅僅經驗而已。大家可以互相探討 |
坐等大神解答 |
望大神講解,指導下小弟該如何設計和計算驅動力。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4 05:56 , Processed in 0.06375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