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3-12-25 16:04
正文摘要:下圖為一種AGV常用頂升機構,螺母安裝在底盤上,有定位止口 現各零部件選型如下: 1、伺服電機200瓦,額定扭矩0.64NM,配行星減速機速比20 2、梯形絲杠直徑40,導程6mm 3、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齒數一樣 我自己計 ... |
汪元真110 發表于 2024-1-16 16:57 不過,實際中可能10%-15% |
我感覺25%效率高了,因為梯形絲桿有自鎖,一般帶自鎖效率低于30%,然后你三個絲桿,還有其他傳動機構,效率更低,估計在20%或者更低 |
DaedraMech 發表于 2024-1-4 18:02 老哥,頂升負載力F的計算公式好像不對啊,F=T/r算出來的是絲桿的切向力,頂升力應該是F=(T*2Π)/Pb吧,Pb是螺距 |
Dreaming___snai 發表于 2024-1-4 15:17 這里是LaTex代碼,可以直接復制到word里進行LaTex公式轉換: ![]() 下面是轉換結果,顯然AI對力學的理解還有待提高。。。 ![]() |
oy666 發表于 2024-1-4 14:51 大哥,復合型人才啊,程序也會寫。但是這個力F的計算公式看不太明白,能用數學公式表達一下嗎 |
以下是AI計算結果:為了分析這個配置下的最大頂升負載,我們需要考慮以下幾個關鍵因素:伺服電機的額定扭矩、行星減速機的速比、梯形絲杠的參數以及你提供的絲杠效率。下面我將逐步進行計算和分析。 1. 伺服電機和減速機 伺服電機額定扭矩:0.64 NM 行星減速機速比:20 經過減速機后,輸出扭矩將放大20倍,即: (T_{\text{out}} = 0.64 , \text{NM} \times 20 = 12.8 , \text{NM}) 2. 梯形絲杠 直徑:40 mm 導程:6 mm 速度:12 mm/s 梯形絲杠的導程角 (\phi) 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tan(\phi) = \frac{\text{導程}}{\pi \times \text{直徑}}) (\tan(\phi) = \frac{6 , \text{mm}}{\pi \times 40 , \text{mm}}) (\phi \approx 2.86^\circ) (這里我們使用了小角度近似,因為導程角很小) 然后,我們可以計算絲杠的傳動效率。雖然你提供了25%作為參考,但這個值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傳動效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絲杠的制造質量、潤滑條件等。這里我們暫時接受你提供的25%作為傳動效率。 3. 最大頂升負載計算 最大頂升負載 (F_{\text{max}}) 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F_{\text{max}} = \frac{T_{\text{out}} \times \eta}{r}) 其中,(\eta) 是傳動效率(0.25),(r) 是絲杠的半徑(20 mm 或 0.02 m)。 將已知數值代入公式: (F_{\text{max}} = \frac{12.8 , \text{NM} \times 0.25}{0.02 , \text{m}}) (F_{\text{max}} = 1600 , \text{N}) 因此,在這個配置下,最大頂升負載大約為1600 N。請注意,這個結果基于你提供的傳動效率,實際應用中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同時,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如系統的剛性、穩定性以及可能的機械振動等。 |
謝謝分享! |
喂我袋鹽 發表于 2023-12-26 20:34 中間位置被占了,而且設計需要把載荷在底盤上分布開,不能集中于一點,這樣的話整體剛性更好 |
Dreaming___snai 發表于 2023-12-25 17:10 不能中央一個頂升機構嗎?看你的中央布置了一個電機。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8 05:43 , Processed in 0.0620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