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2-6-19 00:10 編輯
感謝各位朋友的認真參與,xingqitian2012,LIAOYAO,ltk5614,風追云,mightkyo,plaspro等朋友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昨晚有位朋友在QQ上給我發了他的解析計算方法,也很有新意,我對著顯示器還點頭了。或許有些朋友也計算了只是沒有回帖而已,各位同行辛苦了。畢竟可以談論這些問題的人,不是生活中隨時可以遇到的,所以一旦能夠有些交流,就是一件快事。
今天把計算過程整理了一下,貼上來和大家一同切磋。
字跡潦草,萬望見諒。如有疏漏,還望指正。
題目:
![]()
計算過程。因為沒有掃描儀所以只能用相機照下來,所以比較模糊,
點擊可以看大圖,大圖是1200*1600的,應該能看清。
DSC00786g.jpg (185.63 KB, 下載次數: 203)
下載附件
2012-6-18 21:51 上傳
這是一種簡單形狀的凸輪(cam)的計算,算是一個有實際價值的應用題吧。
計算的方法有很多種,希望各位朋友也能夠提出您的見解,大家在論壇里集思廣益。
估計有朋友會注意到,得到B式之后,就可以建立Excel表格進行試差計算了,
但這里為了求 θ8 的表達式,又推導了D式。D式在這個計算里并沒有使用。
在我實際的計算中,需要求出右端位移量與搖動角度的圖象關系。
也就是搖動角為0度,0.5度,1度......的時候,右端位移量的圖像要求出。
所以需要由已知的搖動角 θ6 來計算出 θ8,然后計算出xt,最后做出圖像。
右端的尖端要和別的機構配合,所以移動的快慢和時機有一定要求。
為了研究cam結構和右端移動的關系,我畫了其它兩種cam進行計算。
cam23.JPG (28.61 KB, 下載次數: 200)
下載附件
2012-6-18 22:53 上傳
對于cam2,可以用上面鉛筆寫的方法進行計算。
但是對于cam3,用上面的方法計算不了,
今天上午我憋了一上午,也沒列出cam3的計算式子來,感覺太難了。
中午吃飯之后,下午又研究一會兒,用另外的方法算出來了,全是θ,用了十個θ。
++++++++++++++++++++++++++++++++++++++++++++
Excel里的 單變量求解 功能是個好用的東西,可以幫我們做一些復雜的試差計算。
界面如下。
工程問題中有時候一些變量不能直接的計算出來,
而是存在于算式的兩邊,這時候就可以考慮使用這個功能。
goal-seek.JPG (50.89 KB, 下載次數: 206)
下載附件
2012-6-18 22:08 上傳
這次我接觸的這個計算,本來是按照40mm已經有了設計圖紙,鑄件的外協任務也已經發出去了。
但是客戶突然說,要改為20mm。
于是有了計算表格,把xt改為20,然后進行單變量求解就可以得到新的x值了。
新的x值是601.9。
這時候發現這個x值的地方,已經受力很大了,不能用杠桿去接觸。見下圖cam4.
cam4.JPG (14.43 KB, 下載次數: 195)
下載附件
2012-6-18 22:53 上傳
如果圖紙沒發出去,還可以修改設計,
但是現在外協都出去做鑄件了,
木型什么的估計都定好了,再改就麻煩了。
所以又開始想辦法。
這時候就是異想天開地想啊想。
最后得到的是,cam5.
這樣處理后,右端的移動量,就可以變為20mm了。
當然,這次再列算式計算就比較麻煩了,
我是用作圖法求的那個缺口形狀。
我給同事看的時候,他說,這回是徹底的cam了。
cam5.JPG (14.08 KB, 下載次數: 203)
下載附件
2012-6-18 22:53 上傳
cam5有一個問題要注意,就是杠桿的跳動,
杠桿的接觸面經過那個角的時候,速度發生變化。
如果加速度過大就會有問題發生的可能性,所以那個角要圓滑一些。
以上。
也希望其他朋友也能將自己工作中的普遍性的問題拿來探討一下。
多年之后再看自己曾經寫的這些東西和大家的討論,或許會是一件充滿技術性的回憶吧。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