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破產,往往是妻離子散、亡命江湖。 企業破產,則是資不抵債、離關門不遠了。
( D5 l. J6 p9 M* E6 i
這里,我們碰見一個不一樣的。 2019年8月16日,沈陽中院針對多家公司提出對沈陽機床破產重整的要求,裁定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 , |7 _* v9 S' j( a6 `6 c
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沈機董事長關錫友如是說:“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沈陽機床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是我們的主動選擇。兩年內,我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換句簡單的話就是:破產重整,是我們的戰略部署!
- r" ~, A N' o/ E9 g
這個回答,一般的腦回路肯定是有點接不上的。破產重整,還主動選擇?兩年內,翻天覆地的變化又是什么路數? 靜一靜,帶您起底一下沈機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8 o2 M7 }- E* T3 f
1. 債務豁免 2. 破產重整 3. i5與共享 4. 沈機宿命
- q$ h% T+ D C& S1 x
1. 債務豁免
2 p- N: n* o1 p
西方有句諺語: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顯然,沈機走到破產清算,也不是一天練成的。 ! W3 Z( x" A- Y6 P# M
2017年12月,看到一篇文章《沈陽機床發布債務豁免函:年底了,欠你們的1.3個億,就不用還了!》。文章客觀回顧了沈機的光輝歷史,也犀利地批判了沈機債務豁免的問題。作為一個當時只有百十個讀者的公眾號,單篇文章瞬間取得五六萬的閱讀量,不是鬼斧的神功,而是公眾對此問題的關心。 4 Q( u7 @- A F% D- F# |4 e
債務豁免是指企業在進行債務重組過程中,債權人出于及時回收賬款,減少債務風險的目的,給予債務人一定的債務減免,債務人對于取得的豁免債務在會計核算上計入資本公積項目,不計入企業獲得的一項收益,體現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 通俗點講,欠債人對債權人說:嗯,小子,我要躺下了,欠你的一個億,沒錢。打個折,還7千萬,咱們訂個合同,我慢慢還。以后訂單還給你,一起歡樂地做朋友、做生意。干還是不干,自己看著辦!
6 T% |: m. R# u3 L5 w
這種方法經常用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債務問題的解決,主要針對逾期銀行貸款。之所以能夠操作是由于我國各主要商業銀行的國有控股性質和政府部門的行政性干預。由于逾期貸款通常會引起訴訟,因此這種方式成功的關鍵在于國有股東、上市公司、司法部門和銀行四者之間關系的有效協調。 所以,對于體制內的企業,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都是國有資產,無非就是左口袋,右口袋的問題。不要老糾著問題不放,清零壞賬,從財務角度來講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 `) T$ ~' O$ W# V, H
一旦這個應用范圍超出了國有范圍,那么,八成是有問題的。實際上,對沈陽機床債務豁免的公司中,有不少并非國有企業。 這是對商業規則和商業文明的踐踏! 那么,為什么這么多沈機的供應商還能認下這些債務豁免函呢?這些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在哪里失去的必然要在哪里找回來。
0 ^7 ~5 ~4 L( O6 `# B
對于捏著鼻子認下債務豁免的供應商,沈機投桃報李,對于后續訂單要進行利潤補償。 這些供應商,以債務豁免的深情厚誼換來了后續利潤非凡的訂單。而對于沈機,則是飲鴆止渴,債務問題則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 B+ P' v- r0 G" K2 Z( `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6月起,沈陽機床幾乎每年都發布《債務豁免公告》。
' ]" v/ g$ w3 m& g
1 l2 t4 T, f1 }8 p1 e
( @+ @* o4 P) m( l1 o) X6 V
而到了2017年底,沈陽機床發布的債務聲明共涉及供應商貨款合計4.72億元,總的折扣率約28%、即豁免金額為1.34億元的債務,最終債務減至3.38億元。 & \- b) c) Q# |( i$ i. v
另一個關鍵的問題,債務豁免和沈機后續的“感恩訂單”也是一個滋生腐敗的源泉。 債務豁免,就像一劑春藥,讓人意氣風發,春光無度,最終也會讓人精盡人亡。
3 ~& |9 {. a% I* n0 o8 L
2. 破產重整
w% o8 u" y( `( o% a- e
作為龍頭企業,仗著膀大腰圓,有政府和銀行撐腰,恃強凌弱,讓供應商有苦難言,企業信用與企業精神何在?這是企業的發展、重生之道嗎? ! c0 W6 n* ?' q; b* A, C
NO! 春藥好不好,關鍵看療效。 從2010年6月每年發布債務豁免以來,沈機的利潤狀況是這樣的。
8 _1 c; h6 Y7 Y+ Z& M
* m6 s" Y' L, W
根據中國證券政策,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就會被*ST。 2017年5月2日股市停牌一天,并在次日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沈機”。 c0 } }( X/ T& ^& m1 d+ f$ T$ o
為了保殼,沈機打出了一套組合拳、騷操作——剝離資產、脅迫政府、債務豁免一條龍。 剝離資產,公司將部分非i5業務資產及負債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沈機集團。2017年10月28日,*ST沈機發布公告,將所持子公司中捷機床、進出口公司、加拿大公司等三家公司100%股權,以及所屬分支機構機床一廠等四家分子公司作價一塊錢賣給關聯方沈機集團。甩包成功! \/ \: d2 }* W$ ]2 [% }
之后,就是熟知的操作,扯虎皮、做大旗。以其國之重器身份找政府,在得到政府的公開允諾與銀行的注資后,再向供應商公開提出債務減免的要求。 如前所說,按照財務核算謹慎性原則,債務豁免不計入企業獲得的一項收益。 ' g* _- Y' W7 Q( V# i# P
吊鬼的是,沈機竟然將這種債務豁免的錢隨時變成了公司營業外收入,其轉身之華麗,真令人拍案叫絕。 無論如何,經過一系列的組合動作,2018年1月31日,沈陽機床發布了《2017年年度審計報告》。2017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1.89億元,凈利潤1.1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8.65億元。這也就意味著沈陽機床在連續2年虧損后,終于扭虧為盈。 6 ^* v/ p; `7 G5 R& k
保殼成功,又可以快樂地割韭菜了! 2018年年報顯示凈利潤為-7.88億元,2019年半年報顯示凈利潤-14.10億元。 : k+ t: i2 R! C& S4 y0 `, V2 u& a6 N
之后,不出意外地,2019年8月16日,沈陽機床破產重整。 關鍵時刻,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宣布提供注資。截止目前,除了將股價從4.32元拉回最高7.86元,自然是看不到任何技術、管理、運營的改善。 - p1 _2 s- G- z; q) y+ l
2 Y' K/ _+ q7 I- Z `
剝離資產、脅迫政府、債務豁免沒能改變沈機的墮落,反而讓其一步一步越陷越深,恐怕破產重整也回天乏力。 借用毛偉人在《矛盾論》中的一段話: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雞蛋因得適當的溫度而變化為小雞,但溫度不能使石頭變為雞子,因為二者的根據是不同的。
# B$ V! I" q/ U v9 j C- R4 ^( m# r
沈機破產重整,整得是雞蛋還是石頭?
+ l! m5 ?+ y9 p8 s! T: ?1 ?
3. i5與共享 4 v" `% _# M* F% B5 j3 ~ b
在關錫友的回答里,沈機肯定是個大雞蛋。而雞蛋的蛋黃就是砸重金,交由其在同濟大學高一屆的師兄——朱志浩領銜的i5數控系統。 i5初始團隊,由朱志浩領銜,另一位參與者是同濟大學教授樊留群,樊留群則是朱志浩的同班同學。團隊還有5名樊留群指導過的研究生,加上2名沈陽機床派來的兩個年輕人。
, o6 S1 G9 w8 ]4 }: z* |
7個年輕人全都是數控機床的外行,專業背景有系統工程、軟件、微電子、電子控制、電力拖動,在進入團隊之前,他們連數控系統是什么都不知道。整個團隊里了解數控系統的只有朱志浩和樊留群兩位老師。 這個9人團隊,便是i5的雛形,要完成師弟、師叔、老板“改變人類200多年來的生產方式,徹底改變中國工業的結構”的雄心,打造一款名為i5OS的數控操作系統。 : V0 i$ B/ d: p f. r- j
8 r" w( @' n* [
工業應用最廣泛的三種控制技術為邏輯控制、變頻控制、伺服控制。以此為基礎,形成三個適合不同工業場景的系統:PLC系統,數控系統,機器人系統。 PLC系統,融合了邏輯控制和變頻控制,應用通用的工廠、設備、生產線。
1 S5 i" b1 t/ x
數控系統,融合了邏輯控制和伺服控制,應用于精密機床,即數控機床。 機器人系統,與數控系統算是一碼事,融合了邏輯控制和伺服控制,專門針對于工業機器人場景。
, C* o5 g8 }$ [' J( b. R( Q: n4 W q3 W
經典的數控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控制系統、伺服系統和位置測量系統,構成一個閉環反饋系統。 而i5數控系統,要不走尋常路,要彎道超車。它不用光柵尺(位移傳感器,在數控機床閉環伺服系統中,做直線位移或者角位移檢測),放棄閉環系統,采用半閉環、運動補償技術(精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過程中不斷修正)使得產品達到客戶要求。 ' c# \; o; m* F- W, l( ^% u
對控制系統、機械系統稍微有了解的人,都會對這個“大膽”構想提出質疑。它違背了基本的控制理論和控制思路。 最后,i5OS實際上只大面積應用于低端的2軸、3軸數控機床,而對于中、高端的多軸機床,仍然需采購西門子、發那科等供應商提供的數控系統。從2006年,一心一意表忠心,最后仍然離當時考察沈機的某國家領導人提出的數控系統相去甚遠。甚至南轅北轍,不禁令人唏噓。
/ f) C6 J$ U6 ]* t8 o5 \5 `
蛋黃外邊是蛋清。 如果說i5OS是核心,是蛋黃,那么沈機大力宣揚、推廣的“共享機床”模式則是蛋清。
# A# E' u4 e6 X$ a
對于并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低端而年輕i5機床,很難找到大量的買主,這對系統的考核和反饋,進而優化提出很大挑戰。 關錫友從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共享出行等各種各樣的共享經濟里尋找到了靈感,開出的一劑良藥是“共享機床”。一方面,希望通過低價出租機床,尋求更多客戶使用“i5”機床,來測試“i5”的性能,從而實現快速迭代;另一方面,在市場下行的背景下,“共享機床”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快速贏得市場。
B1 O$ L8 H: d- v4 b0 F* Q& w5 U5 R% j
沈陽機床主要有兩種共享模式: 2 s- [ F! u+ d/ @7 C+ g5 ~( u
一,在各地建設的“5D智造谷”。在這類模式中,沈陽機床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一個園區,園區內投放“i5”機床,并提供廠房、線纜等基礎設施,吸引當地企業入駐到“智造谷”內,將機床的制造能力出租給當地的制造企業來盈利; ; C; c3 W; u) N4 f! N* X
二,直接將機床設備租給已有廠房設備的用戶。所瞄準的客戶為規模不大,自身技術能力不強、有訂單資源、產品相對并不復雜,以通用、大量、基礎類的零部件訂單為主。 : z6 k3 e: {5 {3 S
2017年底至今,沈機已經與全國各地簽約了23個“智造谷”。目前真正具備運行條件的只有建湖、馬鞍山和沈陽三個谷,總共投入機床近2000臺。 為了宣揚i5機床的熱銷盛況,這么大規模的機床都被計入銷售。然而,實際是沒有收到貨款,屬于自賣自買,無疑加重了沈機集團的資金風險。
! o5 [- X6 {1 p- V, X
另一方面,如此大規模的單一類機床真正要利用起來,機床需要與當地的產業需求配套,很少有這樣的區域有這樣的需求消耗沈機共享機床的大規模、單一、低端加工能力。 因此,智造谷里的i5機床開工率很低。以建湖“智造谷”為例,800臺機床,最高時開工率為50%,大多數時候則只有25%以下。而根據測算,在資本回報水平為15%的情況下,以設備工作時間10小時計算,資產開工率達到75%至80%可以達到盈虧平衡。
( B9 s$ }: i4 d* p3 e" M) ]
對于租機床給用戶,現實中也成了一個死結。此類共享機床本身就是中低端的數控機床產品,用來制造中低端的基礎零部件產品,客戶資質和回款能力都大打折扣,而對加工能力要求更高的客戶,共享模式則毫無吸引力。 沈機依靠銀行貸款、融資,大面積的鋪設了i5機床,推出了共享模式,但現實卻給自己挖了一個連年虧損的大坑。鋪的i5機床越廣、越多,坑就越大,最終埋葬了自己。
3 F- @, M* l5 z& c! i4 V
4. 沈機宿命
1 t2 k+ n/ X: d$ I& t
針對破產重整,關錫友對媒體記者說,“委屈,相當委屈,我啥也沒做錯”。 這個情景,大抵和烏江自刎的楚霸王項羽最后的長嘆有些許相似: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6 _0 B; O4 w$ k: M! r
何為戰之罪? i5數控系統與共享機床,是非功過,自有市場和財務數字評說。
1 z9 m d' l1 }" b6 Y
人才、技術、管理、變革問題,沒有一項不需要著實解決,而能讓企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 機床,作為一個專業性、技術很高的工業裝備。過度包裝、庸俗化推廣,終難贏得市場認可和尊重。一個賣機床裝備的,非得裝扮的像賣手機、可穿戴電子產品一樣,本身就很滑稽。
" g C0 K" C0 b. ^2 N3 `) a
; ?3 A$ z( M8 ^& a5 U
這也算是戰的姿勢不對吧!說非戰之罪,都說不通。 "天之亡我”的天又在哪里?這是不得不考慮的。 ; Z f' M) a* \; z& b& i! ]8 y
機床作為加工工具,其市場表現和宏觀經濟密切相關。2011年是中國機床工業史的頂點,全年金屬加工機床市場規模達到創紀錄的390.9億美元,為歷年最高。到2018年,已經萎縮至234.6億美元。 + j4 }0 M- A8 O
Z) h) P$ R" ^ _
從鋼鐵材料的供貨狀態來講,近25年來,世界特別是中國的板材占比逐年升高。無論汽車、高鐵、家電、電子產品等,都大量采用了高端板材。板材的加工市場就逐漸攀升,而越來越少份額的零件需要切削加工而得來。 這就圖中看到的狀況,金屬加工機床整體情況低迷的大環境下,穩步增長的金屬成形機床不斷蠶食金屬切削機床的市場份額,令其雪上加霜。
' V- S! o: Q8 H
一個簡單的例子,25年前,激光加工在金屬材料加工領域有多少份額?大族激光還沒出現的,IPG也剛剛成立沒幾年。然而現在IPG,大族激光、通快、相干激光,哪一家拎出來不抵好幾個沈陽機床。 這算是激光加工設備對金屬切削機床的跨維打擊吧!
* [: l. ]4 c) ?: D, f( n
市場就是天。作為企業,沈機怎么定義自己頭上的那片天空呢,尤其在金屬切削機床市場頭上的天空越來越小時? 縱觀一眾有生命力的百年企業,無一不是在隨著歷史、市場、技術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再定位,才不被拋棄的。
* W M! d: T% E! m- r4 A
至于管理和變革,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實現目的的手段。管理要實現什么,變革要變革成什么樣子?這恐怕是沈陽機床近二十年來都沒有搞清楚的問題。這也是沈陽機床,一步一步進入今天窘境的病根所在。
m9 `- A9 e/ ^0 @
一句話,就是再定位! 至于關錫友所說的“兩年內,我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外人不知沈機在i5數控系統、共享機床之后還有什么殺手锏。 沈機最后會走向何方?
/ P7 F) c5 \1 g* v) N1 `, W7 }9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