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企業期待的2月10號,悄然中來臨。
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春節后企業復工時間從往年常規的初七初八,一直拖到了正月十六。難得一見的長假讓眾多企業都在期待復工的號角,不論企業大小都因無法開工而“不堪重負”。
2月10號開始,全國諸多地區的企業開啟復工。企業復工并非易事,根據規定必須要準備足夠的衛生消毒用具以及為員工提供口罩才能得以申請。
籠罩在疫情威脅下復工的企業,呈現出一種怎樣的局面。
![]()
01、快遞小哥對于眾多仍然“家里蹲”的民眾來說,最為牽扯他們心神的,就是快遞何時能夠恢復。
在這個空前難熬的春節,僅僅靠著“殘血”順豐,京東,以及郵政,承擔了春節期間如潮水般的口罩和消毒用品訂單。百姓笑談:若非京東和外賣,這個年難過。
2月10號,根據此前的統一安排,全國13家快遞同時復工。郵政、順豐、京東、蘇寧、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百世、德邦、天天、宅急送、跨城速運共計13家快遞企業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恢復業務。
其中,順豐、京東、郵政以及部分蘇寧物流在春節期間保持了運行。諸如順豐依靠部分運力保持了春節中應急的口罩以及消毒品訂單運送,京東蘇寧則保障了最為緊需的日用品。劉強東堅持多年持續虧損投入的京東物流終于在這個最難過的年份體現了巨大價值。 10號復工后,多家快遞企業表示在網點開門前,將會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并且在全國各地通過快遞柜以及小區內的驛站等方式推行無接觸投遞。
但是在當下疫情形勢以及政府管控影響下,快遞公司將會優先保障重點醫療資源的運輸,并不能保證快遞時效。 雖然已經正式復工,但是由于部分員工因地區管控無法到崗,目前為止仍有相當大數量的快遞網點并未開門營業。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預計,到本月中旬全國快遞將恢復到正常水平的四成以上。若要恢復到平日正常水平,則可能要到本月底甚至下月初。 ![]()
眾多網友在快遞復工日后,發現自己的快遞依然處于“待攬收”,亦或是“未發貨”狀態。多地企業由于人員流通管控倉庫無法發貨,快遞無法正常營運,距離恢復正常,還有很遠的距離。
02、僑牌振德
山東僑牌集團,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在正月初七就已經恢復了生產。但是直到今日,共計1000名員工僅僅到位600人。 集團內的無菌車間里,輸液器、注射器等醫療器材高速生產,源源不斷通過物流運往醫療前線。據企業負責人介紹,當前僑牌集團已經向全國各地供貨300萬套及以上的醫療用品。并且通過招工等多重措施,意圖在短期內恢復更大比例產能。
僑牌集團只是全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一個縮影。華夏大地上,由于醫療用具的緊張局面至今仍未得到緩解,國家各部委都在極力推進以及呼吁企業提前恢復生產以及轉型生產。 行業龍頭之一振德醫療近日表示,依靠此前放棄休假緊急加班的員工,目前產能已經攀升至口罩日產量70-80萬只,但目前仍有部分員工未能返崗。
11日,國家衛健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稱,當前口罩生產企業復工率已經達到76%,防護服企業復工率達到77%。春節期間生產的口罩將于近期結束消毒上市。2月9日,國家整體口罩產能已經達到1480萬只,逼近正常時期的2000萬只口罩總量。 但是百姓“一罩難求”仍然是不爭的現實。
03、比亞迪
作為業內龍頭的比亞迪,早在春節期間內就已經提前復工進入投產模式。 對于比亞迪的印象,如果還停留在汽車和電池生產企業,無疑是落后了。
2月8日,“比亞迪汽車”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比亞迪已經上馬口罩以及消毒液生產線,將在二月底實現口罩日產量500萬只,消毒液5萬瓶。口罩以及消毒液將會在17號前后開始出貨。
此時比亞迪開始投產口罩和消毒液時機頗為特殊,比亞迪官方發言人稱比亞迪生產的口罩和消毒液將不會投放市場,僅直接供應醫療一線使用。并將在疫情結束后結束生產。
![]()
04、特斯拉
作為馬斯克寄予厚望的特斯拉上海工廠,剛于去年底實現投產,就遇上了嚴峻的形勢。 在推遲開工一周之后,特斯拉于2月10號開始復工,成為上海首批復工的企業之一。 早上八點,特斯拉位于上海臨港的工廠開始嚴陣以待。工廠附近不屬于特斯拉的車輛都由安保人員進行勸離。任何車輛進入廠區都需經過兩道檢查,并且員工大巴都是以單人座方式接送,避免員工近距離接觸。
特斯拉往日熙熙攘攘的停車場內僅僅占據了一半的空間。特斯拉要求,除了車間必需崗位要求在10日到崗外,其余非必需崗位如文職人事,都要求不得到崗,以遠程方式辦公。
![]()
特斯拉復工是不得已而為之。特斯拉如今的產能下滑頗大,據稱1月底的訂單可能要到第二季度才能交付。產能問題導致特斯拉的股價由900美元高位連續下滑,已經跌至750美元。 而受到復工推遲影響,特斯拉工廠想實現全速生產還需要配套企業支持。配套的均勝電子也于10日復工,但是其他零部件廠商目前產能僅恢復60%。
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同行。北京奔馳甚至致信天津市政府,請求放開其配套的13家企業生產工作,否則以現有零部件庫存僅能支持一天生產,停工一天將導致4億元損失。 除了特斯拉第一時間復工外,小鵬以及蔚來都已經開始了生產。小鵬聲明稱除了車間必需員工外其余所有員工都采用遠程辦公,到達園區的員工在第一時間就收到了口罩等用品。
![]()
圖注:小鵬員工上班
一汽大眾奧迪都于10日恢復生產,但是由于到崗員工不足,目前各車企都采用了以銷定產方式保持車間運轉。
05、華為
10日,華為官微發布了一篇《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的文章,彰顯的,是華為早先復工的決心。 早在2月3日,華為部分業務就已經開啟復工模式。彼時由于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華為為數眾多的員工在3號前就已經投入到醫院現場通信搭建中。 為了避免員工出現傳染現象,華為在上個月22日就開始對園區內進行全面消毒。所有員工必須每日上報個人及家屬身體狀況,出入園區進行體溫檢測。午飯時分已經取消了食堂用餐,全面采取分發盒飯方式避免人員流動。
![]()
圖注:華為園區消毒要求
在東莞松山湖產業園區,在華為復工后,其三家供應商中軟國際、軟通動力以及易寶軟件在10日開始復工,到場員工數超過1000人。 華為發言人在3號表示,消費產品、運營商設備兩大業務已經全面恢復正常運行。除了少部分辦公室處于當地疫情高發地段的員工外,其余員工均已到崗。
06、小米
原本小米與華為一致,于2月3號開始復工,但是由于疫情發展超過預期,小米在3號前通知全體員工推遲至10號。 早在10號之前,小米所有員工在3號到7號間就已經開啟了遠程辦公模式。而在10號這天,副董事長林斌在微博上發布圖片,小米在復工第一天就為全體員工送上紅包。小米行政部則為全體員工送上三件套:洗手液、酒精噴霧以及口罩。
![]()
受到疫情影響,被寄予厚望的小米10已經改為線上發布會,并且產能由于富士康等代工廠被叫停復工,將會產生極大問題。 而對于其他國產手機廠商,小米要面對的它們也同樣頭痛。
07、格力
作為國有企業,格力在10號開啟復工。格力的當下方向,也已經從電器生產轉為醫療物資。 目前格力總部30000余名員工之中,目前已經到崗的員工數量已經突破13000人,占比達到43%,并且在接下來幾天內陸續增加。 格力電器內部發言人稱,當下格力復工的生產重點已經轉為疫情所需產品。格力生產的空氣凈化器、體溫計,以及出口相關產品是重中之重。
同日,格力地產發布公告,格力和珠海市政府合資,成立珠海高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方向為生產口罩等醫用物資。 不僅格力,美的、TCL、格蘭仕等家電企業也于同日開始復工。采取的模式則為產線部分復工,不著急的部門皆在家辦公。
08、海信
2月10日伊始,海信就派遣了多達59輛大巴奔赴山東省內各地接送海信員工到崗。 一天前,海信行政以及后勤部門對所有復工所需物資進行了清點,隨后分配到位后就登上了派出的大巴。
![]()
59輛大巴接回了多達2000名海信員工,并為每位員工發放了檢查表、體溫計、口罩、消毒液等物資。 海信后勤部長稱:今年從正月初二開始海信就一直與政府部門溝通,2月6號通過了政府復工檢查,8號獲得了批準得以復工。
在路上:
更多耳熟能詳的企業,BAT、美團、滴滴、網易,2月10號并未開啟到崗復工,而是保持遠程辦公模式。諸如BAT企業已經將到崗復工時間推遲至2月17日。 疫情當下來勢洶洶,任何企業復工都是慎之又慎。而對于各行各業造成的打擊也是巨大,手機廠商上半年的產能將會受到影響,能否如期供貨,取決于疫情的發展狀況。
而更多的好消息,依然在路上。
文丨貝克街探案官,作者丨賈沛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