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不少問題都在問想轉行機械工程師,或者是畢業了想從事機械工程師方面的工作,但是不知道機械工程師都做些什么,今天咱們就來細扒一下,機械工程師都要干哪些“偷雞摸狗”的事(手動狗頭保命)。
先來說說做機械設計的在工作中不爽的一個感受,就是設計出一個設備后,誰都可以來說兩句,比如,你這個地方這樣改不是更好嗎;你這個地方為什么不這樣做呢。我想說的是,你行你上啊,就會嗶嗶,用起來了,你知道哪里不合適了,有能耐剛開始設計的時候,你就知道哪樣更合適啊,就會當馬后炮,而且這些人很多都是只有簡單的想法,根本不考慮可不可行的問題,真的是操蛋。好了,吐槽完了,回歸正題。 一、方案設計 關于做方案,這個主要是針對非標設備,因為非標自動化它的特殊性,使得在實際工作中,一個項目簽訂之前,必須要經歷做方案的階段,具體的工作就是:
1、收集客戶現場的資料及需求,了解生產工藝等等; 2、根據以上的資料,進行三維設計; 3、最后通過文檔的方式,將你的想法展現給客戶; 4、和客戶交流、溝通方案; 而在這個做方案階段,讓很多人都崩潰的就是,客戶總是不斷的變需求,有的時候方案要改很多遍,想起來都頭大...
二、三維建模設計 作為機械工程師的本職工作,機械設計中三維建模可以說是最根本的了,當然這一階段的工作也是最多的。
以前在沒有三維軟件的年代,老前輩們都是通過手繪的方式,真的對立體思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表示深深的佩服。
而現在的三維建模都有軟件了,很方便,也有很多人問哪個軟件更好,其實我想說軟件并沒有哪個更好之說,它只是一個工具,只能說每個軟件都有側重點,同樣也有缺點。
而常用的三維軟件有哪些呢? Solidworks,UG、Proe/Creo、CATIA基本常用的是這四款,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比如Inventor、CAXA等等,這些的受眾相對前面四款軟件會少一點。 Solidwork:簡單易學(相對其他軟件來說),適合應用在自動化機械設計領域,它的裝配和出工程圖功能都很方便; UG:建模很方便、簡單,功能很全,比較適合模具設計,1847版本后優化了裝配功能,但是相對還是比較雞肋;
Proe/Creo:占內存比較小,相對前面的兩款軟件,運行速度快;
CATIA:汽車、航空等領域用的挺多的,曲面處理功能強大。
以上,就是常用的幾款軟件的側重點,其實并不必糾結哪款軟件更好,只要用心的把其中一個軟件學好,完全夠你在工作中的使用。
工具掌握后,更重要的是機構,因為一個可以滿足要求的設備,都是由一種或者幾種機構組成的,所以掌握自己的領域常用的機構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如何讓自己可以快速的積累很多的機構知識呢?下面咱們就說說方法。
1、在網上多看看別人的設備, 研究設備里有哪些更好的機構,在下次自己設計的時候就可以應用上。 現在網上有很多網站都可以下載設備的三維模型,自己比較空閑的時候,就可以找找這樣的設備多研究一下。 2、多參加展會,要參加一些大型的設備展會,當然要和自己行業相關的,不能你一個做自動化的,跑去車展,你那不是去學習的,你是去看車模的;
3、多看書,機械機構萬變不離其宗,很多機構存在了很久,但同樣也很巧妙,在這里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里面很多巧妙實用的機構,我把它放在公眾號里了,回復“機械設計”就可以拿到。
![]()
4、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經驗積累,通過工作中不斷的做項目,逐漸的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你在設計的時候,就可以將這些知識運用在你的設備中。
設計階段,除了以上的工作,還需要對標準件進行選型、材料選取、有限元分析、動力學分析、干涉檢查等等。
雖然有的事情很小,但確實挺雜的,如果都說的話,那可能有點多,所以咱們再重點聊一下其中的有限元分析。 有很多人會說機械工程師在設計時,很多都是用的經驗,這個我是贊同的,因為所謂經驗,其實就是類似的應用場景,以前實施過沒問題,現在拿來用,我覺得這種經驗應用完全沒問題。 但是當遇到以前沒有實施過的應用場景,而我們又拿捏不準時,就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來幫我們做判斷,沒錯,那就是有限元分析。
先來看看,百度百科對有限元分析應用領域的定義: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更新周期愈來愈短,企業對新技術的需求更加迫切,而有限元數值模擬技術是提升產品質量、縮短設計周期、提高產品競爭力的一項有效手段,所以,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方法的發展,有限元法在工程設計和科研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和應用,已經成為解決復雜工程分析計算問題的有效途徑,從汽車到航天飛機幾乎所有的設計制造都已離不開有限元分析計算,其在機械制造、材料加工、航空航天、汽車、土木建筑、電子電器、國防軍工、船舶、鐵道、石化、能源和科學研究等各個領域的廣泛使用已使設計水平發生了質的飛躍。
可以看到,將來有限元分析在我們的設計中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有限元分析的工具有哪些呢?
首先就是你的三維軟件,現在基本上我們常用的軟件中都帶了有限元分析功能,具體的教程大家可以到網上找找; 還有就是Ansys,因為是專業的軟件,所以就有限分析方面,還是比三維軟件自帶的分析功能要強大很多,強烈建議大家學一下這款軟件。
三、出圖紙、出BOM表 當三維建模完成后,就該進行下一步工作了,那就是出圖紙,出采購BOM表,采購BOM表沒什么好說的,就是把你要采購的東西都列出來,然后去采購。 關于出圖紙,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圖紙從三維軟件中導出來,然后在AutoCAD中進行標注尺寸;還有一種就是直接在三維軟件里出圖,方便快捷。 在這里我還是比較推薦你用三維軟件直接出圖,因為就算你將三維建模完成了,但是后期的修改總是在所難免的,參數化設計可以讓你在修改模型時,讓圖紙跟著一起改動,免去了忘記修改圖紙的風險。
四、出指導裝配圖或現場指導 設備零件全部采購完成后,就開始裝配了,有的公司會要求出裝配圖和爆炸圖,用于理清裝配關系,類似下面這種
![]()
這么做可以防止項目在進行時臨時換人,而對于一些需要精密裝配的機構,只靠三維模型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有了裝配圖就可以很輕松的看出來。所有雖然要求出裝配圖或者爆炸圖比較麻煩,但是對于以后的工作會有比較多的幫助; 還有的公司不需要出這些圖紙,只需要機械設計工程師進入到車間進行指導裝配,因為目前的設備更新比較快,可能更改次數比較多,對于非標設備更是如此,所以直接指導裝配會帶來更快的工作效率。
我在這里提一個小建議,不管公司是否要求出裝配圖和爆炸圖,作為設備的設計者,都應該去車間,親自的觀看整個裝配過程,甚至可以自己動手組裝,才能發現自己的設計中存在哪些問題,因為你不去接觸的話,有一些裝配中的小問題,如果裝配師傅自己解決了,他是不會告訴你的,那你的這個問題,就會依然伴隨著你的下一臺設備,所以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可以讓自己進步更快。
五、文件的編寫 設備出貨時,需要制作說明書,維修保養說明書,部分機構裝配圖等等,如果是標準設備,可能公司已經有了標準模板,那就不需要做了;如果是非標設備,就需要根據這臺設備制作上面提到的那些文件。
以上,差不多就是機械工程師的工作日常了,沒有說到的,歡迎大家補充在評論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