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每次一例 于 2020-5-5 13:02 編輯
說在前面的話:這兩個多月的時間,文章寫了十幾篇了,速度說實話確實有點慢,也經常有小伙伴在后臺催我,但是我現在本身也在上班,有時候就抽晚上的時間碼字,所以在這里也尋求一下大家的理解,哈哈哈。后面我會在平時去關注一下網絡上有沒有比較好的文章,然后轉載過來,但是還是會保持每周更新一篇原創的習慣,只是中間會穿插一下轉載的文章。
模型放在最后了
OK,下面進入主題。這篇文章分析三種設備或機構,先來看一下有哪些:
1、步進式料道; 2、翻板機構-1; 3、翻板機構-2。
步進式料道
先看一下這個設備的軸測圖:
這種料道一般是用來對長圓棒料進行上料的,上圖中箭頭方向為工件的輸送方向,然后來看一下這個料倉的工作步驟:
→ 工件擺放在兩側的支撐板上 → 電機驅動送料板,將工件移動到支撐板上的下一格 → 直到工件被輸送至取料位置,等待抓取。
一、看一下送料板是怎么移動工件的
再來看一下動力的傳遞:
通過上面的兩張圖,我們來理一下送料板移動工件的原理:
1、電機通過鏈條驅動旋轉軸承座;
2、旋轉軸承座上的軸帶動搬運框架和送料板,實現搬運動作,見下面動圖:
3、送料板旋轉過程中,將支撐板上的工件頂起來一起旋轉,送到支撐板上的下一個槽上,然后送料板繼續旋轉進行下一次的搬運;
4、循環以上動作,就實現了工件的步進式送料。
二、支撐板的調節機構
料道為了適應不同長度工件的搬運,為兩側的支撐板做了可以對中調節間距的機構:
1、調節原理
調節絲桿的左右兩側分別是左旋和右旋,在轉動手輪的時候,就可以讓兩側支撐板沿著導軌實現對中移動,達到調節間距的目的。(原圖紙中絲桿兩端沒有固定座和支撐座,是不合理的,所以這里我添加了固定座和支撐座的示意圖)
2、關于梯形絲桿
這個機構中的調節用的是梯形絲桿,一是成本相對滾珠絲桿要低;二是一般梯形絲桿的螺紋升角小于當量摩擦角,具有一定的自鎖作用,可以防止在運行中支撐板發生移動。
接下來咱們就來分析一下自鎖的原理。
1) 首先來看一下什么是螺紋升角和當量摩擦角
① 螺紋升角,也叫“導程角”,是螺紋的中徑展開的圓周線與螺旋線的夾角;然后要再說一下什么是導程:螺旋線繞圓柱體轉一圈,沿圓柱體軸線方向移動的距離,聽起來有點玄,哈哈哈,看下圖就明白了。
將螺紋旋線沿著螺柱的一周展開,如下圖:
根據以上的定義:
θ:螺紋升角;
S:導程;
Π*D:螺紋中徑的周長(Π是圓周率)
所以tanθ = S / Π*D,θ = arctan(S / Π*D)
② 當量摩擦角
定義:當構成移動副的兩構件的接觸面不是平面時,為了計算方便,引入了當量摩擦系數fv和當量摩擦角α。
因為絲桿螺母和絲桿的接觸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平面,因此這里也引入當量摩擦系數fv來進行相關的計算。
而當量摩擦系數fv = f / cosβ(f是螺旋副的材料摩擦系數);
β又是什么呢?看下圖:
梯形絲桿的牙形角一般都是30°,所以β = 15°
然后需要知道的是當量摩擦角的正切值等于當量摩擦系數,即tanα = fv,所以當量摩擦角α = arctanfv
2) 然后來推導一下為什么螺紋升角小于當量摩擦角時,就會有自鎖功能
當有力 F 作用在絲桿螺母上時,螺紋的受力情況如下:
將 F 分解成 F1 和 F2,F1是作用到螺紋上的壓力;F2是使螺紋發生轉動的力。
螺母和絲桿的摩擦力F0 = F1 * fv =F * cosθ * fv ;
F2 = F * sinθ
要達到自鎖效果,就需要摩擦力F0 > F2 ,即:F2 / F0 < 1,從而推導出:
→ (F*sinθ)/ (F * cosθ * fv) < 1 ; → sinθ/(cosθ *fv) < 1; → tanθ < fv → tanθ < tanα
從以上推導可以得出:當螺紋升角小于當量摩擦角時,絲桿具有自鎖功能。
翻板機構-1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翻板機構的原理視頻:
(如需觀看視頻,請移步公眾號)
通過以上視頻,想必大家對整個機構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次要說的設備:
這個設備的工作步驟如下:
1、板材從左側進入輸送線,到達翻板機構后停住; 2、翻板機構像上面視頻中的動作一樣,將板材翻面,并放到右側的輸送線上; 3、最后由輸送線輸送到下一工序。
然后將這個設備分成兩個部分來說:
1、輸送線; 2、翻板機構
關于輸送線,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皮帶線或同步帶輪輸送線,而這兩種輸送線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分析過了,所以這里就不細說了,主要來看一下翻板機構。
翻板動作如下:
1、初始狀態下,翻料板-1和翻料板-2處于水平狀態; 2、當板材到達翻料板-1上面時停止,這時驅動電機驅動連桿軸,連桿軸帶動連桿, 連桿又帶動翻料板-1和翻料板-2分別繞著軸-1和軸-2進行旋轉; 3、翻料板-1帶動板材升起,在兩個翻料板升到最高處時,板材在重力作用下被翻到翻料板-2上,隨后,板材跟著翻料板-2落在輸送線上; 4、循環以上過程。
上圖中的翻板設備共由4個翻轉機構組成,只不過它們是同時動作的,而4個翻轉機構的結構和原理也都是一樣的,所以咱們就來看一下其中一個的詳細圖:
前面沒有說到連桿是怎么帶動翻料板的,所以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部分具體是怎么動作的:
1、驅動電機帶動連桿軸和旋轉連桿順時針旋轉; 2、這時,旋轉連桿推動連桿-1,同時拉動連桿-2; 3、從而使翻料板-1繞著軸-1逆時針旋轉;翻料板-2繞著軸-2順時針旋轉; 4、以上動作使兩個推料板分開,同理,當驅動電機逆時針旋轉時,兩個推料板合上。
注:由于在這個設備中,4個翻板機構中間有連桿軸連接,因此不能像上面的視頻中一樣,旋轉連桿可以連續轉動。(因為連桿-1/連桿-2會和連桿軸干涉)
翻板機構-2
還是先來說一下這個設備的工作步驟:
1、板材從左側進入滾筒線,進入翻板機構中后停止; 2、這時,翻板機構夾住板材,然后移動(從上圖可以看到,翻板機構可以左右移動),同時繞著翻轉軸進行轉動; 3、轉動180°,板材被翻面并放在滾筒線上,然后被輸送走。
依據以上的動作,將設備分成兩個部分: 1、滾筒線;
2、翻板機構
關于滾筒線,和上面說到的皮帶線/同步帶輸送線一樣,都是在之前的文章中詳細分析過了,所以也就不啰嗦了,重點還是分析翻板機構。
從上面的設備工作步驟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翻板機構一共有三個動作:
1、夾緊板材; 2、翻板機構移動; 3、翻板機構翻轉。
三個動作分別對應了不同的機構,接下來咱們就依次來分析:
一、夾緊機構:
從上面的圖片中可以看到,翻板機構的兩側各一個夾緊機構,它們的結構是一樣的,所以這里就分析其中一側的:
黃色的零件為板材,它穿過翻板機構,上下各一個夾緊機構,其實這兩個機構為對稱關系,所以原理也是一樣的。
氣缸推動旋轉板-1 → 而旋轉板-1和旋轉板-2通過連桿連接 → 所以旋轉板-1和旋轉板-2分別繞著各自的旋轉銷軸轉動 → 最后通過各自的連接板將夾板下壓。
以上就是夾緊機構夾住板材的原理動作。
二、翻板機構移動
這個機構比較簡單,就是通過同步帶輪機構,然后將同步帶和機構固定,這樣同步帶在移動的時候,就可以驅動機構沿著導軌滑動。 整個翻板機構的兩側各一個導軌,然后通過滾輪在上面滑動:
三、翻板機構翻轉
固定鏈條連接在機架上,當電機帶動翻板機構移動時 → 固定鏈條使驅動鏈輪旋轉,從而通過連接軸帶動鏈輪-1也轉動 → 鏈輪-1又通過驅動旋轉機構帶動大鏈輪繞著翻轉軸轉動 → 可以看到末端的夾緊機構是固定在大鏈輪上的,所以也會跟著旋轉。
再來看一下驅動旋轉機構:
鏈條兩端之所以固定在鏈輪上,而不是直接整根鏈條貫穿,是為了在大鏈輪上留有缺口,以便較寬的板材可以穿過,這樣既可以翻轉大板材,又可以降低旋轉半徑。
好了,這三種機構就算是分析完了,依然還是把模型放在公眾號里,大家回復:下載模型,就可以拿到下載鏈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