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文摘自戴亦一教授在8月22日第十屆灣區企業家發展論壇上的發言。本次論壇由加速商學院、中房金融地產國際商學院、中山大學房地產EMBA同學會、廈門大學EMBA華南教育中心聯合主辦。
![]()
戴亦一: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
2015 年度“中國十佳最受歡迎商學院教授”之一
從1998年到2018年,北上廣深等城市,20年里房價漲了20-30倍。這是什么概念?全球第一股神巴菲特連續20年的年化投資回報率不超過15%。投資股票很復雜,但是投資房地產卻非常簡單。
過去30年,我一直在全國各地的論壇、班級上課。我過去的觀點很簡單,就是論證為什么要買房?我跟北師大的董藩老師一樣,我們一直勸大家買房。
很多學生說,聽我的課最大的收獲不是學到了知識,而是下課去買了房。我創過一個記錄,有一個EMBA班下課以后,所有同學跑到廈大旁邊一個樓盤去買房,差點把人家買斷貨,當然他們現在的投資回報都比較可觀。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中國經濟在過去30多年的時間里,以全球第一的速度持續增長,這是波瀾壯闊的場景。
現在,我最大的觀點發生了變化,因為市場發生了變化,國家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但我們這些買房的老百姓仍然在過去20年來房價永遠漲的思維定勢之下,繼續做房地產投資決策。
彼得·德魯克曾說:“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你仍然用過去的邏輯在做事”。如果樓市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如果中國經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你還在用過去的思維做事,尤其是做投資,你將處于非常危險的境地。
一
房地產長效機制
我們先來看這個問題——新地產理論與中國樓市的新格局。實際上它就是這屆領導人從2012年底上臺以后提出來的。
領導班子上來以后針對房地產的亂象、房地產的泡沫和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特別是針對房地產領域里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調控、干預、打壓、刺激非常不滿,提出來要搞一個長效機制,要一勞永逸地解決房地產的基本問題。
房地產以往都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亂,一打壓整個房地產都不行,房地產一不行,土地財政立馬崩潰,基建規模立馬下降。
新地產理論的核心宗旨是什么?房住不炒!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可是在過去,在座的各位,你們都有多套住房,你最多就住一套,或者說最多住兩套,其余多出來都是投資的。
所以要把房地產的投資屬性跟金融屬性剝離開來,回歸住房的屬性。其實歐美國家就是這樣做的,美國炒房的人很少,我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時候,認識的那些美國教授,他們很少有第二套房,甚至很多人都是租房住,他們覺得房子就是用來住的。
二
國家從來沒有
像今天這樣重視股票市場
我最近也提出了一個新股市理論,像前證監會主席肖鋼講的:國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股票市場。
上個月我上課的時候,跟同學們講了,那兩天股市很活躍,我說很可能會來一次牛市。這個牛市當然是人造的,跟14年、15年是一樣的,所以見好就收。
我們國家現在經濟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是科技創新。美國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進行科技制裁,接下來很有可能會進行金融資產制裁。
在中美嚴重對抗的時候,國內高科技的創新就成為了我們的頭等大事。要突破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就要在航空發動機、數控機床、高能量芯片等科技領域里突破我們過去的局限和瓶頸。
中國是工業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我們能生產所有品類的商品,因為我們是世界工廠。但是中國還不是一個工業強國,我們只是工業大國。
因為長期在全國各地講學的原因,我喜歡看企業,中國能生產芯片,中國能生產數控機床,中國能生產航空發動機,中國也能生產汽車發動機。
但是你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我們的芯片落后美國20年以上,我們的航空發動機落后美國40年以上,我們的數控機床落后日本50年以上,這些數據我都求證過的。
整個中國工業大而不強,一旦面臨尖端技術,比如說我們華為、中興通訊,大家都知道,人家只是不賣芯片給你,你立馬可能就要完蛋。
所以你并不是那么強,你的強是建立在別人強的基礎上,別人不讓你站在他肩膀上的時候,你立馬就下來了,這不叫強。
10年前,我的研究領域開始轉到科技和創新,比如文化如何影響創新,金融如何影響創新,我連續兩次親自帶隊帶企業家到以色列去游學。要創新就要燒錢,科技創新的錢不可能銀行來給,銀行求的是安全,銀行放出去的錢要收回來,因為這是儲戶的錢。
只有誰能夠支持創新?美國也好,歐洲也好,全世界支持創新的一定是股票市場。
只有這些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和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他們的錢才會去投給高科技公司,他們的錢投沒了就沒了。
基金公司會投一個組合,我投100家死掉70家,我都沒有問題,最后我還有回報。因為創新成功的企業,能帶來幾十倍、幾百倍的回報。
所以國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股票市場。
三
既要、又要、還要
長效機制的終極目標是什么?是“既要、又要、還要。”既要房價不暴漲,(10年10倍、20年20倍這種漲法不能再搞了,價格波動,一點點漲可以)就是要控價。
又要房價不大跌,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高科技實體經濟是中國的未來,中美貿易戰最后能不能打贏,或者說我們會不會被美國壓垮,關鍵就是看我們的實體經濟和高科技創新。
所以房地產一刻也不能停,房地產這個壓艙石一定要穩住。
我們去年賣了將近16萬億的商品房,地方政府賣地賣了7萬億,沒有7萬億的土地財政,很多鄉政府縣政府都發不出工資。鋼鐵、水泥、石材,整個供應鏈,甚至包括賣家電的,大家都會沒有飯吃,所以房地產的規模要維持。
房地產不穩定,經濟就會出大問題。還有我們整個金融業的新增貸款,基本上要么流入了房地產,要么就是以房地產做擔保,這里不能有大的閃失,不能大漲,也不能大跌,還要把交易量做出來。
就今明年來看,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政府要托底經濟,所以政府會在控價放量的情況下,房地產的政策空間越來越多的城市會從壓房價轉變為托房價,政策會越來越友好。
四
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
整個新房地產理論體系有三個核心觀點: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
房價既不許大漲,也不許大跌。因為房價一跌,危機就爆發了。現在把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責任落實到各個地方政府的一把手頭上。
因為中國千差萬別,有的地方很蕭條,比如東北的鶴崗,甘肅的玉門。而深圳的房價、東莞的房價在漲,所以不可能搞一刀切。
這次的最大的進步就是只進行目標管理,到底是要刺激還是要打壓,地方自己做主。
房地產市場很復雜,做房地產的很頭大,有的地方還在刺激樓市,買房入戶,降低首付,甚至退契稅,把戶口政策放寬現在是主要的一個做法。有的地方在打壓,深圳現在連離婚買房這條路都給堵死了,房地產的信貸控制非常嚴。
五
決心何來?
為什么中央要下這么大的決心來嚴控房價?寧愿用計劃經濟的方法去托住房價?因為大家慢慢意識到,房地產對實體經濟來說是一劑毒藥。房價越炒越高,房價越漲,炒房的人越多,炒房的越多,房價越漲,這就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房價炒到天上,實體經濟生存的空間就越來越小,因為房價越高的城市制造業的成本就越高。房價高的地方工資也高,員工才能養得起。
另一方面,房價高了以后,年輕人都成了房奴,他們沒有能力消費,或者說消費能力打了折,每個月還完按揭就沒有多少錢可以用來吃喝玩樂。
所以這兩年來汽車銷售下跌,智能手機銷售下跌,服裝銷售下跌。現在最害怕的是整個制造業,像日本當年一樣產業空心化,這樣未來風險很大。
另外,老百姓抱怨也會很強。
但是房價要不要把它降下來?房價要降下來太容易了,房價要降下來分分鐘的事情,政府有太多的手段。
比如,前段時間一直流傳的房產稅,第一套房平均60平米居住面積給你免稅。第二套房就給你每年增3%,第三套房每年給你增4%,第四套房每年增5%,房價立馬暴跌一半。
因為北上廣深的房地產持有的租金回報率都不到2%,深圳1%都不到。你持有這套房,每年收租1%、2%,你要交稅4%的話,你還持有它干嘛?當然這樣的政策不可能出臺。
如果允許農民的土地直接入市,農村的宅基地、農民的地、村里的地也可以直接跟開發商合作蓋房,不要經過政府,房價立馬也要降一半,這就是小產權合法化。
如果停止所有的按揭,或首付比例提高到80%,按揭年限縮短到10年,立馬很多人都買不起房。辦法很多,分分鐘都能夠把房價整下來,但是政府不會做這么不負責任的事情。
因為房地產崩盤,就意味著銀行立馬崩潰,意味著經濟危機立馬發生。
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香港房地產崩盤,立馬爆發經濟危機;91年日本經濟崩潰是房地產泡沫;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也是房地產泡沫。現在是豆腐掉到柴灰里--吹不得、捧不得、動不得。
最佳的辦法就是維持泡沫,既不讓它繼續吹,也不能讓它現在就捅破。
主動捅破最大的教訓就是日本,日本是主動去刺破,所以我們最佳的辦法就是維持。
六
賣房買地產股的邏輯
很多學員希望老師能指條明路,如果我賣了房子,拿錢去干嘛?炒股票是“姚明進去,潘長江出來”,80%的人不適合炒股。
這個過渡階段最好的選擇是什么?我這里有一個最好的選擇,我認為持有房產股票比持有房產本身要好。
有人會說戴老師你不是自相矛盾嗎?你不建議大家炒股票,為什么現在又提股票?我不是叫你炒股票,我現在叫你做股東。炒股票我們炒不過別人,我做股東老老實實分紅,股票漲不漲我無所謂,我每年就拿分紅。
去年我的很多學生聽我的課,包括今年3月1號聽我課的時候,我建議他們去買某個地產股,那個時候才7塊多錢,去年分紅,因為它是一家千億級的房地產公司,股票市盈率才10倍不到,因為它在香港上市,所以股價很低。
香港人是吃股息的,它去年分紅派息10%。也就是說你持有它的股票,每年分紅10%,當然最近股價到了13塊了。
當然不在A股,因為A股的估值太高,你去香港買就行了。我們新地產理論,這個時候是不利于持有房子,它最有利于開發商,有利于快周轉的大規模的開發商。
二手房上漲空間有玻璃天花板,但開發商的股票盈利空間更大。二手房越往后變現越難,當拐點出現的時候,你根本就賣不出去。但是你要賣股票的話,幾分鐘就賣完了,賣房子可能一年都賣不出去。
未來什么樣的公司才是能夠生存下來?未來房地產一定進入沃爾瑪時代。沃爾瑪靠什么賺錢?無非就是規模化、快周轉、高杠桿和平臺化,就是這幾個特征。你如果做不到,你要早點轉行,你把現有的土地就跟融創合作,委托他們來開發就可以。
地產股的信息管理投資策略窗口出現,但投資股票畢竟需要更專業的知識,我不建議大家沒有任何準備去做,如果你對股票不熟,對公司不熟,你寧愿做一點債券。
或者說你去配一點日本的二手房拿去出租,每年賺百分之五六的收益率,因為日元的匯率很安全,日本的房價現在也比較低,它的收益率還是蠻可觀的。
當然你如果有其他好的選擇也可以,謝謝大家!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加速商學院(ID:jssxy1),演講:戴亦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