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qh196 于 2020-12-24 10:33 編輯
- l9 s; d( {/ }. {5 q O: \6 n& Z: Z
就是對鋼進(jìn)行熱處理時,加熱到一定溫度需要保溫,這個保溫過程是為了讓工件燒透,防止脫碳或氧化。——這個概念有歧義!7 J4 V- b. T4 z/ N7 b( Z
3 e7 z# T! s7 g" G3 y
+ s w% t4 j0 i" I \加熱保溫過程是為了讓工件燒透,更主要地是完成奧氏體組織轉(zhuǎn)變,必要的時候(絕大部分鋼鐵)是完成奧氏體組織的均勻化過程,所以需要一定的加熱保溫時間,千萬注意不是為了“防止脫碳或氧化”。( C7 t1 u5 ]( {- c( [9 i; ^+ X9 x
脫碳或氧化——是鋼材熱處理時候的一個缺陷問題,也是含碳鋼材(其他材料也會氧化)的一個特點(diǎn)。主要是講鋼材加熱的周圍環(huán)境是什么(介質(zhì))空氣、熔鹽、氣氛、還是真空環(huán)境等的意思,也就是說鋼材所處是還原性氣氛還是氧化性氣氛環(huán)境?
0 ~! M& q* l! L1 b! l: Z有一句口訣:氧化必定脫碳;脫碳不一定氧化。就是說零件氧化后一定形成脫碳層,但是,若果零件看不到氧化,也不一定不發(fā)生脫碳,所以,此時就要看金相組織。
% n7 M4 U( a# W——————————————————————————————9 P3 B: D* T* `3 E( A$ M! Z
資料:7 ^4 ], I, h* c# ^2 f' G8 e
l.氧化 氧化是指工件在含有空氣等的氧化性氣氛中加熱,工件表面產(chǎn)生氧化層物質(zhì)。氧化層由三氧化二鐵(Fe2O3,紅棕色)、四氧化三鐵(Fe3O4,黑色)、氧化鐵(FeO,黃褐色)三種化合物組成。 氧化層的形成速度主要與介質(zhì)成分、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及鋼材成分有關(guān)。 氧化層達(dá)到一定厚度就形成氧化皮了。由于氧化皮與基體鋼的熱膨脹系數(shù)不同,在受冷熱變化時產(chǎn)生機(jī)械式的分離,鋼件氧化的結(jié)果是:金屬的表面粗糙度增加,精度下降,失去金屬光澤,導(dǎo)致脫碳,造成熱處理淬火硬度降低,容易出現(xiàn)軟點(diǎn),綜合力學(xué)性能降低,鋼材消耗增加。 ' b+ i# ^. y6 x; f
- `. z# n+ {3 t
2.脫碳 脫碳會降低鋼的淬火硬度和耐磨性,同時,脫碳后任何熱處理狀態(tài)的鋼的疲勞強(qiáng)度都降低,因此,受循環(huán)載荷的構(gòu)件、機(jī)器零件等,也都應(yīng)盡量防止脫碳。此外,高碳鋼脫碳后,在淬火冷卻過程中,會在脫碳層與心部之問的Ms點(diǎn)和馬氏體轉(zhuǎn)變的體積膨脹量上引起很大的差異,因而往往成為淬裂的原因。& j- F; k$ K! g% ?
當(dāng)爐溫在700~850℃時,在有大量空氣存在條件下,最容易脫碳,這是因為此時鋼中碳的擴(kuò)散速度大于表面的氧化速度。
7 Z. y; ?) \9 L# V# h$ `% G% J
' R, |. P& l. X! Z
/ Y1 }2 o7 ^2 O!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