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企業數量規模更大,但與美國相比,我國制造業入圍企業在營業收入、利潤等方面均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這也反映出我們制造業大而不強的現狀,在做優做強制造業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制造業企業數量規模更大
2015年以來,中國制造業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而美國入圍企業數量逐年下降。2020年中國入圍企業數量達到46家,而美國僅有28家。
![]()
在“財富中國500強”與“《財富》美國500強”榜單中,中國制造業上榜企業數量同樣遠超美國,在200家上下浮動,走勢基本保持平穩,2020年入圍企業數量為206家。入圍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并在2020年入圍企業數量與中國差距首次縮小至50家以內。總體來看,在制造業企業規模方面,我國仍具有一定優勢。
![]()
美國入圍制造業企業發展更均衡
從世界500強入圍企業結構來看,中國企業主要集中在金屬產品、車輛與零部件、電子電器設別和航空制造業,而在食品、服裝、煙草和家居個人用品領域均無上榜企業。美國上榜企業數量分布更為均衡,在14個細分領域均有上榜企業,其中航空制造業上榜企業數量最多,占比達到18%。
![]()
從“財富中國500強”與“《財富》美國500強”榜單中美制造業企業結構來看,美國企業發展同樣更為均衡,占比最大的為機電產品,占比也僅有18%。
而中國制造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金屬產機電產品和機械產品等細分領域,其中,金屬產品產比最大,達到25%。整體來看,美國制造業發展更全面,而中國制造業中金屬產品支撐作用更強。
![]()
美國企業營收規模更大
2015年以來,中美世界500強制造業企業營收規模都保持增長趨勢,但美國企業的收入規模始終領先于中國企業。2020年中國和美國上榜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分別為529.99億美元和651.24億美元。
![]()
從“財富中國500強”與“《財富》美國500強”榜單中美制造業企業營收規模來看,雖然中國企業平均收入呈逐年增長趨勢,但美國企業收入規模遠遠領先于中國企業,2020年美國美國企業平均營收規模為242.24億美元,是中國企業平均營業收入的2.5倍。
![]()
美國制造業企業盈利能力更強
在利潤方面,雖然我國世界500強入圍企業平均利潤逐年增加,但遠遠落后于美國。2020年我國世界500強制造業企業平均利潤為15億美元,美國企業平均利潤為58.38億美元,是中國企業利潤的近四倍。
![]()
從“財富中國500強”與“《財富》美國500強”榜單中美制造業企業平均利潤來看,美國制造業企業平均利潤同樣遠遠領先于中國企業,2020年美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為23.19億美元,是中國企業平均利潤的4.4倍。
總體來看,我國世界500強制造業企業雖然在入圍企業數量方面領先,但在營收和利潤方面都與美國有較大的差距,這反映出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現狀,在制造業上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裝備制造業信息化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劉甜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