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太搶手了!
這里指的不僅是被賣爆的新能源汽車,還有被畢業生擠破頭的崗位。
據媒體報道,2022年,比亞迪收到了20萬份秋招簡歷。其中,新增員工中的清北畢業生數量,超過比亞迪過去二十多年入職的清北畢業生存量。
雖然這則消息沒有獲得官方的證實,但在這背后,一個叫做“比亞迪規劃院”的機構卻格外引人注意。
在職場社交平臺“脈脈”上,已有多個認證為清北的同學透露已拿到比亞迪規劃院秋招offer,據說比亞迪今年招收的大部分清北學子也是去往這個部門。此外,還有大量C9院校同學在線打聽這個部門的情況。
![]()
突然間聲名鵲起,比亞迪這個神秘部門究竟什么來頭?
比亞迪的“研究院們”
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了解比亞迪的四大業務,分別是:電子、汽車、新能源和軌道交通。這四大產業當中,除了電子,其他三大產業都可降低中國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
而圍繞這四大業務,比亞迪孵化了六大研究院,它們分別是:
1)中央研究院; 2)汽車工程研究院; 3)汽車智慧生態研究院; 4)卡車研究院; 5)客車研究院; 6)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
![]()
(來源:比亞迪官網)
其中的汽車工程研究院(簡稱“工程院”)和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簡稱“規劃院”),是兩大最重要的研究院,被稱為比亞迪的技術研發大腦。
工程院位于比亞迪的總部——深圳坪山,所在的位置是公司出名的“六角大樓”。據說,內部人員經常能在六角大樓看見穿著灰色工裝的王傳福。
但一手組建工程院的卻是比亞迪的另外一位關鍵人物——廉玉波。2003年,比亞迪收購秦川汽車后,王傳福立即著手新的開發,研發一個代號為“316”的車型,他挖來上汽儀征副總工程師廉玉波。
廉玉波的到來,組建了比亞迪的汽車工程研究院并擔任院長,主導了奠定比亞迪燃油車地位的車型F3,以及后續的F6和S8,成為能夠轉型新能源車的穩定基本盤。
不過據內部研發人員稱,雖然工程院德高望重,但成立于2015年左右的規劃院近幾年風頭卻越來越盛,在內部已經逐漸有成為研發核心的趨勢。
如果單從官網介紹上,其實看不出這兩個部門太大的差異,但是在內部分工上,大概是工程院負責純電車型的研發(比亞迪今年3月起已停售燃油車),規劃院負責混動車型的研發。
![]()
(來源:比亞迪官網)
而最近熱銷的秦PLUS DM-i車型正是出自規劃院的手筆。
作為第一款搭載比亞迪超級混動DM-i的車型,自2021年3月上市以來,秦PLUS DM-i便得到了市場巨大關注,結合其實際路況下的低油耗表現成功引領混動A級市場,去年就賣了近20萬輛,占比亞迪汽車總銷量的26%。
到今年前9月,這款車的銷量已經突破23萬輛,在市場上的火爆程度一發不可收拾。
新能源汽車目前有純電動、增程式、插電式3種主流技術路徑,其中增程式和插電式均為混動技術。雖然市面上的混動車型品牌并不少,但沒有一款像秦PLUS DM-i這么火爆。
豐田、本田的傳統混動技術以油為主,動力以發動機為主,電機和電池為輔。可EV、混動和發動機直驅。但電池較小,無法長距離純電行駛,也會導致發動機介入驅動過早,增加油耗。
增程式技術則以電為主,發動機只負責發電,無法直驅,僅能實現EVA和串聯模式。在高速行駛時,電機能耗較高。饋電狀態下,發動機噪音會增加。
而超級混動DM-i實際上是比亞迪的第四代DM技術(EV+HEV技術)。相比之下,DM-i超級混動動力以大電池+大電機為主,發動機為輔;可EV、串聯、并聯、發動機直驅;能長距離純電行駛,承襲純電動車優點,也能在高速行駛時發動機以高效轉速直驅,降低油耗。
依靠這套技術,比亞迪打通了燃油車和新能源的關聯,在充電設施還不完備的當下,以燃油車的價格,為市場提供了一個兼有續航和低能耗的產品。
在比亞迪10月銷售數據中,DM車型銷量已經超過純電車型,占當月20萬總銷量的53%。
順便提一嘴,今年7月上市的海豹是工程院的作品,雖然目前賣得不錯(10月賣出11267輛),但是從銷量來看,還是差了秦PLUS DM-i一大截。
銷量為王,比亞迪規劃院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其實,熟悉主機廠組織架構的朋友都會明白,產品規劃和新技術研究院的重要度,前者是企業的決策中樞(大腦),后者是企業的核心技術(靈魂),這是一個公司最核心的部門。
“規劃院”這個名字或許從一開始就說明了比亞迪的戰略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