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AI“換臉”詐騙之后,又見AI“造謠”,科大訊飛很受傷;②官方提示AI相關風險,分析人士同時指出,市場持續機會仍在泛人工智能領域。
![]()
AI“換臉”詐騙之后,AI“造謠”也來了。
5月24日,萬馬齊喑的A股僅有“智能”概念逆勢活躍,AI龍頭科大訊飛午后一度閃崩跳水下跌9.46%,逼近跌停。隨后,科大訊飛火速回應表示“股價下跌系某生成式AI寫作虛假小作文導致,謠傳風險為不實消息。”
科大訊飛回應中的謠言指的是,有人用AI寫了一篇關于“科大訊飛被曝涉嫌大量采集用戶隱私數據,并將其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引發市場的熱議。
隨著回應落地,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緩解,科大訊飛股價跌幅有所收斂,截至收盤,跌幅為2.52%,收盤價為56.57元。
受益于今年TMT的行情,科大訊飛在今年迎來了股價的飆升,股價在4月4日達到最高點70.1元,實現了年內翻倍,躋身千億市值。5月6日,科大訊飛對外發布了星火認知大模型,被市場指出將與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等角逐國內語言大模型市場。
不過,和行業整體走勢趨同,科大訊飛在4月初股價創新高后便開啟了震蕩行情。截至5月24日,其股價已經較年內高位跌去18.37%。盡管面臨調整,市場人士指出,從板塊來看,市場持續機會仍在泛人工智能領域。
AI龍頭被AI造謠,這也為AI行業監管敲響了警鐘。科大訊飛在互動平臺表示,使用大模型編造虛假信息屬于違法行為,將受到法律制裁。當前已有刑事案例。對于惡意抹黑、捏造虛假信息,損害公司名譽權的機構或個人,公司會借助法律武器保護公司和投資者利益。
兩則“小作文”帶崩股價 “小作文”讓市場愈加風聲鶴唳,24日下午,一則消息顯示:“近期,科大訊飛被曝涉嫌大量采集用戶隱私數據,并將其用于人工智能研究。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給公司的聲譽和業務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并稱,這一事件可能從品牌到業務都對科大訊飛造成巨大的損失。
![]()
盡管該截圖有紅字矚目地標注出“該內容為機器生成”,但仍被迅速擴散,成為股價的干擾因素。
隨后,公司緊急進行了回應,股價下跌系某生成式AI寫作虛假小作文導致,謠傳風險為不實消息。
事實上,能夠給科大訊飛造成幾近跌停影響的并不只是這一則“小作文”。5月23日,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正在考慮是否將科大訊飛、美亞柏科等加入“實體名單”,禁止它們使用美國的組件或軟件。
“談制裁色變”,事實上,科大訊飛早在2019年10月被列入實體清單,對公司日常經營未產生重大影響。舊聞反復炒,讓市場為之緊張。
此外,還有一則利空來自地方監管通報,5月24日,商丘市城市建設公號發布了《商丘市通報五起違規組織校外培訓典型案例》,其中有一則為梁園區查處“科大訊飛”違規學科類培訓行為,監管查處原因在于“在檢查過程中查處一起學科類英語違規培訓行為”。
![]()
券商反應迅速,國聯證券、興業計算機等團隊迅速發出辟謠研報,結合科大訊飛辟謠,市場情緒逐漸穩定,科大訊飛股價跌幅收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