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來,工信部已先后公布5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城叔梳理各省份和計劃單列市工信部門公示名單,統計得出此次最新公示的第五批企業共3671家。
從名單來看,全國共有10個省份第五批入圍企業數超過100家,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北京、上海、湖北、安徽、湖南、四川。其中,絕大多數省份第五批企業數均少于前四批企業入圍的總數,江蘇是唯一的例外。
據統計,江蘇前四批入圍企業共710家,排在浙江、廣東、山東之后,居全國第四。其第五批入圍企業數則高達795家,占全國總數超過五分之一,比浙江和山東兩省入圍企業數之和還要多。
廣東第五批入圍企業數略低于江蘇,共658家;浙江、山東分列第三、第四位,分別入圍384家、300家。
不難看出,粵蘇兩省第五批入圍企業數與其余省份拉開了較大差距。此次最新入圍企業數明顯分化,也直接改變了“頭部陣營”的排位:廣東超越浙江、由全國第二升至第一位,江蘇由全國第四升至第二位,浙江則由此前第一位退居第三,山東排名下降一位至第四。
相比廣東的“穩定發揮”,江蘇此番頗有些“逆轉翻盤”的意味。
此前,作為全國第一工業強省,江蘇工業增加值高居全國第一,但在專精特新、制造業單項冠軍等領域卻有著明顯短板。
人民網江蘇頻道曾分析指出,江蘇現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擁有量分別位居全國第四和第三。對制造業大省江蘇而言,“如此成績雖然位居前列,實際并不突出。”
為此,當地近兩年也在頻頻發力、動作不斷。
今年初,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在安排今年重點工作時就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爭創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0家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30家以上,搶占產業鏈發展的重要節點,讓‘小塊頭’釋放出大能量”。
同期,《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印發實施,提出到2025年,全省累計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300家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萬家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5萬家以上。
如今,隨著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出爐,江蘇“小巨人”企業總數達到1505家,不僅連超浙江、山東兩省,提前達成上述三年目標,與排名第一的廣東差距更是僅有30家,進一步趕超上位不無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