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來自外國的資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在2023年的漢諾威工博會上,我們親歷了制造業的未來之路,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趨勢將塑造著這個行業的前景。本次工博會匯聚了全球制造業的領袖和創新者,為我們提供了了解最新技術和解決方案的機會。在這個引人注目的展會上,我們深入研究了制造業的十大關鍵趨勢,并在以下文章中為您呈現。
模塊化制造制造業正朝著更加模塊化和靈活的方向發展。一個鮮明的案例是德國SmartFactoryKL,他們在2023年的漢諾威工博會上展示了他們的未來工廠,引入了資產管理殼 Asset Administrative Shell (AAS) 和數據空間 Eclipse Dataspace Connector (EDC)等模塊,以提高靈活性和可互換性。這使他們能夠迅速適應不同的生產需求,為客戶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硬件平臺整合制造業的硬件設備不再是孤立的實體,而是變得更加集成化。Beckhoff在漢諾威工博會上推出了C60xx IPC系列,特別是新的C6043-0090系列IPC,它集成了NVIDIA RTX A4500 GPU的AI加速器,將計算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這意味著制造商可以更高效地運行復雜的AI應用,例如視覺識別。
硬件與軟件的解耦:西門子的虛擬PLC軟件提供了一個突破性的案例,展示了硬件與軟件的解耦。這意味著控制軟件不再依賴于特定的專有硬件,而可以在標準硬件上運行。這個案例突顯了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使企業能夠更靈活地部署控制系統,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IT技術滲透OT領域:制造業正經歷IT技術的滲透,這可以在Schneider Electric的EcoStruxure Automation Expert中找到生動案例。這一工具采用了事件驅動、去中心化和開放的方法,用于自動化工程,將IT方法引入了OT領域。這樣的滲透有助于制造商更輕松地配置、工程和部署OT應用程序。
工業元宇宙的嶄露頭角:工業元宇宙的概念在不同公司中有不同的視角。Microsoft、西門子、CapGemini、SAP和施耐德電氣等公司提出了各自的愿景。一個共同點是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這一趨勢在多個行業中都有廣泛應用。例如,施耐德電氣的數字孿生技術已經成功地用于提高工廠的運營效率,減少故障停機時間。
強調可持續性:可持續性已經成為制造業的重要主題。西門子的SiGREEN Solution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案例,該軟件工具允許制造商跟蹤產品在整個供應鏈中的碳足跡。這有助于企業評估其生產過程的環境影響,并采取措施來減少碳排放。這對于滿足越來越多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法規至關重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正成為制造業的熱門話題。HPE和Aleph Alpha的工業AI助手是一個生動的案例,它通過語音控制和圖像識別與工廠人員互動,提高了生產效率。此外,Beckhoff的ChatGPT已經成功地應用于其TwinCaT軟件中,使用戶能夠生成控制邏輯代碼,從而節省了工程師的時間。
從資產到數據的互操作性:互操作性的焦點正在從資產連接技術轉向數據格式標準和架構。AWS的工業數據布局(IDF)提供了一個示例,其中包括一個開放的工業數據架構,可實現工業數據的存儲和易于訪問。Google的制造數據引擎則提供了數據標準化和上下文豐富服務,有助于制造商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數據。
數據運營不斷成熟:數據互操作性是一方面,而在日常運營中確保數據的管理是另一方面。Cognite的數據運營平臺Cognite Data Fusion(CDF)是一個生動案例,它能夠整合、清理和上下文化OT、IT和ET(工程工具)的實時和歷史數據。這有助于制造商更好地利用數據,提高決策效率。
車間內的無線連接變得現實:傳統上,車間內的控制操作依賴有線連接,但無線連接正逐漸成為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Kunbus、Hilscher和CoreTigo的IO-Link無線技術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案例,它允許傳感器/執行器與IO-Link主設備之間進行穩定的無線數據傳輸。此外,工業私有5G技術也在逐漸成熟,這將為制造業帶來更大的靈活性和效率。
制造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這些趨勢正在為行業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更模塊化的制造、更智能的硬件平臺、硬件與軟件的解耦、IT技術的滲透、工業元宇宙的嶄露頭角、可持續性的強調、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數據的互操作性、數據運營的成熟以及無線連接的普及,制造業將不斷邁向數字化、靈活化和可持續化的未來。這些趨勢將繼續引領制造業的發展,并塑造全球產業的面貌。制造商和領域專家應密切關注這些趨勢,以保持競爭力并抓住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