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日本政府在2023年7月開始限制先進的半導體出口到中國。但對半導體設備生產廠商而言,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絕不可放棄。 ![]()
尤其對尼康而言,其業(yè)績壓力正在不斷增加。8月9日,尼康發(fā)布財報,預計2023財年公司凈利潤將同比下降22%,至350億日元(約合16.8億元人民幣),作為支柱產業(yè)的精機業(yè)務表現非常低迷。SMBC日興證券高級分析師高矢武稱,“為了早日恢復業(yè)績,尼康目前需要擴大光刻機的盈利。
尼康的投資一直偏向于先進領域,但長時間以來回報較低,瞄準i-line這個規(guī)模可觀的市場是正確的戰(zhàn)略。”
上世紀90年代之前,曾主導全球市場的尼康和另一家日本光刻機巨頭佳能,在與荷蘭阿斯麥的競爭中最終落敗。2022年全球光刻機市場中,阿斯麥占據全球62%的市場份額,佳能為31%,而尼康只有7%。
尼康精機業(yè)務本部部長濱谷正人表示,“我們正在與經濟產業(yè)省討論,(研制新產品進入中國)應該沒問題。我們將在中國積極推動銷售。”他還解釋說,“即使被列為出口管制,也并非一概不能出口。在設備性能和客戶用途等條件上滿足規(guī)定,對中國出口是被允許的。”
尼康計劃2024年面向市場推出光刻機新品,使用上世紀90年代初的“i-line”老一代光源技術,來繞開日本對先進半導體進行的出口管制。
報道稱,這是尼康時隔25年后第一次推出新產品。為拯救經營頹勢,日本光刻機企業(yè)打算定制產品,繞開出口管制,重新進入廣闊的中國市場以圖東山再起。
與此同時,另一家日本光刻機巨頭佳能也在期待獲得來自中國更多的訂單。
據日本媒體報道,和2020年相比,佳能計劃在中國增加50%的技術人員,并在上海等地擴充客戶服務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