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早上,一則關于阿里巴巴決定申請仲裁“通義大模型前員工周暢違反競業協議”的消息迅速在AI圈傳播開來,而當天中午就有媒體得到阿里內部人士的確認:情況屬實。
3 S" e$ H, I4 X, z" y+ B7 K
$ h' p( Q$ Z8 e. W) W6 |早在2020年,周暢就開始在阿里達摩院帶領團隊訓練名為M6的多模態模型,2023年ChatGPT爆火后,他所在的團隊在M6基礎上研發了“通義千問”大模型,該模型如今已成為眾多通義系列AI產品的技術底座。可以說他就是當今世界上最懂阿里大模型的人,但這個人現在跳槽到了字節跳動,對于阿里來說這無異于釜底抽薪。) ~' X& h9 y& d7 v% |; A
( A' v6 [7 m, R* ~7月中旬,最先曝出來的消息是周暢即將辭職創業,然而10月底,他就已經加入了字節跳動。“辭職創業就是個幌子,就是怕被競業,”在一家服務字節的獵頭公司工作的沈曼告訴《第一財經》雜志,“但這次瞞不住了,來字節的不止周暢一個人,他手底下的團隊還有十多個人也跟著跳槽了。”
# Y& B6 Y( E/ M《第一財經》雜志通過多方信源了解到,字節給周暢提供了一份幾乎無法拒絕的合同:4-2的職級和8位數的年包工資,按阿里的職級體系換算大約是連跳兩級且薪資翻好幾倍。與他一起來的原團隊成員,字節也都給了4-1、3-2(對標阿里級別P10、P9)的職級。“你也可以把周暢這單合同看作一份英雄帖,字節是在告訴所有人,它愿意給,而且給得起。”沈曼說。
/ \4 O4 |; S( J: x9 J
$ B( O6 n/ ^* V! r; s) C# A每個豆包用戶每天使用該應用的平均時長只有10到11分鐘,這個時長是多次使用后的累積數字,如果平攤到每次,數字就會降為2分鐘。
; K$ T- L7 ?5 T9 l, [& `. e! G所以這也是為什么花8位數挖人的緣故,太次了。
7 H: |# j# Z, R: R對于字節來說,搶人早已是公司開辟新業務時慣用的手段。字節創始人張一鳴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人才密度”的概念,在他看來,只要保證人才密度超過業務復雜度,那么在有效的激勵措施下業務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 ]8 O0 W5 Q/ H; e
) s/ D8 P$ c' i0 G# Z% m
張一鳴本人就是這套理論最忠實的踐行者,字節旗下今日頭條、抖音等信息流產品所倚仗的核心技術,即推薦、廣告、搜索算法(簡稱“推廣搜”)的研發班底其實就來自于百度。2014年至2015年,張一鳴以高薪從百度網頁搜索部相繼挖來了當時的副總監楊震原、主任架構師朱文佳,以及一批機器學習算法工程師。現如今,楊震原已是字節跳動副總裁兼火山引擎業務負責人,朱文佳則擔任過今日頭條CEO及TikTok產品技術負責,2023年年初更是成立了代號為“Seed”的神秘團隊,專注于大模型底層技術的研發。
# d: k5 y$ e+ V, e! s% d, o: f% E* W, B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