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怕瓦落地2011 于 2025-1-5 20:58 編輯
工業軟件一直是整個工業制造體系的靈魂,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方面始終被西方列強所掌控,這幾年來國產3D設計軟件雖有進步,但使用的人不多,大多數的機械工程師對其并不了解,此貼試圖在基本模塊,軟件安裝,及價格等多個方面對三種國產3D軟件(中望3D,CAXA 3D ,CROWNCAD)作向簡單分析,希望能讓大家對其有個初步認識。以下分析如有缺漏及不當之處歡迎大家補充及指正!
1.破解(軟件安裝):國產的3D軟件安裝都比較簡單,CROWNCAD甚至無需安裝,聯網就可以使用,除了CAXA,中望與CROWNCAD都沒有破解,CROWNCAD甚至沒有單機版,這使得這些軟件在推廣及培養客戶粘性方面存在巨大的問題
2.草圖:對于任何一個3D軟件草圖模塊是一個基礎但非常重要的功能,國產軟件在草圖的基礎功能與SW無太大差異,但一些高級功能有較大差異(比較自動約束),這一塊中望做的相對較好,但仍有一定差距。
3.零件建模:國產軟件在零件建模基礎功能與SW差距不大,但高級功能方面有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指出的是中望不區分切除與拉伸,并無陣列實體的功能這點與SW有較大差別,對于習慣SW的用戶使用上多少有些不便。
4.裝配體:CAD,即計算機輔助設計。而對于機械設計工作而言,有80%的時間都是花在裝配體上,所以一個軟件是否具有CAD的屬性,其裝配方面的功能是考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但不幸的是國產軟件在這方面與SW的差距在十年左右(其實SW這十年也沒多大進步),中望做的比較好一點,其它兩個不怎么樣,尤其是CAXA 3D ,其模式不區分零件與裝配,這對于習慣用SW的用戶將是災難性的。
5.工程圖:國產3D軟件在工程圖方面與SW差距很大,作為國產3D軟件使用者,出的圖紙卻不能很容易地符合國標要求這是一個莫大的諷刺。最令我感到遺憾的是國產3D軟件沒有一款工程圖方面可以像SW導入模型項目從而節約大量標注時間。
6.常規模塊:所謂常規模塊是指設計一般機械設備都可能用到的功能,比如鈑金,焊件,曲面等。中望這一塊相對較好,表面上看與SW相差不大,而CAXA 3D稍有遜色,但做的還可以。CROWNCAD由于是網絡版,這一塊相對差一點。
7.非常規模塊:所謂非常規模塊是指一般機械設計中不常用或用不到的一些功能,如動畫,管路,CAM/CAE等。中望這一塊相對齊全,但與SW相比差仍然差距明顯。CAXA 3D僅有渲染與動畫,功能相對較薄弱。CROWNCAD網絡版則幾乎沒有。雖為非常規,但有與沒有對用戶來說仍是差距非常大,比如管路,沒有這項功能用戶在設計時就會非常不便。
8.學習難度:SW為何流行的一重要因素就是易學易用,學習曲線非常平滑,絕大多數使用者不需要花大量時間在學習與熟悉基本功能上,國產軟件中的中望還有CROWNCAD做的不錯,而CAXA 3D學習曲線較陡。
9.二次開發:一款優秀的軟件并不在于其功能如何強大,而是在于切實地為用戶解決問題,如果這個功能非常強大但用戶一個都用不到,那將是一個笑話。所以二次開發對CAD軟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幸的是國產3D軟件這一塊與SW差距非常大(當然SW做的也一般)
10.國產化:這貼子的目的就是推動大家使用國產軟件,擺脫對列強的依賴。但目前的國產軟件談不上真正意義的國產。CAXA 3D 據說是收購美國IronCad 后搞起來的,但目前在國外IRONCAD仍然存在,估計只是授權,并不是真正收購。中望也是類似情況,但可能比CAXA 3D好點,是真正的全資收購。CROWNCAD據說是自主研發了幾何建模引擎,這點相較其它軟件做得好點。
以SOLIDWORKS為基準,三款國產軟件作個對比(滿分100):
| SW | 中望 | CAXA 3D | CROWNCAD | 備注
| 破解(軟件安裝) | 100 | 70 | 120 | 0 | CROWNCAD無單機版
| 零件 | 100 | 80 | 80 | 70 |
| 裝配 | 100 | 70 | 50 | 60 |
| 工程圖 | 100 | 79 | 70 | 65 |
| 草圖 | 100 | 82 | 75 | 70 |
| 常規模塊 | 100 | 90 | 80 | 50 |
| 非常規模塊 | 100 | 80 | 70 | 50 |
| 學習難度 | 100 | 90 | 60 | 92 |
| 二次開發 | 100 | 50 | 50 | 50 |
| 快捷操作 | 100 | 80 | 80 | 85 |
| 報價 | 100 | 150 | 200 | ? | 國產軟件較SOLIDWORKS有較大成本優勢
| 國產化 | 0 | 60 | 70 | 7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