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旦把數碼迷彩運用到F-16上
$ S* m/ c" f& R6 d0 ]1 P/ M4 X6 v5 W( L/ S" _3 }
數碼迷彩(ACU),又稱數位迷彩,是采用最新數碼“像素”點陣迷彩圖案的新式BDU,由美陸軍與陸軍納蒂克研究中心共同研制,于2002年首度列裝美國海軍陸戰隊(USMC),現已在美軍諸多兵種單位中廣泛裝配。這種新圖案利用視覺心理學原理,能夠適應多種環境背景下的隱蔽需求,設計主要針對叢林、沙漠及城市地區和抗擾夜視器材。已經開發出來的叢林迷彩和沙漠迷彩圖案的數碼迷彩BDU的組成顏色與原有的BDU并沒有不同——基本色都是綠色、棕色、褐色和黑色,根據具體應用環境進行組合;為城市環境使用的新的灰色數碼圖案正在開發中。$ B8 Y( i' u: f9 ?- b9 J
數碼迷彩的視覺原理
9 E1 n* m6 T( `2 p+ x0 @2 k 數碼迷彩利用的“像素”的原理——就像電視屏幕和電腦屏幕一樣,肉眼所知覺的圖案都是以一個個細小的方格組成的,這些方格被稱為“像素”。傳統的四色迷彩(或六色迷彩),都是以許多不規則的斑點或條紋組成的,這些斑點或條紋的邊緣平滑,界限分明。以叢林迷彩為例(87式或97式迷彩,以綠、黃、茶、黑為主),在150米以上范圍的叢林條件下隱蔽效果較好,但如果低于這個范圍,隱蔽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數碼迷彩的誕生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8 B6 h; h1 P, C# K 美軍ACU數碼迷彩格式塔學派有一個被稱為“簡潔”(Pragnanz)的普遍原理,它可以近似地被譯為“優良性”。它的基本思想就是視覺系統對輸入的視覺信息作出最簡單、最規則和具有對稱性的解釋,F代的觀點認為,最好的解釋往往只需要很少的信息(在技術意義上)進行描述,而復雜的信息則需要大腦更為復雜的加工,更具迷惑性。( F C& W* X7 y, Y: P
首先,傳統BDU平滑的邊緣使得各色彩間的對比明顯,是增加肉眼色覺區分度的根本原因;而數碼迷彩運用像素點陣的視覺原理,使得不同顏色間的邊緣模糊化,在視覺上有漸變的特點。同是叢林或沙漠,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也是有著顯著差異的。傳統BDU的斑點和條紋有其確定的顏色和明確的邊界,也使得其對于地貌差異的適應性大打折扣(這就是狙擊手需要根據具體地貌,自己制作“吉利服”的原因)。二數碼迷彩的顏色對比很弱,尤其是不規則顏色的邊界,大大提高了其對于不同地貌的適應性。" k& t, z) i `2 I2 R5 S O
其次,從近距離看,數碼迷彩的圖案就像把顯像熒光屏的點放大,呈現出一格一格的方形小色塊,這和傳統迷彩的流線抽象圖案完全不同;然而當從遠距離看時,數碼迷彩的圖案卻能夠非常容易地融入各種不同的背景之中,讓人眼不容易發現。格式塔認為,視覺加工的一個重要操作就是“圖像”和“背景”的分離,根據“封閉性”原則,流暢的線條更易被識別。在現實的叢林或沙漠條件下,葉片、碎石或細沙的輪廓并不規則,數碼點陣的設計正好與之相符,使得敵人從“背景”中提取特異“圖像”的操作更為困難。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會員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