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久久久精品图片|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综合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电影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機械社區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8586|回復: 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企機械工程師的二十年職業感悟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9-11-14 19:06: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企機械工程師的二十年職業感悟
  z) V4 M) z# I7 k8 d89年畢業,國企4年,民企2年,港企7年,意企5年,日韓合資企業2年,經歷非標設備、玩具、電子、自動化設備行業。
/ S# e; D$ P' D7 i  T8 o在珠三角親歷了“中國制造”的繁榮壯大,也感受到目前金融海嘯帶來的凜冽氣息,對“中國制造”有一些管窺之見,結合本人的經歷,在此寫下幾點感悟,供各位同行參考。文章分8個章節,有以下小題目:
5 V" |: d) T6 o( }/ d' T5 k一、
! g7 X8 ?3 e$ l# I1、求職難并不是近年才出現
! G/ o4 Y- w* @: y. d0 I3 N3 B2、四年存的錢不如一天多5 t# b$ W! ~1 X7 B3 x
3、新知識只能從頭學起
5 I  R8 |$ m' x/ F0 _4、感受外企的活力
$ ^  O% n+ Y+ e( i6 I5、本領是個人最好的依靠
  N4 J4 b# c7 V( [/ O. P, h6、意國的人生活真瀟灑
( l# T5 d2 F3 ^7、設備國產化的困惑7 I) J9 g' R7 P! u6 J
8、感受高效的設計制造
4 N. ]* N/ \  O* e  A) K# j請各位選擇感興趣的章節閱讀,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來各位同行各抒己見。
5 }4 W1 o4 a2 S9 T  i7 |6 M0 g1、1、求職難并不是近年才出現9 T+ O* Q; ]  P$ S
89年 畢業,被分配到內地小城一小軍工企業(當時包分配)。說是軍工企業,其實那幾年,除了出口了兩套做子彈的專機去肯尼亞、烏干達外,基本是做民品,企業效益一般。同學分配普遍不理想。但最差的還不是我們這一屆。90、91年因為經濟太差,大學生無法分配,實行的是“哪里來到那里去”的分配原則,許多學弟、學 妹們被逐級下分、有的最后分到了他們老家的生產大隊!那時沒有大學生做村官一說,分到那里實際無事可干,也不受薪,只掛個戶口和檔案,與待業無異。
- F9 N! J3 x! ?1 b2 W$ O當時大學一年招生50多萬、約為現在的十分之一,高考競爭比現在大N倍。而打工經濟才開始在南方萌芽,不像現在雖然競爭激烈、但整體經濟已經有很大的發展,只要有能力,個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客觀來講,現在人們生存問題不大,而當時出門需要帶糧票、開介紹信做法很束縛人。
! i$ P4 t& \4 ?1 D2 i- ~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后,國內經濟也很受影響,大學生又面臨第二輪求職難,大學生做環衛工人、競爭殯儀館人員之類新聞開始層出不窮。此后大學在擴招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幾年時間內招生人數膨脹了五倍,大學生就業難已是常態。7 `/ N! i2 |8 P, X1 ~& m  h
筆 者對大學大規模擴招整體上持懷疑態度,除了大學教育與實際運用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之外,目前我國的產業發展水平很難消化占適齡人口三分之一的大學生,大量需要的還是各種工人、種地農民等。但對大學畢業上的個體前景又十分看好,特別是學機械的,只要肯努力加上方法得當,想出人頭地是很有希望的。
! ]2 v: D9 ]# W1 a  A+ D09年, 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大學畢業生又將面臨一個艱難時期。因不堪就業壓力,已經有幾個年輕鮮活的生命因此逝去,作者聽到這種消息既感痛心、又覺得悲哀。身處制造業核心地帶的東莞,感覺這次比97年亞洲金融風暴大得多,主要有兩個標志:作為世界主要消費市場的歐美深陷危機;占東莞大半壁江山的電子行業遭受重創。筆者在此有兩個愿望:一是經濟形勢能盡快好轉,二是我們的畢業生和職場人士能夠更加頑強、能學到更多本領,挺過當前艱難時局。0 v' i" _6 z$ C5 {( L4 [  W- F
2、2、四年存的錢不如一天多1 E3 H  j$ m( x- E3 n! f
離 開最初的企業是基于上世紀中期國營企業普遍存在情況:企業危機四伏、技術人員地位低下。我所在的企業技術人員地位比不上業務員、實惠方面也趕不上生產調度人員,甚至還時常被一些同齡青工拉來比工資待遇。如果不離開,我的前景可以從我的師傅、一位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畢業于上海交大的老工程師的經歷就可以看 到,而且會在日趨窘迫的形勢下變得更加糟糕。
1 J$ W' x. j: S) z  S94年 春,還在單位上班,通過《羊城晚報》招聘廣告聯系上了一家招聘企業,到郵局掛了一次電話就決定來東莞。老板和我同歲,本地人,靠修理冰箱起步、賣空調致 富,然后進入工程、制造業,對人才可謂求賢若渴。盡管本人水平一般,也受到他的歡迎。剛到達,老板就先發半月工資,加上安家費(實際我的家只不過是一個行囊而已),又報銷路上費用,還沒上一天班、手中的錢一下就比我在國企4年干了四年半存下的錢還多,心中生出許多感慨。# ~! D! c# P% t: ?9 z/ f
3、新知識只能從頭學起9 A, J5 Q7 Y8 H- A" P3 k; D, S
在這家企業干了2年,設計了幾種中央空調的輔機,畢竟是小企業,實力有限,不能向更高層次發展,就想換一家企業。原以為是學機械的,又干過幾年,在工業發達的東莞找個合適工作應不難,到了外面才知道不是那回事。當時東莞是香港廠的天下,香港機械行業不發達,多數行業的設備都依靠進口。三來一補企業進口設備不用交關稅,加上國內還沒有孕育出類似的制造業,也就沒有為之配套的裝備業,這些香港廠基本是國外設備的天下,本地設備制造空間狹小,沒有幾家像樣的機械企業。搞機械的多數只能進入玩具、模具、電器、電子消費品等行業謀生。: w. w6 v+ R' d5 V* i" m
但這些行業對國內搞機械的人都有大大小小的門檻,香港人做事非常實際,要求所聘用的人員個個能派上用場,認為培養人是學校和政府的事,與企業無關,他們對培養生手毫無興趣。(到了2000年后,由于人才難找、加上成本方面的考慮,少數香港大廠才接納應屆生)3 b! M3 z: N; G+ \' i2 M/ @$ y
由于沒有這些行業的經驗、更主要的是沒有這些方面的知識,如搞玩具、電器、電子消費品都要懂塑膠、模具,搞玩具要懂歐美玩具標準,搞電器要懂電器安規,搞模具與國內也有很大的不同,還有BOM、PART NO.、MRPⅡ、包括許多行業俗語統統不懂,多次應聘都鎩羽而歸。最恥辱的經歷是:一位年輕的香港老板拿出一份英文圖紙面試,我把三角投影符號說成是拔模斜度。到后來才知道自己出了大丑,記得當時香港老板神情異常,顯然他對一個在國內干過6、7年的工程師、竟然犯如此低級錯誤難以理解。
/ H, ]4 E: B7 r2 L7 A$ X" G但這種錯誤還不斷有人在犯,如果沒有經驗或特別注意,不少面試的人會覺得看圖費勁、甚至認為人家圖紙有問題;我現在公司的圖紙找外協廠加工,如果是純內向型企業,就要先把視圖方向先交代好,否則拿來的零件可能正好反向。
, d1 ^  _' H, `/ H$ J3 w: L4 ]靠著一位香港經理的大度,我才得以進入一家香港玩具廠。公司生產的產品有芭比娃娃,高級模型火車,遙控汽車,游戲設備等。產品高檔,價格也不低,一個高級模型火車的售價在50美元以上。歐美玩具除了供兒童玩撒耍外,很大一部分被成人消費或收藏,玩具市場比國內大得多,也有較高的技術含量。近年隨著網絡的迅猛發展,網上供人尋歡作樂的東西越來越多,已對玩具行業產生較大的沖擊。
4 D  Q! `  ]0 H" R一旦進入這家工廠后,才發現要學的東西很多,做玩具絲毫并不比做機器簡單,要求的知識更加全面,如塑膠,模具,五金,安規,包裝,各種奇特的加工方法都必須懂,這些都是新東西,我只能拼命去學,否則二個月試用期一到就要滾蛋。
" j- P: n! e4 L6 ^/ k但很少有學習資料,一切需要靠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腦子去分析,但嘴巴可不能隨意問。工廠有一種壓抑的工作氣氛,同事之間技術互相保守,生怕別人把技術學到超越了自己,只能偶爾和幾個相處好的人交流一下(這是許多外資公司的潛規則)。  o5 a8 g4 \8 D) c9 U
香港工廠實行的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做法,各人都有繁重的任務,無暇顧他人,做事也只能靠自己。主管拿來FILE,夾了一些資料,帶來幾個樣品,交代一下工作內容,完成期限,然后就讓你“搞掂”。開始由于沒有經驗,只能看別人怎么做就依葫蘆畫瓢,多次被主管斃了勒令重來。后來找到一個竅門,有空就到車間轉,多問實際操作人員,進步很快。香港廠一般嚴禁串崗,一旦發現就嚴厲呵斥,好在工程部的人員在這方面的自由度較大。# A3 t5 L! ]: l" Y8 k
現在想來,要進入類似的外資企業,由于不熟悉其產品、技術和運行規則,入門面臨很大困難。只要邁進門去,就能學到不少東西,熟悉其中的規則,后來再跳槽就能游刃有余。
+ C# i/ }  }: A& p! i( ?% D這里再談一談港資廠和臺資廠的區別,當前中國所謂的外企80%以上是這兩種類型的企業(南方比例更高)。感覺臺資廠分工更細致些,管理也更嚴格,對人員經驗要求不高,很多歡迎應屆生,為國內許多新人提供了機會,但工作較為單調,成長也緩慢些。有時招儲備干部,實際干操作員的活,二三年后競爭力仍比較低。港資廠絕大多數是來料加工,產品更新變化快,搞技術的人鍛煉機會很多,工作強度也大。如果說臺資企業適合培養某方面專才,那香港企業可能造就全才。港企崇尚歐美,個人自由度較大,搞技術、管理的人很多喜歡港資企業,但沒有在港資企業工作經驗適應較難。臺資企業多學韓日,多注重細節,強調協作精神。
! ]/ H# {6 V5 d4 N1 ^$ y2 t9 w: _3 F9 ^8 V1 C2 o! Z, N
4、感受外企的活力
( ~7 J# J( M& L7 |/ e0 I/ ?這家公司規模較大,有一個模具車間,一個壓鑄車間,二個壓煉(注塑)車間,三個加工車間,四個裝配車間,人員約4000人,每天有十幾輛貨柜車穿梭于香港與工廠之間,拖來塑膠原料、鋅錠、布匹等各種材料,拖去的是一車車的玩具產品,再通過香港這個自由港,銷往世界各地。
" v% }! ^5 A9 l2 Z工廠實行的是一種與國內企業迥異的做法。工廠只有一個營業部設在香港,人員很少,負責接加工單,其它部門設在內地工廠。晚上工廠內燈火通明,通宵達旦。香港真是一個奇妙的地方,當時聚集了大量的商行,多如牛毛的企業都可以在這里接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單子,通過珠三角幾萬家工廠晝夜不停地加工出來,然后源源不斷輸往世界各地。
7 ^8 k7 S) v$ ^1 ?, B2 S后來,這種接單工業方式一直為人詬病, OEM方式在今天經濟海嘯中更是遭受重創,但作為一種經濟發展方式仍值得探討。作為一個彈丸之地的香港,依靠這種方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香港制造的電子消費品、玩具、服裝、珠寶、手表等因此而風靡全球。香港制造以制造水平見長,發跡于本地一座座樓房內狹小工廠、在內地的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現在雖然光芒不再,但實力猶在,臺資企業實際也是接單生存。實現這種方式有兩個條件:一是有大型商行,在業內舉足輕重,有渠道,有品牌,有強大實力;二是加工廠有強大的制造能力。
; A& Q  q& ?2 D& r4 O; V0 _雖然大部分利潤不是自己的,但對加工廠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工廠可以安心搞制造,不必花費巨額資金和精力投入到前途未卜的市場開拓中去,只要外銷旺盛,許多企業就能飛速發展起來;加上質量有別人監管,制造的東西就不敢有絲毫馬虎。當時就想:如果我國也有這樣分工多好:一個行業有幾個商貿巨頭,負責品牌運營、產品開發、市場銷售,工廠負責生產,不斷提高質量、降低成本,不必家家工廠都設立營銷總部、地區分公司、城市辦事處等一系列機構,大家搞得筋疲力盡而效益欠佳,市場又亂象叢生。十幾年過去了,國內也有一些功的例子,但仍未成主流。
  `0 V2 }5 G5 B; u8 s+ C' @再談一下當時在外企工作的人。據我觀察,當時在流水線上工作的人多以農村來的為主、來自城鎮的很少見,可能是受不了這種惡劣的工作環境(確實那種環境非一般人可以承受);技術和管理人員來自小城鎮的居多,來自大城市較少,也許他們有較好的條件不愿放棄。許多條件不佳的人倒能豁出去,很多人不僅顯著改善了自己的際遇,有人還贏得一片天。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到外面尋找機會、開拓自己的事業,也將造就更多的成功。
$ U# K0 `, s) |( {. a我當時就和我以前所在的國營企業進行了比較:從人員素質來看,國營企業素質絕對比外資企業高(至少從操作人員來講),論管理,國營企業相當科學和嚴謹。但為什么那邊國營氣息奄奄(國營企業大量倒閉的序幕正要拉開),而這邊的企業貨如輪轉?仔細想來覺得有兩點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香港企業可以接到世界各地的訂單,這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另外,香港企業完全歸個人所有,可以實行有效的管理。而國營企業實質上沒有真正的主人,各種關系盤根錯節,企業無法回歸本位,好的企業也會逐漸衰落。
$ a  K: s) s3 K0 m今天,許多加工企業被人稱之為血汗工廠,不能否認加工企業在推動國內經濟發展、產業促進、人才培養方面的巨大作用,今天,仍有數百萬技術和管理人員、數千萬產業工人工作期間,是中國制造的主要力量。加工制造業在香港、臺灣并沒有演變成血汗工廠,但到國內蛻化了,許多成了污染環境的罪魁、壓榨勞工的黑手,制造了許多人間苦難和心酸,主要是管理方面出了問題。據個人觀察,對其管理是多么的薄弱,或無知,還有許多不作為,甚至一味的放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09-11-14 19:08:14 | 只看該作者
外企機械工程師的二十年職業感悟
) d. w6 ?9 x4 N9 t5、本領是個人最好的依靠# u% h' o; h$ f" R+ t* G1 ]
也就是這家玩具廠,原來有40多個香港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在我進去不久就只剩下5人,其余的都被老板炒了魷魚,主要是成本問題。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制造還處于鼎盛時期,工程師工資居世界之冠。大陸工程師工資二千左右(國營二、三百),香港工程師三萬多,高級的有五萬。一個香港人的工資抵上一個部門、一個車間工資總額是常事。這家玩具廠在內地開了幾年,內地人才基本成長起來。5 c, {  [; |" T9 U% C
幾乎在一夜之間,大批香港人紛紛含淚離開了工廠,有人還是與老板一起闖天下的干將。工廠總共支付了三千萬港元的賠償金,我所在的部門的一個經理和他太太總共領了二百多萬,香港當時正處資產泡沫的頂峰,據說這筆錢在香港連一個小居室都買不起。當時廠內傳言四起、人心惶惶,但老板不為所動,大膽任命了一些人,讓人見識了什么是老板氣魄。) d" C$ {7 }0 @5 w3 K9 v
不過也有人能幸免,一個壓煉車間的主管的做法就讓人眼界大開。此人是一個50來歲的香港人,外表精明、處事低調,管理著350人的大車間,每月工資六萬多港元,他的殺手锏是他的技術。當時車間清一色的日鋼注塑機,還有二十多臺電腦注塑機,需要放在空調室內才能正常工作,在當時比較少見。這些寶貝機器只有他一個人能修理。每逢機器故障,他老人家就親自出馬,把其它人攆得遠遠的,在他修理的過程中,任何人不能走近。否則輕則呵斥,重則處罰甚至開除——他是車間老大,有這個權力。老板顯然對他無可奈何,三年后,我離開這家廠時,香港主管仍悠閑地管理著他的領地。
. [5 q& W' y* p: ~! h6 [- Q7 x在一個自由競爭的社會里,個人的生存狀況取決于其實力。強者海闊天空,弱者生存艱難。希望我們的機械人都能夠不斷增加見識、磨練技術,增強自己的實力,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雖然我們社會還不是完全開放和公平,但至少正向這條道路前進,而且社會已經開啟了一片天,為有實力的人士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 D1 O" i! K2 z& ]5 e! C6、意國的人生活真瀟灑2 j7 `8 H0 R8 g* \& O
一直想進入一家歐美企業,感受一下先進技術和管理。因為英語水平差,很久都沒有如愿。后來,打聽到一個新開的意大利企業招人,對英語要求不高,就準備了一番、努力瞄了進去。
5 t' {+ y4 ^, U: w4 Q& Q  u& v. e這是一個鞋機制造企業,在意大利有一個100多人的工廠,卻是國際頂尖的鞋機制造商,一些知名的鞋業貿易商下單時規定必須使用這種鞋機生產。兩老板是同學,一人負責技術,一人負責銷售,兩人1955年畢業后共同創業,創立了這個品牌,后來搞出了名堂。歷經半個世紀,兩人仍親密無間,令人感嘆他們的友誼與合作精神常駐。4 G, q" v4 a0 ^& i
在發展過程中,也有人離開工廠另立門戶,但搞的產品方向完全不同,后來竟然也做成了幾乎與原廠齊名的鞋機企業。據探詢,他們除了法律嚴格保護外,從秉性來講,他們也不屑抄襲別人,而是你做得好,我換一種方式,努力比你更好。這樣可謂良性競爭,而且可以保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而在我們中國,不少人創業的的路子是——不僅產品、技術、人員,甚至客戶都是對原來企業一鍋端,原來企業突然面對這樣一個知根知底的對手,有時面臨巨大的災禍,雙方你死我活的競爭在所難免。8 g( l2 w% q' y  }
意大利的企業果有著歐洲人的嚴謹,一個意大利人專門負責零件檢測,每一個零件都要經過他挑剔的眼光仔細檢測,不合格的零件立即報廢、絕不回用。那個老頭顯得異常固執、毫不通融;一個繼電器規定壽命為2千萬次,測試時必不會少一次,有時一個測試需要在車間做大半年。: r1 I: X3 o  y3 }9 p# U1 H% z
但意大利人又是悠閑自在的,幾個意大利人工作時很少講話,效率較高;休息時則談鋒甚健,經常高談闊論、談笑震天。一到下班時間,意大利人便從工廠消失了,一般在酒吧可發現他們的蹤影。每年8月,所有的意大利人就像候鳥一樣飛走了。意大利工廠放假一個月,工作時間停擺一個月,而在世界另側的中國工廠則繼續運轉,有事也只能耐心等到九月。在他們的國家,人們紛紛外出度假。
) `# I: R; z' S5 |) s$ y. d* k2 u據說,在歐洲,意大利的悠閑排在第二位,比他們更加悠閑的是西班牙人,與之相當的是希臘人、法國人等。總之,富裕的歐洲可謂悠閑遍地。而被譽為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在新三座大山壓榨下,許多人終生辛勤勞作,換來的卻是窘迫異常的生活,有時真令人噓噓嘆息。
4 F0 [, t( D9 \7 a. |7、設備國產化的困惑& [( S! ^5 \* ^' z0 v
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基礎,也體現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目前,一些國家的尖端設備仍對我國實行禁運、更遑論在中國設廠生產,加上人員、技術、配套等方面的原因,這些國家先進的裝備制造業目前還很少進入中國,進來也偏向小裝配型,便于其直接搶占市場。與高手過招的機會較少,也使得我們的進步不快。
  i4 `* D1 i: o6 E: ^3 B5 T. @這家企業在中國設立工廠是因市場競爭所迫。由于中國已是世界鞋業制造中心,鞋機的市場主要在中國。經過市場的培育,一些臺資、國內鞋機企業先后成長起來,盡管品牌遜色,但憑僅二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價格,加上更方便、快捷的服務,一舉搶占了大部分市場。9 U2 X& Z" J( k( X2 M
老牌的國際鞋機企業也坐不住了,于是跑來中國開廠。一是降低成本、搶占國內市場;二是把中國低成本制造的機器,然后利用他們的品牌和渠道返銷到意大利、墨西哥、阿根廷等鞋業制造國家(這是他們的長項),可謂一舉兩得。
/ _! {+ X/ [" y0 J5 Z3 r! r國際老牌鞋機企業在國內市場還面臨一種令國人臉紅的局面:他們一些技術不高的設備,無一能幸免被抄襲的命運,后來意大利人甚至不敢拿樣品機來國內參加展會,生怕新機剛出來馬上又有人仿制。9 R5 m' |# W/ d8 X" S
該廠以氣動運用技術獨步世界,有一款鞋機是制鞋成形的關鍵設備,也是該廠主力機型,一個大型鞋廠使用可達百臺之多,價值數千萬元,電腦機價值更高。面對如此肥肉,覬覦者不計其數。有一家企業甚至請來大學教授,成立了項目組,專門仿制這種機。但由于其內部設計玄機重重,加上制造、零配件等方面的因素,沒有成功。有的外形雖然做得逼似,但性能相差很遠,至今該廠還能維持對該種設備的壟斷。
& X% _: ^( O. O% S雖然這種技術含量高的設備沒人能夠仿造,但深受市場眾多低檔設備沖擊,除非不得已,一般鞋廠較少采購這種性能優異、但價格昂貴的設備,這種設備也存在極大的市場壓力,降低成本、實現國產化是必然選擇。8 F! H. p( r# a. q0 I2 {
設備國產化沒有想象的那樣順利,機械零件倒還湊合,難在通用部件的選擇。附近的機電市場有二千個商戶,看起來機電產品異常豐富,價格也低廉。仔細找下去,發現大路貨大家都在做,很多品種根本沒人做,特別是質量好的少,連合乎要求的螺絲都難找,有的名義是12 .9級,但測試達不到要求,表面處理也難入老外法眼。因為劣質貨太多,意大利人后來要求放棄在這機電市場尋找配件,轉到網上尋找品牌生產商和代理商,越找心里越不是滋味。最后,標準件,軸承,密封件,導軌,絲桿,閥,繼電器,PLC,馬達,控制器等,基本都采用國外品牌或外資企業的產品。% Y, S3 R6 Y. O6 \( k
盡管如此,做出來的機器可靠性還是打了折扣。意大利原裝機壽命十年,前三年故障極少,但國內組裝機用了半年就故障不少。譬如,有一款彈簧,意大利的需要一千多元一條,國產的30元。為了做這種彈簧,專門從國外進口了琴鋼線,但做出來的仍不合符要求。意大利的彈簧可用5-8年,國產的用了半年時間就因彈力不夠無法再用,關鍵就在熱處理環節出了問題。其它方面的問題也不少。
* J  p5 W) r, D) z, c% Q3 Y3 @分析下來,我們的設備性能差,可能緣于我們的設計差一點,材料差一點,設備差一點,工藝差一點,熱處理差一點,裝配差一點 ,加上人員素質和工作責任心差一點,多種因素積累下來,性能就差了很多。可謂步步差之毫厘,結果謬以千里。/ [8 ^! |( t% G
有一點確實令人憂慮。在我的記憶中,以前國營質量控制體系完備,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還是基本過硬的,遺憾的是,隨著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國營企業的大量轉制或倒閉,國內民營企業的興起,國內零配件的質量還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4 a9 s. @/ g9 U% i5 ^這不是歪曲民營企業,而是實際情況造成的。民營企業面臨很大的壓力,加上技術積累少,企業很少建立全面的質量保證體系,加上現在的技工不像以前需要經過三年學徒才成。譬如,一個不懂材料、不懂金相的人做熱處理可謂司空見慣,僅憑一些經驗、一些規范來操作,效果自然不會很良好。; X1 m8 ~' i  ]" k1 M! \) M
今天,腳下的土地成為中外廠商的逐鹿之地(至少所在的南方這個行業是這樣),高端產品被國外產品占領,中端的產品被一些臺資企業占領,國內眾多廠商集中在低端,靠拼命打價格戰或仿造度日。經常接觸一些學機電的年輕人,他們不在做技術,而在忙著推銷國外廠商的零部件,我時常為自己設計的設備必須選用價格高出國內3倍、5倍甚至更高他國的零部件而痛心,一臺機器70%的成本都貢獻給了他國供應商和海關,一堆國產零件的造價還比不上一個國外的伺服電機。在一個通用部件都無競爭力的大國,要提高制造水平無異于建造海市蜃樓。  I7 |: F3 E( X9 `3 S" b+ {
8、感受高效的設計制造
( B% ?0 x5 @/ z近來又進入一家日韓企業。日本、韓國電子工業發達,為其配套的設備制造業也處于領先水平,令人驚奇的是,制造這些設備的廠家有的竟然是麻雀工廠。所在的這家企業,老板是日籍韓裔,技術來自日本,在國外有一個小廠,和另外一個工廠幾乎壟斷了一種電子設備市場,這種設備在不少企業存量有幾十臺至上百臺。% D: F6 c1 U& F4 ~" c  y4 y6 \' d% ~
請來看這樣一個國外工廠的架構是這樣的:社長一人,部長一人,負責生產、采購,機械設計師一名,電氣工程師一名,裝配工4名(一人兼倉管),電工一名。這樣一個十人左右的工廠,效率很高,一年的產值相當于2000萬元。由于是批量產品,全部零件外發,采用自動設備加工,加工質量較高,拿來就可裝配,不用配作,返工的很少,裝機效率也高。企業整體效率可高十倍。
( j$ c/ c3 E9 U' b1 m1 v3 a" `! E. q更令人吃驚的是設計速度。在這家公司,一種設備,有100多張圖紙,在四十天內要完成從開發設計,制造,裝配,調試全過程。時間大概是這樣安排的:方案總圖8天,零件圖6天,技術文件1天,加工10天,裝配加調試10天。( B+ I9 G. p* b+ Q7 l& F
一家公司委托做一種生產線,包括組裝、各種性能測試,長度35米,有13臺專機,在國內可能需要由幾個水平不錯的工程師組成項目組負責,但這家公司僅由2名外籍工程師3個月就告完成,一人設計機械,一人負責電氣。本人在國營企業做的是辛苦異常的非標設備,也在以講究快節奏的港資企業呆過,但與現在的企業相比,效率仍大相徑庭,值得借鑒。結合與這些外籍工程師合作經驗,認為外籍機械設計師有以下幾點特別值得學習:+ e, O" X/ o8 j4 u: ^% O/ k
① 見多識廣
$ F9 t" J' `, |  y自動化設計首先要對先進工藝有深入的認識,有廣闊的視野,熟悉各種方法和各種先進元器件運用,否則設計只能是一籌莫展。這方面是他們的突出優勢,由于長時間的實戰,在方案設計上見多識廣、效率很高,在元器件選擇上也是信手拈來。機械設計師可以直接對測試、控制、檢測、傳動部件進行選型,電氣工程師只需要編程,也省了雙方反復討論、認證的時間。! ?/ S% }0 T  c4 \+ R5 o+ C
②造型水平高
- D: K/ x: J! v% w  J( g* X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功能相同的東西,可能我們設計的可能比較呆板,自己也覺得不滿意;而他們的設計, “初看出人意料之外,想來又在情理之中”,設計很巧妙,產品也高出一檔次。7 j/ F9 I2 i# ]; x. S" k5 ^& }
③ 資料豐富1 r! C- {0 w- e2 d- D8 [. t
他們各種資料齊全,各種標準件、零部件、外購件圖庫應有盡有,調出來就能用。有了這種龐大的零配件圖庫,我發現這是設計人一個夢寐以求的武器,設計效率顯著提高,可以節約30%以上的時間,圖面也更加規范、美觀;還能大大開闊眼界,掌握各種國際最先進零部件的運用。7 Y2 L5 X9 x+ j8 w3 }9 S; w. f
④ 動手能力強' D8 G7 M2 p& Y8 T7 W, \4 d% Q
這些家伙,操作一點也不含糊,開起機床來有模有樣,令人眼熱,搞起裝配來也不賴。據介紹,他們的樣機都設計者和裝配工一起裝配的,這樣很容易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由于經常動手,也避免了“圖紙工程師”常犯錯誤。% ]+ ]9 Z7 Q  l3 H" A
⑤ 精神可嘉
2 `4 \3 x: e6 s) ?& ]原以為,中國人的勤勞是出了名的,但以這外籍工程師相比,還是有些相形見絀。他們在緊張的時候可以3天不睡覺。一個近半百的工程師,困了就在椅子上迷糊一會。見到這種情景,讓人只有嘆服的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于 2009-11-14 20:29:01 | 只看該作者
確實佩服。......設計差一點,材料差一點,設備差一點,工藝差一點,熱處理差一點,裝配差一點 ,加上人員素質和工作責任心差一點,多種因素積累下來,性能就差了很多。可謂步步差之毫厘,結果謬以千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于 2009-11-15 12:14:56 | 只看該作者
剛從學校出來就應聘到一家軍工單位,說是軍工其實也主要是干民品,總算是見識到國企單位的人事關系有多復雜,就像是一個超級大家庭一樣,個個都有關系,繞來繞去最后要么跟這個領導是親戚要么跟那個領導是親戚。管理不好展開,怎么都是得罪人。前方十個人干活后方五十個人拿工資,還都是坐著沒事成天到晚的玩游戲。。像我們這種沒關系靠應聘進去的幾乎是沒有出頭之日。。眼前一片漆黑啊,就打算的再工廠學習幾年積累點經驗好出去闖一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09-11-15 15:02:14 | 只看該作者
現在還在學習,先了解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09-11-15 19:24:38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建議每個人都看一遍,尤其是年輕人。樓主以敏銳的觸覺、很強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為大家貢獻了一篇好文。文中內容真實度與可靠度至少過了9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09-11-15 23:06:1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了,受教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09-11-16 09:29:53 | 只看該作者
確實是目前機械行業的現狀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09-11-16 10:08:06 | 只看該作者
這個文章好像社區很早就有貼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09-11-16 13:59:12 | 只看該作者
lz自己寫的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5-8 01:59 , Processed in 0.07863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日本精品成人专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久久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_| 日韩av二区一区三区在线观看播放 | 99噜噜噜在线播放|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丰满少妇做爰视频爽爽| 深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18禁h免费动漫无码网站| 在线亚洲视频一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不卡| 日韩一区二区三| 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一品av| 国产视频99一区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偷拍人妻在线网址|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极品video粗暴| 久久久久日本精品人妻aⅴ毛片 | 秋霞成人午夜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动态图 |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日韩成人无码片av网站| 高潮又爽又无遮挡又免费| 亚洲另类成人小说综合网|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网站| 无码精品人妻 中文字幕|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强 暴 疼 哭 处 女 身子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在线| 久久国产福利播放| 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av偷闻女邻居内裤被发现 | 97影院理论午夜伦不卡|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990531| 5个黑人躁我一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