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樓上所言非憑空捏造,”華擎”研發第一款商品化1.2L發動機裝載于一小箱型車(東南汽車有該車款)我開過,引擎嚴重爆震,生產廠家是”裕隆”集團”中華”商用車,該廠也是華擎股東,政商關系融洽,早期款油箱容量40L實際只能使用31L車就停在高速公路等拖救,車重高油耗,4WD型比我更早期開過的1.0L SUBARU小箱車易陷沙灘,其同型小貨卡還是市占高,主要是以前都生產三菱車款,民眾多以為是日系車,實用上是---底盤重好超載;該廠名氣大,所以應聘者非名校不收
我搞摩托類小車(二/四輪)開發,較早期待過汽車廠(生產標致與大發),領教過部門名校出身同事能耐,也多少接觸過較具規模的三陽/光陽資深研發人員,多名校出身,這些擅長考試的多是---說的比唱的好聽!以前開發電動車時找的控制器配套廠老板就是”工研院”出身,時隔十余年,似乎還沒成氣候,上臺面產品還得買高價的英/美制電控,另一生產整車(電控主角機構是配角)出身工研院老板,一直做代工,也見過一曾干過工業局半官方職,在廣東設廠搞ATV沙攤車,也是撈了油水創業,產品了無新意
不能全面否定研究機構,但是看看工業先進(不先進亦然)國家,產業的活力主要來自于民間,有多少成功產品來自名校舉人秀才?良性競爭是提高產品質量的不二法門,就如”玩”賽車運動,政府制定合理政策鼓勵興業即可,民貴君輕社會才有活力,官大民賤則庶民只見官商吃香喝辣,企業只有制造與管理只能承包廉價代工,華文化仍舊認為”玩物喪志”---官商大志;這是個人淺見,說是成見也行
注:我畢業于三流私立大學,因為上高中大學非個人原意愿,所以勉強完成學業浪費時間身心煎熬,價值觀不同于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