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帶機有好多款。我是做設備的,也有做編帶,如果單就陶瓷電容來說。國內的都不怎樣。肇慶的雖說是抄襲臺灣立方機械的,但是未得其精髓,性能相差太遠。汕頭的就更不用提了,慢不說,還不穩定,都是臺灣幾十年前淘汰的機型了,自己收回來翻新一下。全機械式的產量汕頭約70K/天,肇慶稍好點90K/天左右。其實穩定性才是主要的。由于受到產品直徑及厚度影響太大,這類編帶隨著陶瓷電容的自動化生產已經85%退出這個行業。我們現在的全機械夾持倒是不受產品限制。可以半年不用孔距調試。也不敢說12K/小時。8小時能有10.5萬就已經很不錯了。主要是地上不要掉一大堆產品,后面補數疲于應付在國內設備來說就可以了。嚴格來說,一盒2000支補數超出4個(只是編帶不良,不含產品本身不良)這設備就有問題了。如果通過設備調整控制無法解決,你就得對設備考慮考慮了。另:設備開發在迫不得已才選用電子控制。否則給購買者留下一個維修無底洞。機械式永遠比電子控制要穩定。最好的電子控制只會增加使用者成本。( O4 I. N+ N6 d5 i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