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重新設計了系統,油泵排量加大到136L/min,設定壓力為10MPa,現在有桿腔進油油缸移動速度是1.4米/秒,無桿腔進油油缸移動速度是0.9米/秒,還是出現一沖一沖的現象,在有桿腔一側加了一個節流閥,一沖一沖的現象好點,但速度慢下來了,只有0.8米/秒,我們用但閥是行程比例閥,控制精度很高,但一沖一沖現象還是沒解決好,而且現在油泵加大后,因為是用溢流閥直接設定為10MPa,油泵發熱量巨大,十幾分鐘后油泵燙的就手摸不上去,請問該如何解決”, I+ C( c3 e# [+ p1 e2 C
第一,我按136L/min的流量全部進入到油缸大腔計算,不考慮容積效率,活塞桿速度應該是0.95m/s;又因為大小腔面積比是1.68,故小腔進油時的速度是1.6m/s;由你提供的0.9m/s及1.4m/s來看,整個系統基本上沒有溢流,絕大部分流量參與了循環;
( ?9 k* i( ]+ J由此推斷,應該與流量關系不大。5 H, @% J& Z8 x8 s: F- C3 l/ ]& d5 [
如果你還不死心,有一個辦法可以推斷一下:把O型的比例閥換成P型的比例閥,構建一個液壓差動回路,增大活塞桿伸出的速度;泵流量136L/min,加上又上差動回路,如果活塞桿伸出時還爬行,我覺得就絕對不是流量的問題。% ]9 G6 l5 a: j; `2 v
第二,既然大腔進油抖動,小腔進油不抖動,這區別就于:小腔面積小,推動相同的負載時,起得壓力就大;而大腔面積大,推動相同的負載,起的壓力就小,可以肯定的是大的壓力衰減要比小壓力衰減歷時時間長。' d3 D2 b! ]- V( |
“非池中”分析的很對,大腔進油,起壓,推動活塞桿加速,然后無桿腔容積增大,壓力降低,活塞桿有減速,如此循環,造成爬行,而大腔由于面積大,起壓比小腔進油時要低,也就意味著,大腔的壓力衰減要快!0 r$ p. ]- `, z: b
因此,我覺得只要在油缸小腔端加一背壓閥(此背壓閥的壓力可如此設定,即加此閥后,使得油缸大腔的推動壓力與小腔進油時壓力相等),而無需在油缸兩端加單向節流閥!
% j, ~: U8 ^- i7 i9 ~3 ~0 r( q不知分析的對不,樓主可以試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