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籃球運動起源于美國。1891年,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了籃球,此后籃球幾乎成了美國的“國球”,在美國得到蓬勃發展,并漸漸從一項體育運動演變成一種體育產業。1895年美國人里昂博士把籃球運動傳到中國天津之后,籃球運動雖然在我國已經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但在比賽場上與美國人相比,仍然不是我們的強項。
1973年,美國著名籃球教練巴托率隊來中國訪問,與中國隊比賽九場,全勝而歸。巴托得意洋洋地說:“和中國隊比賽,就像跳華爾茲一樣輕松?梢噪S便從中國隊員的手中奪球!泵绹爢T也很驕傲。我們的隊員很謙虛地對一個美國隊員說:“向你們學習!睂Ψ絼t很不客氣地說:“我可以教你!
1979年4月,巴托率領美國全明星籃球隊再次訪問中國。國家體委安排八一隊代表國家隊迎戰。許多人認為我們打不贏人家。但張子沛不這么看。
張子沛在國家隊干了8年,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1966年開始文化大革命,他被作為“反動權威”受到沖擊,然后就回家休息了!拔母铩苯Y束以后,八一隊請他出山。開始他因為年紀大了,不想干。八一隊的領導說:不干也得干,這是上面決定的。作為軍人,他不能違抗軍令,于是在“知天命之年”又出任八一隊的總教練。
4月7日晚和8日下午,張子沛和運動員們觀看了美國隊的兩次訓練,大家都有一種眼界一新的感覺,同時也感覺到了壓力。美國隊有9個兩米以上的隊員,個個能跑善跳,籃球抓在手里像耍雜技一樣。
面對不可一世的美國全明星隊,張子沛認為,雖然他們個個都是明星,個人技術嫻熟,比賽經驗豐富,身體素質好,比起中國隊來確實占優勢,但是他們組隊時間短,組織不嚴密,彼此的配合不默契,這些都是他們的弱點。因此,我們是“有隙可乘”的。
張子沛很注意學習古今中外的兵書戰法,毛主席的幾部軍事著作他就讀了無數遍,被隊員們譽為籃球場上的“軍師”。他引用孫子兵法鼓勵大家。孫子曰:“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被@球比賽也存在這個道理。每隊上場比賽的隊員是五人,這五人之變,其妙無窮。如何選擇這五個隊員,把他們每個人的特點巧妙地組合起來,形成比較完整的戰斗力,適應籃球競賽的攻防對抗規則,是與強隊抗衡的關鍵。
張子沛說,中國隊雖然在整個高度和進攻火力上不如對方,但有穆鐵柱這個突出的制高點,另外快攻和中投也有一定威脅,如果進攻時成功率高,對方快速反擊的機會就少,根據籃球比賽互相制約的特點,完全有可能打敗對方。
根據張子沛的建議,八一隊組織了穆鐵柱、邢偉寧、吳沂水、郭永林、匡魯彬五人作為最佳陣容上場。面對世界強手,八一隊組織內、外,左、中、右三路兵和五點火力,壓住對方打,輪番攻擊。穆鐵柱、吳沂水、郭永林、匡魯彬都得20分以上,邢偉寧得10多分,最終以104比96贏得比賽。
美國隊很不服氣,3天之后,兩隊再次交鋒。美國隊想“雪恥”的心情可想而知,雙方都打得非常認真,但是,美國再次以69比72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