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液壓件曙光將現? 作者:高揚 發布時間:2011-3-1 10:25:36 來源:工業報 點擊數:64 雖然中國本土企業已經成為國內工程機械市場的主角,但涂裝著不同顏色,標志著不同品牌的中國產品卻由幾乎相同的進口零部件組裝而成。圖為去年底上海寶馬展上的一角。 如鯁在喉 如鯁在喉,恐怕再沒有第二個詞語能夠如此恰當地形容基礎核心零部件的薄弱帶給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那種無以言表的痛楚。 而在液壓件、發動機、電控系統這三大核心零部件中,無疑液壓件是卡在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喉嚨里最為尖利的一根魚刺。 數據為證,有專業機構曾在2010年對此做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有待成熟的工程機械配套件中,液壓件占到88%(其中高壓液壓系統占52%,變量液壓系統占36%),比排在第二位的發動機高出數倍。 同時,更加令人擔憂的是,當下市場最為火爆的挖掘機是配套件缺失最為嚴重的產品。空白點所占比例就高達42%,比占第二位的路面養護機械幾乎高出一倍。這就意味著,我國2010年制造的十幾萬臺挖掘機近一半的零部件完全依賴進口,而液壓件毫無懸念地占據榜首。 事實上,我國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尤其是液壓件發展滯后嚴重制約了主機制造的發展,這一點在業界已經形成共識。國產設備因關鍵零部件技術薄弱,與世界知名品牌同臺競技時明顯處于下風。 為了保證設備的質量,主機制造商不得不采取國際化配套,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進口關鍵零部件。有統計顯示,僅對于成本相對較低的小型液壓挖掘機來說,若從國外采購全套液壓系統,其成本將占到整機的30%以上。而高成本、低售價,最終將中國的主機廠商夾在中間,只能從規模紅利中分得一杯殘羹。 不僅如此,由于國際知名關鍵零部件制造商的產能有限,甚至貿易保護等因素,國內主機制造商受到供貨期長、成本偏高的雙重挑戰,零部件采購無法滿足主機制造商產銷量增長的需求。這從每年勝似鐵礦石談判一般的液壓件搶購戰中可見一斑。 “這是一種難以形容的痛楚。”多位業內主機廠商的高層均對記者表示過類似的心境。 多方重視 可喜的是,這個工程機械產業最為突出的矛盾終于引起了多方的重視,巨大的市場需求終于推動了配套件行業向前滾動的車輪。 2010年10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突破關鍵零部件發展瓶頸步伐,不斷滿足各領域裝備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 工信部表示,機械基礎零部件(主要指:軸承、齒輪、模具、液壓件、氣動元件、密封件、緊固件等)是裝備制造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重大裝備和主機產品的性能、水平、質量和可靠性,是實現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 2010年11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透露,已有兩套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扶持政策方案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蘇子孟表示,“十二五”期間,工程機械行業將重點解決關鍵零部件短板問題。 其實,早在2006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配套件分會己經針對小挖液壓件配套國產化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當時提出移植“農機模式”,分兩步走:用第一個5年搶占壓力在30兆帕以下的液壓件市場;再用第二個5年逐漸向30兆帕以上的大型液壓件市場延伸,最終期望用10年時間實現工程機械用液壓元件的完全國產化。 事實上,經過5年的努力,我國本土液壓件企業以及部分主機廠商已經能夠批量提供小型挖掘機用的液壓件,計劃基本完成。 目前,各級政府部門對中國發展高檔核心液壓元件的重要性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國家己經把中國發展高檔核心液壓元部件列入了科技攻關發展計劃,己經給部分骨干企業提供了發展高檔核心液壓元部件相當可觀的無償資本支撐。據記者了解,山東、廣西等多個省市區還提供了大量的無息貸款支撐企業發展。 投資熱潮 而在國家對于配套件產業如此史無前例的重視下,工程機械行業內也隨之點燃了配套件的投資研發熱潮,尤其是液壓件。 一些主機廠率先發力。近年來,在工程機械尤其是國產挖掘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主機企業吃盡了苦頭,其擴張速度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受到一定制約。在國內專業配套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少數實力雄厚有遠見、有雄心的主機企業己經開始了挖掘機核心液壓元件的自主研發。 其中,柳工的工程機械高檔液壓件項目備受矚目。據記者了解,該項目是2009年國家投資“重點產業振興及改造”在廣西實施的項目之一。據透露,該項目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關懷和支撐,并因此獲得了國家較大額度的無償科技資本支撐。2009年9月,該項目在柳州陽和開發區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目前己經進入實施階段。 同時,2009年9月,山東常林集團旗下中川液壓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據介紹,山東常林為此共投資25億元以實施該項目。據記者獲悉,其中一部分由山東常林自籌,大部分由山東省給予無息貸款。該項目首期建成后將年產高檔成套系統液壓元件30萬套。 目前,該項目廠房己經建設完成,正在從德國、日本等進口加工設備,估計到2011年可正式向用戶批量提供產品。據業內人士介紹,該集團已經在青島成立了相關研究院,在大連及日本還成立了研究所,并向國內外公開聘請專家及液壓專業人才。有消息稱,該研究院己經從日本、瑞典等國聘請了十多名包含研發、管理、制造等領域的高級液壓專家。同時,其6~8噸挖掘機全套核心液壓元件已經研發試制成功。 其次,徐工、三一、中聯等國內知名工程機械領軍企業都已開始加大零部件尤其是液壓件的研發力度。 7 D0 j5 @) }2 b- O* f
同時,原有的專業化液壓件生產企業,以及自2006年往后進入研發高端液壓件的若干企業,加上大型主機廠商自建的液壓件企業,三股力量都在用不同方式搶抓這個機遇。 而這三支力量各有長處,究竟哪些企業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成功,目前來說,還很難妄下定論。但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能夠確定的是,未來5年內中國的液壓件行業必定會有企業實現某個甚至某個系統的液壓產品批量國產化配套。 不僅如此,在去年年底舉行的上海寶馬展上,配套件企業信心十足,并有人豪言:“中國本土的液壓件企業將在5年內實現配套中國,10年內配套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