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務院公布"7.23"動車事故調查報告2011年 12月 29日 星期四 07:34 BJT
保存為書簽 | 打印 | 閱讀全文
[-]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圖
* "甬溫動車事故因設備設計缺陷及把關不嚴,且故障處置不力等
* 鐵道部、通號集團等54名相關責任人受處罰
* 事故搶險中鐵道部和上海鐵路局存在處置不當
* 吸取教訓嚴禁高鐵搶工期以及超越批復標準提高運行速度
路透北京12月28日電---今年"7.23"甬溫動車追尾事故調查報告在年底時出爐,國務院周三稱這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給予鐵道部、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上海鐵路局等單位54名責任人員黨紀政紀處分的處理意見.對於相關責任人員是否涉嫌犯罪問題,司法機關正在依法獨立開展調查.
"在事故搶險救援過程中,鐵道部和上海鐵路局存在處置不當、信息發布不及時、對社會關切回應不準確等問題,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中國政府網新聞稿稱.
今年7月23日,中國甬溫線發生動車追尾特大事故,導致至少40人死亡.事件不僅引發中國對鐵路建設投資安全性及速度過快的質疑,也讓中國鐵路相關個股及債券亦哀鴻遍野.中國隨後開展了鐵路安全大檢查.
國務院會議強調,要深刻總結"7.23"特大事故的教訓,始終把安全作為高鐵發展的首要前提和保障.科學規劃并嚴格落實高鐵建設投資規模和建設工期,合理確定鐵路等級、速度目標值等核心指標,嚴禁搶工期以及超越批復標準提高運行速度.
國務院提出,要健全高鐵安全運營和管理機制.完善高鐵試運行、安全評估、初期運營、國家驗收的有關規定,嚴格驗收程序,規范高鐵開通條件.強化法制,抓緊修訂《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制定《鐵路建設條例》.完善高鐵技術和裝備標準體系,同時要深化鐵路管理體制改革.
"我國高速鐵路從無到有,在較短時間里建立起了研發、建設和運營體系.高速鐵路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出行條件,促進了經濟發展.建設發展高鐵的方向是正確的."國務院會議稱.
**事故原因和責任定調**
調查報告指出,事故發生的原因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所屬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研發中管理混亂,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作為甬溫線通信信號集成總承包商履行職責不力,致使為甬溫線溫州南站提供的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和重大安全隱患.
鐵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招投標、技術審查、上道使用等方面違規操作、把關不嚴,致使其上道使用.雷擊導致列控中心設備和軌導電路發生故障,錯誤地控制信號顯示,使行車處於不安全狀態.
上海鐵路局相關作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在設備故障發生後,未認真正確地履行職責,故障處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發生或減輕事故損失的作用.
對相關人員的處罰中,包括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原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另案一并處理.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對事故發生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給予記過處分.
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總經理、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騁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鑒於已因病去世,不再追究責任.
國務院會議決定,責成鐵道部和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分別向國務院作出深刻檢查;責成國資委對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屬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依法進行整頓,重新組建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列控所.(完)
--發稿 沈燕; 審校 黃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