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陣子不是很忙,所以趕緊回機械社區的家來看看,很感謝還有這么多老朋友記得我。應老大的要求,讓我寫一篇關于職場的東西,我也不知道寫什么,就說說我這幾年的職場經歷吧。7 B# q% j9 r i8 g, e* O
6 i2 i/ ^8 p0 f+ T% s4 u
# I& A6 s. e! M+ F7 x) I05年5月我進入一家日資企業,在生產技術部,做工藝,主要負責加工中心程序編制,新產品投產前我們部門做試加工,把程序和工裝都弄好,然后交給生產部門。組裝自動流水線(圖紙都是日本的),還負責日常工裝制作過程中鉗工的角色,文件整理,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加工刀具管理,等等小歲活。這段時間是我最辛苦的時期,天天在車間工作,在辦公室的時候很少,每天一身油,工作服幾乎都是黑色,每天累得不行,工作四年,這段時間積累了大量關于加工中心的經驗,以及其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我覺得我的動手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從09年5月,我被調到去維修加工中心,工作更累更臟,不過接觸到了加工中心的內部,有很多有趣的東西。比如機械結構,液壓部門,系統參數等等,還有一些小技巧。1 q9 F$ {$ j/ U* E1 J; d; L
* x$ y8 U/ |# k& Y( b* ~9 a
這五年我的工作強度比操作工都累,可是經驗卻積累了很多,為了以后的跳槽打下基礎,我在這個公司的工資從1500漲到2200.錢少,學到的東西很多。所以我希望一些年輕的朋友在有機會的情況下,先努力去學技術,有了技術和經驗才有資本去和別人談價錢。
2 W6 Z- g& e, H; H" f. P
8 g5 u: A$ `* J- J5 V/ Q5 W4 M( `2 {* y2 Q& i3 Z1 R
2010年夏天由于急于跳槽,去了一家比利時企業,工作是工藝工程師,在哪里我收到了很大的尊敬,這和在日企是不一樣的,日企只有經歷級別的材會受尊敬,一般的人根本就是小螞蟻一樣,默默無聞。這就是歐美企業和日企的不同。在比利時企業我負責10號車間和5號車間的工藝技術問題,還有設備問題。在這里工作壓力很大,而且生產的產品和我的專業有點不相符(圍欄和六角網),綜合考慮我的以后發展,在這家公司做了四個月,我離開了,選擇了現在的公司。
0 u, H# s2 ?, ^7 K" O
. j7 U. {. f3 Q8 H' j8 j* p
0 _ F3 d1 l# V! @2 L" j5 j6 M* E$ m) j) r, J
在比利時企業的時候我工作的時候需要英語,由于有工作經驗,英語口語還能對付,所以很多獵頭給我打電話,但是我考慮再三,還是來到我現在的公司。現在的公司給我的價錢不高,但是是新建公司,我負責車間的生產管理工作和工藝工作,對于我來說是很大的鍛煉,也能讓我學到很多東西,知識,管理能力等等,雖然獵頭公司給我推薦的職位的待遇比這里高出很多,我依然沒有動,最多的達到12K,但是我想如果我在這里接累了經驗,以后工資不止12K。* I. B7 I7 B2 Y6 }
* s8 V1 z. M6 X6 U* [6 Z A
* F) J. Z# Z3 ?* E+ t# B" N" B9 [* Z. r e" v- c
這就是我這幾年的經歷,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夠聰明,沒有超級牛叉的經濟頭腦,沒有超高的智商,打算在技術方面發展下去,吃技術飯,就要踏踏實實的去做,慢慢的積累技術經驗,不要去管什么待遇,差不了多少錢,不要為了兩個機會的幾百塊錢的待遇差異,不知道選擇哪一個而頭疼不已,少賺的那幾百塊錢在以后能賺回來的。能活下去就行了。呵呵,還有,就是有好的機會一定抓住,禁得住誘惑。我如果去獵頭給我介紹的公司,而不來這里,我也是年薪十多萬的人了。而現在,我一年要少賺一個高配夏利的錢 ,可是我知道,等我再次出去的時候,就是我該賺錢的時候,也是我真正去發展自己的時候。為了不讓獵頭給我打電話,我把我的簡歷都從找工作的網站刪除了,免得他們來煩我。
" e3 F! t4 B$ P$ [% i3 ^
- a6 x" d. v j {
/ O7 _. a7 L) ?+ B4 k" o3 v1 o2 Q現在我每天依然比較忙碌,雖然做生產,可是技術也沒有丟掉,畢竟技術工作還是蠻有意思的。1 R- D- |! }8 _1 D: k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大家一丁點的建議,我覺得還是踏踏實實去做自己的工作才是硬道理,畢竟量變才能引起質變,不存在什么速成(除非@#¥%#¥%)呵呵,大家明白的,但是即使這樣,沒有工作能力也是不行的。
3 R. o; x! Z5 x# k0 B
" \- S) q2 h! b6 G, A# A+ ~
4 C- A: e+ G8 M6 Q# M4 `3 s& |* ?4 X% _$ \# ^- V8 x
* v4 V8 I1 A, \( N( ~, f% M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