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柳傳志先生說歐洲的高福利讓人變懶,那我們就看看是什么樣的高福利。
歐洲人曾為自己的社會福利模式感到自豪。常休假、早退休、全民醫療保險和完善的福利待遇,使歐洲人過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相比之下,美式資本主義都顯"嚴酷"。北約軍事保護和美國的核保護傘降低了歐洲的軍費開支,使歐洲獲益頗多。歐洲人利用高額稅收建立了"從搖籃到墳墓"的安全網。從歐盟的口號就可見一斑:"歐洲是提供保護的歐洲"(The Europe that protects)。 以法國為例,該國共有400多種福利,政府每年從國庫里拿出大量的資金用于各種福利補貼。孩子從母親受孕后的第五個月起,一直到他長大成人直至死亡,就享受這400多種福利中的某些項目。這種全民財富的再分配特點是全民享有,包括農民和外國人,越窮享受的越多。外國人只要在法國有合法居留身份,就能和國民一樣享受某些福利,沒有任何歧視。 歐盟雖然不存在一個統一的社保體系,各國可以自由決定其社保制度,制定不同的標準和享受條件,但為了保障勞動權益,歐盟要求各國采用無差別國民待遇,同時當勞動者前往其他成員國工作后,原屬國已有的社保資質也不得取消。該準則所指的社保項目涵蓋了疾病、生育、養老、工傷、職業病、遺屬津貼、失業津貼和家庭津貼。 此次債務危機前,希臘的公共部門雇員一年有14個月的收入,憲法保障他們的鐵飯碗,58歲就可以退休,退休以后還是一年14個月的養老金,一年至少有一個月的帶薪休假,據說很多人一年中有七個月的時間是下午兩點半下班。對了,希臘的預算有一半用于支付公共部門雇員的收入和福利,其公共雇員占人口的比例是英國的五倍。 在勞動保護領域,德國在世界上具有領先地位,在對工傷人員的保障方面有著很高的標準和要求. 德國政府規定,當工作人員發生工傷事故或由于工作而引起身體健康受到損害時,將獲得長期補償資金,這種由多項因素所組成的賠償首先要保證受害人不會出現經濟拮據現象;再者也要保證受害人的社會形象及地位不受影響,因而要給受害人無償提供各種醫療和身體康復措施. 在德國,雇主與雇員是所謂的社會伙伴關系,它們可以在不受國家影響的情況下獨自達成有約束力的工資合同。所謂的自由結盟權是受到德國憲法(基本法)的保護的。 聯邦德國休假法規定,每個雇員每年都有權帶薪休假。法律規定,不考慮年齡因素時每個人每年的帶薪假期至少可以達到24工作日。工作日是指除了星期日或者法定假日以及不工作的星期六以外的所有自然日,因此法定的假期至少有四周。在勞資關系存在六個月以后,雇員就可以首次獲得完全的休假權。除了法律上的最低要求之外,在工資合同中還有許多關于休假的具體規定。 最后,說個笑話。 兩個叫花子在聊天。一個說,今年福布斯排行榜上面的首富,比去年的多了N個億,真有錢啊。另一個說,你不知道,今年通貨膨脹,物價高,實際購買力降低了,而且外匯幣值上升,外貿與到了阻力,所以富翁的日子不好過啊。不如我們優越,不操那個心。說罷二人撫掌相視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