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酒 發表于 2012-4-10 19:21 ![]()
1 |: e0 s$ {. \" |理論上說,應該是在高壓區,就是出油區,因為是為了釋放壓力,減少噪音及振動,只有高壓區齒輪相互咬合才會 ... - z' u" G' T8 K
從網上搜到詳細說明:http://www.chinajxgcs.cn/yeqi/yeqi-92-04.3.htm
, x0 a' n9 c4 y) g% U4 W& D0 K9 l
( Y( k. m) d% h }! ?3 l# G9 B齒輪泵的困油問題 齒輪泵要能連續地供油,就要求齒輪嚙合的重疊系數ε大于1,也就是當一對齒輪尚未脫開嚙合時,另一對齒輪已進入嚙合,這樣,就出現同時有兩對齒輪嚙合的瞬間,在兩對齒輪的齒向嚙合線之間形成了一個封閉容積,一部分油液也就被困在這一封閉容積中〔見圖3-5(a)〕,齒輪連續旋轉時,這一封閉容積便逐漸減小,到兩嚙合點處于節點兩側的對稱位置時〔見圖3-5(b)〕,封閉容積為最小,齒輪再繼續轉動時,封閉容積又逐漸增大,直到圖3-5(c)所示位置時,容積又變為最大。在封閉容積減小時,被困油液受到擠壓,壓力急劇上升,使軸承上突然受到很大的沖擊載荷,使泵劇烈振動,這時高壓油從一切可能泄漏的縫隙中擠出,造成功率損失,使油液發熱等。當封閉容積增大時,由于沒有油液補充,因此形成局部真空,使原來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氣分離出來,形成了氣泡,油液中產生氣泡后,會引起噪聲、氣蝕等一系列惡果。以上情況就是齒輪泵的困油現象。這種困油現象極為嚴重地影響著泵的工作平穩性和使用壽命。 圖3-5 齒輪泵的困油現象 為了消除困油現象,在CB—B型齒輪泵的泵蓋上銑出兩個困油卸荷凹槽,其幾何關系如圖3-6所示。卸荷槽的位置應該使困油腔由大變小時,能通過卸荷槽與壓油腔相通,而當困油腔由小變大時,能通過另一卸荷槽與吸油腔相通。兩卸荷槽之間的距離為a,必須保證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使壓油腔和吸油腔互通。 按上述對稱開的卸荷槽,當困油封閉腔由大變至最小時(圖3-6),由于油液不易從即將關閉的縫隙中擠出,故封閉油壓仍將高于壓油腔壓力;齒輪繼續轉動,當封閉腔和吸油腔相通的瞬間,高壓油又突然和吸油腔的低壓油相接觸,會引起沖擊和噪聲。于是CB—B型齒輪泵將卸荷槽的位置整個向吸油腔側平移了一個距離。這時封閉腔只有在由小變至最大時才和壓油腔斷開,油壓沒有突變,封閉腔和吸油腔接通時,封閉腔不會出現真空也沒有壓力沖擊,這樣改進后,使齒輪泵的振動和噪聲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圖3-6 齒輪泵的困油卸荷槽圖 圖3-7 齒輪泵的徑向不平衡力
5 G' d" ]" B+ i7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