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提供的Top-Down設計方法和Down-Top設計方法各有自己的優點和不同的應用范圍,大家需要根據具體的產品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法。Top-Down設計方法對軟硬件的要求都很高,企業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推進設計,首先在部件級設計中進行試用,總結經驗后再進行推廣。 本文介紹了SolidWorks自上而下的設計方法。 一、Down-Top和Top-Down的基本概念 1.Down-Top設計的優點 Down-Top設計方法是最基本的設計方法,它的基本設計流程如圖1所示:首先單獨設計零件,然后由零件組裝裝配體,裝配體驗證通過后生成工程圖。 圖1 Down-Top設計方法 ◎簡單:由于零部件單獨設計,彼此之間沒有相互關聯參考,所以建模簡單,不容易出錯,即使出現錯誤也容易判斷和修改。 ◎對工程師要求低:設計任務清晰,即使初學者也能輕松完成設計任務。 ◎對硬件要求低:零部件之間沒有關聯參考,修改局限于單個零件或裝配體,所以運算量比較小,對于硬件的要求相對較低。 2.Down-Top設計的缺點 ◎不符合產品設計流程:Down-Top設計流程與產品設計流程正好相反,因此不適合進行新產品研發。 ◎局限性強:設計修改局限于單個零部件,不能總覽全局進行設計和修改,修改單個零部件后,相關零部件不能自動更新,需要進行手工干預。 3.Down-Top設計的適用范圍 ◎SolidWorks軟件初步引入,對已有2D圖樣進行三維轉化階段,尤其適合初學者,或者剛剛完成初級/中高級培訓的企業。 ◎已有產品的變型設計和局部修改,這種針對局部進行的修改適用于Down-Top設計。 4.Top-Down設計的優點 Top-Down設計屬于SollidWorks的高級設計方法,設計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Top-Down設計流程 ◎符合產品開發流程:由圖2可知,Top-Down設計流程與產品研發流程基本一致,符合現有的設計習慣,可以完全融合到產品研發中。 ◎全局性強:總圖修改后,設計變更能自動傳遞到相關零部件,從而保證設計一致。 ◎效率高:一處修改而全局變化。在系列零件設計中效率更高:主參數修改→零部件自動更新→所有工程圖自動更新,一套新的產品數據自動生成,現在用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原來幾周的工作量。 5.Top-Down設計的難點 ◎復雜:零部件之間有大量的關聯參考,會增加零部件的復雜度,有時候甚至因為找不到參考源頭而無法修改。 ◎對工程師要求高:由于參考關聯復雜,要求工程師能夠熟練操作軟件,熟悉產品設計流程和變化趨勢。對總工程師的要求更高,如果初始布局不合理,則需要進行大量修改,甚至因為無法修改而導致整體崩潰。 ◎對硬件要求高:關聯設計帶來大量關聯計算,尤其是總圖的更新,會導致全部相關零部件自動更新,對于計算機硬件和網絡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對數據管理要求高:由于零部件關聯很多,所以對數據文件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管理不善,會導致數據丟失和關聯斷裂,從而造成設計混亂。 6.Top-Down設計的應用范圍 ◎新產品研發:要求在熟練掌握Down-Top技術的基礎上,首先由部件開始嘗試,逐步推廣到整機設計,否則不僅不能提高設計效率,還會造成設計延誤。 ◎系列產品設計:主產品定型后,對產品結構與參數傳遞進行優化。這樣在系列產品設計中,通過修改參數就能自動完成大部分重復設計,從而提高設計效率。 二、Top-Down設計分類 SolidWorks的Top-Down設計方法主要分為三類:關聯參考、外部參考法和布局,下面分別進行介紹。 1.關聯參考 關聯參考法是基礎的Top-Down設計設計方法,它通過零部件之間的關聯參考來傳遞設計關聯,從而達到修改一個零部件,則相關零部件根據關聯自動更新的目的。 關聯參考案例一:如圖3所示,墻板和接頭的接口位置決定了管路的起始方位,接口的大小決定了管路的標準。在設計過程中,管路零件的路徑草圖和截面分別與墻板和接頭添加圖示的關系。 圖3 關聯參考 關聯參考案例二:如圖4所示的水平儀設計,水平儀頂蓋板的大小和厚度都由水平儀主零件開槽形狀和尺寸決定。通過添加兩零件之間的參考引用或關系,可以保證當水平儀主零件的開槽尺寸和深度有變化時,頂蓋板的形狀和厚度自動進行更新。 優點:關聯參考方便快捷,可以同步更新。 缺點:關聯是單向的,并且當關聯很多時不易查找參考源和修改錯誤。 應用范圍:主要應用在部件級關聯設計,關聯盡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這樣容易進行控制和修改。 圖4 水平儀 2.外部參考法(即主零件法) 在一個主零件中完成整體設計,然后使用多體或分割的方法,將主零件分解為多個局部并傳遞到單獨的零部件中,對分解后的零件進行詳細設計,最后在裝配體內進行匯總以完成設計。 案例一:玩具設計和家電外觀設計,如圖5所示的變形金剛。 圖5 變型金剛設計流程 變型金剛的設計采用分割的方法,流程為:首先設計主零件,然后由主零件分割出不同的部分并分派到不同的零件內,對每個子零件進行詳細設計,最后組裝在一起。當設計變更時,只需修改主零件,所有的子零件會自動更新。 案例二:特種車輛設計(零部件之間相互沒有運動或運動很少,但是關聯很多且復雜),如圖6所示的水泥散裝車。 圖6 水泥散裝車 水泥散裝車采用多體的方法設計主零件,然后把每一個實體(零件)插入到新零件中形成新的零件,然后進行詳細設計,最后組裝在一起。當設計變更時,只需修改主零件,所有的子零件會自動更新。 優點:所有相關零部件在同一個主零件中完成,這樣就不會產生復雜的關聯參考,并且修改容易。 缺點:如果零部件之間有復雜的相互運動,或者零部件非常多,這樣設計就很困難。 適用范圍:零部件之間的關聯非常多而且復雜、部件之間相互沒有運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關聯參考法,就會造成關聯太多、太復雜而無法管理的情況。 3.布局 布局符合傳統產品開發流程:首先進行裝配體布局,然后進行任務分解和分派,詳細設計后再進行匯總。 典型應用:液壓支架,如圖7所示。 圖7 液壓支架 首先,根據初始參數,在裝配體內進行總體布局(也可以稱之為“骨架模型”繪制布局草圖)、定義草圖塊,同時完成圖塊間的裝配關系。驗證結構設計正確后開始建立零部件的虛擬結構,把主要參數和結構形狀傳遞到相應的零部件中。然后把設計任務(包含設計信息的子裝配體)分拍到項目組成員手中進行詳細設計,當詳細設計完成后,進行匯總生成總裝配體,驗證完成后生成相應的工程圖。在需要修改設計時,通過修改總體布局,所有相關零件會自動更新。 優點:符合傳統產品開發流程,設計具有全局觀,總圖修改,所有相關零件自動更新。 缺點:關聯參考復雜,對設計團隊整體實力和圖檔管理能力要求高。 適用范圍:模塊化傳統機械設計和有復雜機構運動的機械設計。 三、結束語 SolidWorks提供的Top-Down設計方法和Down-Top設計方法各有自己的優點和不同的應用范圍,大家需要根據具體的產品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法。Top-Down設計方法對軟硬件的要求都很高,企業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推進設計,首先在部件級設計中進行試用,總結經驗后再進行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