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報訊)美劇迷們都不會錯過《生活大爆炸》,在這部紅了七年的美劇里,例如謝耳朵、萊納德、霍華德、艾米等各路科學怪咖,往往會用極度專業而搞笑的冷幽默橋段,惹 得大家捧腹大笑。然而,在阿里巴巴的園區內,也有這么一個團隊,它名叫“M-Team”,由37人組成,是阿里史上最尖端科技的團隊,主要任務是把先進的 技術快速轉化成阿里的生產力。之前讓人耳目一新的語音搜索、掃碼購物,以及能完成定位、導航、語音和圖像識別的機器人“旺財一號”,都出自M-Team。 帶著一絲好奇,時報記者昨日前往了阿里巴巴西溪園區,探訪了這個讓阿里上下都羨慕的神秘部門。 ![]()
* b5 C3 `( \2 q# |; z
% _% k {) P9 g/ S. m' j設計初衷為拿快遞用的旺財一號(圖片由阿里提供)
. }' S- \2 v0 S) Y V5 o
1 l4 F2 ^% ?- U![]()
& D7 G0 E5 T/ S- k' B1 A" p學騎馬用的模擬機(圖片由阿里提供) . R5 z1 V0 e/ m t
手機就可看到汽車各項數據(圖片由阿里提供)
0 H, _2 H Y& x- R# B 不像科研室更像生產車間 團隊共37人專業五花八門 走進M-Team辦公室,記者處于驚呆狀態。和一般公司不同,這里的辦公室由兩間會議室改造,沒有中規中矩的格子間,沒有安靜的環境,取而代之 的,是錯亂有致的辦公桌和一刻不停的討論聲。各式螺絲刀、小型電鋸、雕刻機、磨具3D打印機等工具和玩具模型散落在各個角落。與其說是科研室,不如說更像 一間生產車間。更有喜感的是,其中一間會議室名叫梨香苑,里面坐的全是漢子。 在M-Team做運營的舞娘(注:本文出現的名字均為花名)介紹,M-Team成立于2012年,目前隸屬于阿里巴巴無線事業部,一共有37名 員工,其中姑娘只有3位,其余均為漢子。這37名小伙伴幾乎都來自阿里其他部門,所學專業從道路橋梁、金融,再到生物工程,五花八門。平均學歷則為碩士, 還有少數博士。至于為什么這個團隊要叫做M-Team,舞娘說,因為這個團隊充滿了Magic(魔法)、Miracle(奇跡)和 Mysterious(神秘)。 根據舞娘介紹,M-Team主要職位有算法師、硬件設計師、架構師、交互式設計師、產品經理。通常來說,研發一個新功能或者新產品的流程為,算 法師構建基礎代碼和邏輯,然后做出一個SDK(軟件開發工具包)或者客戶端,隨后硬件設計師開始工作,當軟件和硬件都搭建好之后,架構師就需要考慮把新功 能和新產品量產,落地到阿里的一些應用上。
% a0 v6 V. J- n2 n 5 k. q7 ^" N) W0 R9 z5 y
團隊的工具箱亮瞎眼(圖片由阿里提供)
/ J. w; s7 o9 `: V- @5 m( i, ~ 提前3年研發新技術 做機器人只因懶得拿快遞 鐵輪是硬件部分的負責人。談及為什么要做“旺財一號”,鐵輪坦言原因很簡單——因為懶得去園區的小郵局里拿快遞。“不用自己跑啦,旺財跑一趟就 好。”鐵輪說。當然,你要真以為他們是因為“懶”才做機器人的,那就大錯特錯。根據鐵輪判斷,機器人將會是未來技術的集成體,“無論什么技術,到最后一定 會有一個集成,那就是機器人。所以,機器人將會是未來技術領域的一個高地。”鐵輪說。 其實,這并不是他們第一次超前,在這群成天暢想未來的人看來,提前2-3年研發技術是十分正常的。按照團隊內算法的負責人雷師的話來說:“當市 場成熟時,技術就需要及時推出。”所以誰先在技術層面圈好地,誰就是贏家。雷師介紹,目前應用于手機淘寶中的語音搜索和掃碼購物都是M-Team最早醞釀 研發的。以語音搜索功能為例,早在兩年前,雷師他們就有了做語音搜索的技術儲備。“因為,智能手機上除了攝像頭就還有一個麥克風。”雷師說。隨著手機硬件 和用戶市場的完善,他們就及時在手機淘寶中加入了語音搜索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雙11”中被網友們津津樂道的掃臉抽獎也是出自M-Team之手。另外,他們目前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一項新的“掃”技術,如果快的話,我們在今年7月份就可以用到。
0 C$ F5 a; c# f9 ` 有特批經費不參加考核 拍桌子吵架是每日必修課
( }7 W4 g9 B2 P2 e1 Z ![]()
# I# L# |- y/ g7 C$ V舞娘拿著電鋸擺pose(圖片由阿里提供)
9 |/ W8 F# x# f9 l! G# ^ 團隊的架構師、資深專家肖恩這樣來形容他們,我們既是富二代,又是苦孩子。作為阿里的研發技術團隊,M-Team確實擁有一些優質資源,比方說 他們在物料經費上可以走特批渠道。此外,他們的“富裕”還體現在,團隊內每人每月都擁有兩天的freeday。 何謂freeday?M-Team的成員可以利用這兩天到自己感興趣的部門去學習。“只要對方部門愿意接納我們,在那兩天里,集團里任何部門,我們都可以 去學習。”舞娘說。 當然,枯燥的工作也不可避免,他們的“苦”體現在研發壓力上。團隊內的研發有日程規劃,兩個月要做到什么程度,未來一個月要攻克哪些難關,這些 都是定死的。如果遇到有其他部門臨時需要配合,小伙伴們也要加班加點。而且,他們每天都還要“訓練機器”。以“語音搜索”這個功能為例,內測時期,他們每 天得對著機器說話,以此調整機器的識別準確度。有時將精準度從87%提高到90%,他們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為了走在科技技術的最前端,他們需要時刻 關注、學習一些研究院和大學最新的科研成果。 但讓這37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都對搞科技有著無限熱情。“我從初中開始就搗騰機械,一直到現在,興趣就是無限的內在動力。”肖恩說。正是因為 興趣,整個辦公室里才有一些停不下來的討論。舞娘笑稱,上午他們還沒有進入狀態,要是下午去就可以看到“爭吵”的激烈畫面。“產品經理,是被我們‘罵’得 最多的人。各種意見都會在他這里匯總爆發。交互設計師、算法師、架構師都會和產品經理‘吵架’。”舞娘說。前天,他們因為一個產品的小細節,甚至吵到了互 相拍桌子。“我們都習慣了,這樣才有火花。”肖恩說。
9 h6 v: n0 t4 E1 w! h! f0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