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聞聯播說,中國經濟正步入新常態。社友們從自己行業的視角來解讀一下。
1、“7.4%,這是中國經濟今年上半年交出的答卷,”
對于7.4%,大家持什么態度?
我們機械社區論壇都是從事機械行業的,機械行業今年是夠慘的了,至少我所從事的這個圈子下滑很厲害。而且今年工程機械行業、礦山機械也都下滑很厲害,幾大產業,房地產、煤礦、鋼鐵都是大幅下滑,應該說都是負增長。那是什么產業支撐了7.4%的增長呢,也就是說肯定有別的產業形勢要大大好過這些產業,那這些高速增長的產業是什么呢,而這些高增長的產業可能就是我們轉型的方向,大家都說說看;
2、“以改革為先手,中國正在打響一場新常態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攻堅戰。”
對于我們所從事的傳統機械行業,尤其是小企業,微微企業,如何進行轉型升級呢?都在提轉型,可是轉到啥型呢,對于我們這些小微企業,資金、技術都很匱乏,怎么能是說說那么簡單呢?對于機械行業的轉型升級,大家怎么看?
3、“服務業增加值占比繼續超過第二產業。”
這個問題,我認識不夠深入,但是我們在從小學的政治中就說,第一、第二產業是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現在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這倒沒錯,但是如果服務業所占比重過大了,是不是也出現服務業過剩的現象,是不是也會出現消費無力的現象,服務業不是服務于第一、第二產業的嗎,沒有了第一、第二產業的強大收入,是不是居民沒有足夠的收入去支撐服務業的消費呢?這個問題從專業的經濟學角度該怎么理解呢?
4、“民生保障扎實有力,新增就業超過700萬人。”
在前幾年的報道中,經常提到,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會帶動幾百萬的人口就業,但是現在是GDP下降,為什么就業人口還是在增長,而且是比之前增長更大的數字,達到700萬?這個怎么去理解。如果是就業人口增加的話,那么相對來說,人均收入應該是相對減少,總量就那么些,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
對于我們從事機械行業的大軍來說,我們如何在這次”新常態 新征程“中釋放著新活力,激發新動力呢,大家談談看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