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iateng 于 2014-12-18 09:17 編輯
討論這個是因為:大眾車子一直被神化了,但最近斷軸、減速器死遲、發動機自然;力士樂天天更換,SEW天天換等等事故出現!
我一直從事工業品方面的工作,包括一開始畢業出道,到現在的經營管理,都是與工業品打交道,只是最近無意間看到了一篇帶有煽動性、挑逗性的新聞評論,主題“大眾為什么成為中國的車神”?里面包括了許多說道德國制造方面的言辭,簡直就神化了,特別的片面,看了后,我感覺很壓抑,很不爽,盡管我公司目前擁有3個德國品牌的獨家代理資質(液壓柱塞泵、過程儀表-傳感器),但我覺得我應該更具有話語資格了,特別是工業行業領域,當然我公司也有3個美國工業品牌的獨家代理資質。
好,回到主題來,是誰讓我們迷信了德國制造?
30年多年前,中國剛剛 打開國門時,德國制造的巨頭領先美國以及其他國家與中國發生貿易,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比如:西門子siemens 、大眾Volkswagen ;30年前的中國工業是相當落后,所以除了軍品,基本上所以的產品技術落后,可靠性差。
中國改革開放時,我們急需改善國家工業基礎設施、人民生活質量,這個時候德國的西門子、大眾進來了,這2個品牌旗下的產品剛剛對準切入了我們的需求方向,比如:西門子的工業產品幾乎涵蓋了所有工業領域,大眾旗下的產品卻有剛剛切入到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領域---交通工具。準呀,當然不可否定的是他們西門子,大眾的產品質量肯定比我們當時國產的頂級品牌質量要好,當不是全球最好的。當時還有法國的施耐德、美國的通用、日本的日立、東芝、三菱,但這些品牌因為歷史政治原因,姍姍來遲,導致西門子,大眾先入為主。導致了國內許多工業領域出現西門子占有率達到80%.
西門子、大眾的除了本身產品過硬,再加上政治因素,更主要的還是他們的戰略營銷手段厲害,怎么厲害呢?既然是戰略而不是戰術,肯定有獨到的厲害之處。比如;我們現在許多的大學高校的自動化培訓課程案例都用西門子來教學?這樣導致接觸中國的未來工程師100%進行了傳銷西門子品牌,已經將思維都移植了,要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是很難的,特別是慣性思維,所以西門子勝利了,直到今天都是,雖然出現了施耐德,ABB,三菱等品牌。但想要拿下冠軍寶座的話,這些品牌還是很難的。
再比如大眾,大眾同樣厲害了,從國家開始實施駕駛證頒發那天起,所有駕校的培訓車甚至是理論考試的簡單圖例都是用大眾的;反正我考駕駛證的時候,用的是大眾的捷達;郁悶呀!害得我最后開美國進口自動擋的車都不會開。哈哈,您再看看“藍翔技!本S修專業用的試驗車都是大眾的。再看看我們的教育部門審核后的幼兒圖文刊物,上面幾乎是寶馬,大眾、奔馳,所以中國人從小就已經被德國人給傳銷了,2歲的小孩都知道開寶馬,坐奔馳!當然您可以去看看美國、日本的小兒畫冊,他們是不會出現品牌名稱和logo的,人家的教育部門的智商。。。≡谥袊,到現在了,您就不能寫上長城、奇瑞、力帆…之類?所以為什么這么多身邊的朋友將自己的孩子在幼兒時就送去國外了!去美國了,人家不會出現通用,大眾,更不會出現長城咯!
這個就是他們的機遇與戰略行銷!當然比如核電的阿爾斯通、美國的通用等等一樣的道理。
既然他們的機遇和行銷成就了他們,但我們還是聽到耳邊的客戶和朋友,同事說德國的東西確實好!
我斗膽就問問大家了,您說好,好在哪里?工藝還是產品本身的技術水平(精度)?
當然還有經常聽到有人說,德國人嚴謹做事!死板….
死板,嚴謹就能成就頂級工業產品的技術?那日本人呢?那美國人呢?
這個顯然不能成為說德國產品最好的理由!德國工業產品,我接觸了近10年,我不能說他們差,(當然這個是相對的,相對中國來說的,)德國工業品的工業設計以及它們的工藝水平是比一般國家的做得好,當然這個跟他們民族文化有關,浪漫,唯美!對吧?
所以一個流量開關,他們會給您做得跟一個手機一樣的外觀,沒有任何毛邊、水口….!
因為他們民族就是唯美、浪漫基因呀!
中國人喜歡,中國人也喜歡美的東西。所以物以類聚了,認同感強了,就說德國的工業品好了!
當然這是新時代的中國人觀點,我原來在軍工呆過,軍工的50,,60年代的老師傅可不以為然!那又為什么這樣呢?難道老軍工就是老古板?錯了!
首先大家要理解2個詞的意思:工業品、工藝品!
工業品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工藝品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工業品的核心價值,就是性能可靠性強!
再漂亮的工業品,可靠性差了,就失去它應有的價值了,就是個垃圾!
工藝品的核心價值,就是完美,漂亮!
再牢固的工藝品,不漂亮,有缺失,破爛,都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也就是廢品!
說到這里,估計很多人就腦海里想了,好的工業品應該不止西門子了,好的汽車不應該只有大眾,寶馬了!
是的,比如,我接觸到一個流量計,很小的那種不銹鋼外殼,美國人用430F,鈍化處理,暗淡無光,德國人的1.4301.就不一樣,用銑床一刀下去,豁亮!光亮!我當時一看,呵!好家伙,做這么漂亮還不是丟在鋼鐵廠的軋鋼地板上滾上一身灰!多了25美金!當然他們是歐元來計算的,那個包裝盒就更漂亮了,里外三層給您包裹得像是唐朝的文物一樣!一個項目,總共用300多個,美國200多個,德國的品牌100多個,2年后,客戶從我這里采購維修用的德國品牌13個,美國的5個,就這樣的結果!我后來對自己說,幸好我沒推薦全部用德國貨,不然慘了,當時客戶要求德國品牌,我說德國的技術和美國工業品技術不在一個等級上,當然對方設備廠家也是個老師傅了,他同意了我的觀點,所以沒有全部用!
前年我又去了河北回訪客戶,當時他們要上熱軋線,有幾個液壓站系統需要液壓泵,他說他們要力士樂的,可以讓我推薦,我說力士樂的我不推薦,我可以推薦Parker或者denison的!結果讓我中標了25臺柱塞泵,另外18臺被上海的一家公司推薦力士樂的中標了,到貨時去現場對比德國貨和美國貨,包裝,外觀方面來看,我當時就感覺很尷尬,如果有個機會給我理由立刻,我會馬上離開,我心里也在罵美國品牌的產品經理,您丫就不會稍微將泵表面拋光一下,包裝給我來幾層嗎?
后來吃飯的時候,客戶的設備工程師說一直要求我將質量保證金扣留,說,擔心質量!工藝不如別人,我說,工業品的工藝水平不是看表面的吧,我在美資企業呆過5年,知道的。就這樣強行押款10%拖延支付,今年我去催押金的時候,給了,他們設備廠長說,你們25臺到現在還沒壞,應該早就要給您,力士樂的已經換了個遍了!
哈哈,我心里太開心了,這個說明我在美資企業的5年經歷沒讓我吃虧今天!
工業品,真的可靠性比外觀重要,請記!
美國的工業品外觀和包裝真的很丑!除了大木箱就是小白色的內盒!
再說說離大家最近的案例,汽車!
相信到今天為止,汽車才是我們中國人的交通工具,僅僅工具而已,為什么這樣說呢?
以前都認為買車的人都是有錢人,成功人士所屬之物,現在就是一工具。
既然是工具,而且關乎安全的工具,您覺得哪款車才是您的神車呢?拉手沒有毛刺?發動機蓋縫隙。坑推峁饬?加速快?防碰撞等級高?智能配置多?
我原來在美資企業當然是世界500強的里呆過幾年,而且是汽車類產品,說到汽車類產品,大家接觸過的朋友都知道,TS16949中的幾大核心程序,我在那個企業里從QE,PE,IE都做了,所以我舉個案例吧,一個福特Ford發動機產品配件,它的設計圖紙是1995年的,到我sample line來時已經是1997年了,到我量產線上時已經是2002年了,反正我手里的PFMA,X-BAR CHART等等記錄足足有20公斤重,所有的不合格數量級都是PPM級,并且小于20,就這些,您們想想吧?你們需要什么神車?工廠所有的工裝設備90%美國貨,德國有只有幾臺注塑機,其他的都是美國貨。
工廠的標語是這樣寫的,在我們的產品里,沒有價位高低,沒有民族之分,沒有地域之分,我們只有注重人權!
有個小插曲,什么叫人權,美國人是怎么做得,在我們工廠,有一次一個生產主管罵了線上的員工,結果這個操作工,一封郵件發到人事HR經理那里去了,幾天沒有回復,結果這位操作工直接將郵件發送到亞太人事副總裁那里去了,后來結果是,主管當著當時罵人的所有人的面向這位操作工道歉,并在全公司通報!這就是人權!哈哈,當然不盡然的人權咯!不可能絕對平等對吧!
至少這點告訴我們,汽車類企業里,只有注重人權的品牌才會尊重您的權益,外觀都是屁事!內飾都是外物。
汽車類產品從研發到量產,需要經過許多企業內部組織單位驗證許可、國家政府單位驗證許可后才能投放市場,我開始跟您說過的Ford的那個發動機線束產品,在我的手里至少經歷了4年的驗證,試驗的材料足500公斤以上,記錄文件足足有20公斤之多,而現在大家眾觀眼下的汽車品牌和車型,投入市場的時間多長?從發動機、到車橋、減速器、剎車系統、傳感器等等,有多長時間?我發現現在一般都是3年一代,有些發動機甚至是2年一代,發動機呀!如果您買新車型,您注定要做小白鼠,如果遇到不負責的品牌,或者說笑話地說,遇到了不尊重人權的企業品牌,您就慘了!
車子和工業品一樣,一旦有失效,那就會釀成很大的損失,不可挽回的損失!
可靠性強才是王道,才是神!
后面我們再來討論一下,目前國內的神究竟是德國技術厲害還是美國技術厲害?
當然首先要拋開個人的信仰、政治興趣等情感來討論.
首先大家都知道,二張后,德國戰敗了,二戰時德國的工業水平絕對是NO1,戰爭會導致軍工突飛猛進地發展,同時促進工業水平的提高,當時的德國就有導彈、火箭、核武器等等先進武器,這些都離不開科技的,但戰敗后,這些高端的科學家、科研成果等都被蘇聯、美國瓜分了,都被他們請到各自的國家去效力了,美其名曰,保護您!當然這里有許多的人物故事,我不說,相信大家都會知道幾個。戰敗后都要回復生產,療傷都有好多年,所以在這段時間里,沒有受到戰爭在本土發生的影響,他們借用這些戰利品資源飛猛地發展自己的科技,美國從那時開始就積累許多的科研基礎,美國匯集人才、資源、時間等優勢,將科技投入民用,后來美國設定各種貿易保護協議,使得更多科技匯集發展,各種大企業捐款建立科研機構、大學,進行產學研的模式。而德國,我們現在是看到了他們重視藍領,但美國不是重視藍領,而且是產學研結合模式,所以說,德國的工業品工藝是不錯的,因為這些操作熟練工很受重視,所以工藝處理得很好,但頂級技術是跟應用的分析離不開的,所以產學研的模式才是王道,德國的技術與美國的技術不在一個等級上,至于案例嘛,產品嘛,只要你們使用或者咨詢過行業產品領域的經歷,您就會知道,真正的技術在美國,而不在德國,真正工藝品在法國而不在英國!
大家縱觀一下國際上的尖端分析儀器設備、科研級的裝備、零件;你們能買到嗎?
都是哪些品牌呀?
告訴您,您買不到的,都是美國的,所以中美一到貿易談判了,中國領導就會要求美國放寬科技產品的限制,如果德國行的話,德國佬早就來賣了,那就中國不需要美國了,
但就是因為他們美國的很多高科技的東西是其他國家沒法比的,才天天喊著要!
您說您閥做得好,您看看飛機和航空領域得閥是用哪個國家的?
反正我知道,美國航天系統的宇宙飛船的閥都是有美國MAN提供,離心力達到1300個G,一個閥使用10年,動作次數8000萬次,零泄漏,零失效!
如果您說精度高,您問問德國工廠,他們設計計算用的流體計算設備是不是美國的?
反正我知道,西門子做流體設備的原始流體計量設備是美國一個品牌,這個東西是源頭的技術,基礎的東西,沒有這個東西,您什么樣的流量計、傳感器、單向閥、蝶閥等等都是瞎蒙的。
這時馬上就有人說了,我們的服裝,水桶不錯呀?
是不錯,但不是您掌握核心的東西,服裝布料的燃燒配色器,都是美國的,包括有害物質的檢測設備都是美國的,水桶?乙烯等煉化大型設備哪個不是美國的呀?一套幾個億呀?您問問做煤化工的朋友,看看他們的主體設備是不是美國的?
上次去一個大型企業客戶那里,(國企);開會討論用什么哪個品牌產品配套好,結果有一個年輕35歲左右的主管說,用國產的,國家鼓勵國產化,我們這樣的國企業更應該承擔國產化認為和責任,話沒落音,總經理說,國產的企業就是那個溺愛的小兒子,不爭氣,給再多的糖給他們,他們也不會爭氣,而且我們現在都是效益責任制了,天天陪他們操練,我們自己拿什么業績出來?您不懂事呀!
聽了以后,我就覺得這個主管不懂事不說,還有點弱智,APCE前期幾天,國家突然提出鼓勵進口零件,特別是美國,應該放寬限制,為什么?國家領導層早就發現項目經費,科研經費到里私人腰包里,沒人在搞研發,創新。天天喊著國產化的都是那些技術低級、銷售沒有技巧、產品質量差的品牌主人。
再說了,沒有一個大型設備都是由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品牌完全獨立全部制造的,怎么讀用了國產的,飛機還能上天不?動車還能安全不?
沒見識不怪您,但您不懂世故,看不清國人的真正面目,那就是您白浪費了國家的教育經費了!
不要跟我說,我不懂汽車制造業,我主導TS16949,和通用,Ford新品導入的時候,你們還沒聽過TS,不要說我不懂機械或者自動化,我做這個專業的工程師的時候,我畫圖的時候那會大家還是用木板、尺子,剛出CAD12,更沒有PRE等軟件,哈哈哈,大言了,當然我始終相信,真正的高手在民間,而不是在所謂的高大上的機構里。
呵呵,不要迷信德國,大眾只是拿住我們中國人的新一代年輕人,也不要迷信美國,據權威科學數據分析,東方人種遠比西方人種聰明!
我公司代理了9個德國、美國的品牌;現在德國的品牌除了一個SCHWAB液壓泵產品一年能賣些外,什么德國流量計、液位計、閥都賣不動,但美國的代理幾個品牌,每年都比德國的業績好。
為什么呢?作為技術出身的銷售員,我想推過他們來的,但我不知道他們有比別人更具有優勢的賣點呀,而且從利潤來說,德國是屬于歐洲,他們報價屬于歐元,瘋了喲,一個流量計、單向閥隨便都要5,600歐,換成人民幣RMB加上關稅,增值稅,空運費都要8,9000了,就跟寶馬來中國一樣,都是翻倍的價格。性價比沒有。真正懂這行的設備工程師,研發工程師都不會要德國貨。所以我也懶得推廣,除了那個液壓泵有點技術含量,特色外,我看他們歐洲的貨都是從江浙一帶代工過去的,90年代意大利最先這樣做,俗稱,雅稱:OEM,有些還ODM,我倒!都ODM了,我還賣他們的?
剛剛說道空運費的問題,我也插一句,上面不是說德國人的產品里外三層包裝嘛,真是害死人了,不環保不說,害得我運費成倍漲,浪費社會的資源!你們用戶覺得好看,如果從環保角度出發,您還會喜歡嗎?
我們代理美國的東西,發現有一點,他們所有的標稱數據比德國的產品標注要嚴謹得多,保守得多,當然不是憑我說,因為有時候客戶訂購時,選擇范圍上超標了,但客戶膽子大還是用,5年后都沒問題,這個就是我遇到的江浙一個造船廠的客戶,當時我不建議他們用,他們說國外的工業品,特別是美國的,參數標注都有保守,應該沒問題!
最后證明他們是對的!
當然這幾年,隨著德國的西門子,大眾在國內產品亂標參數,估計將來美國人也跟著學!
所以我依據以下幾點,我現在特別不喜歡德國或歐洲的工業品,(當然包括手表了,原來特喜歡IWC,后來發現用了7000歐,用了1年不到,就一天相差3分鐘,我日!放心,我絕對是原裝國外貨,這個你們要信我。
1. 德國、意大利的閥類、氣動類產品從90年代開始從中國OEM,ODM了,當然不會是100%;如果您仔細認真的話,您會發現有些品牌特意告訴您,他們是100%的德國、意大利原產貨,為什么他們會這樣說呢?哈哈,當然他們已經告訴過我,說他們國家95%都是中國貨過來包裝的,真的,所以我們現在可以高興一下了,他們竟然用我們的產品?對了,是用我們的產品了,因為他們一個國家小了去不如湖南省大,用得了那么多嗎?科研的肯定不需要你們的,放心吧!
2. 德國的帝芬巴赫和意大利的飲料灌裝設備、達涅利等都是,90%以上的零件是國產貨,當然他們的工業品也隨這樣的模式了,學阿迪達斯了(結果阿迪達斯被安踏給踏平了!哈哈);當然主要還是這些產品可靠性差,因為客戶天天需要購買備件!
3. 歐元太貴了,都是美金的1.3倍了,同樣的產品價格都貴了去,憑什么?
4. 歐洲人從骨子里有點傲慢,并輕視五星紅旗下人民,表現在大眾、西門子的質量事故召回態度上,喜歡耍小聰明,接觸過的人都知道,也許我是和他們商人打交道。
以上幾點,大家認證仔細點就會很快驗證證實我的真實性!
看了很多社友回復貼后,我想補充一下:
我這里想說的是他們德國品牌的營銷手段厲害,現在我們看看,他們德國品牌聯合媒體又來忽悠了“現代工業4.0”,呵呵,
市場戰略和營銷手段才能適合目前的資本時代發展!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