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鬼魅道長 于 2018-11-29 00:07 編輯
說在前面的話:http://bbs.cmiw.cn/forum.php?mod ... &extra=page%3D3
〖實例8〗同步齒形帶傳動的精度 同步帶具有定比傳動,高速,低噪,無需潤滑以及輕質,可實現大中心距等優點,在各種精密儀器中廣泛使用。
1. 問題描述 剛做了一個設備,同步帶傳動。帶是梯形齒,步進電機直接傳動。當電機正向旋轉幾周后,再以同樣的周數返回,往復距離為500mm,傳動會有0.2左右的誤差,運行過程中步進電機沒有丟轉現象。想要把精度控制在+0.025,不知是否可行?機構示意如圖8-1,開環傳動。
1.jpg (16.5 KB, 下載次數: 266)
下載附件
2014-12-9 14:12 上傳
1. 討論 甲說,一般來說,開環的精度對傳動部件和裝配工藝的依賴比較高,選用質量上乘的同步帶、提高同步輪的精度和適當地張緊同步帶可以顯著提高傳動精度,或者使用多級減速裝置,由于減速比的存在,精度會有所上升;但由于圖8-1可以看出,此結構為典型的同步帶傳動的直線往復單元,所以利用減速比的辦法行不通。 乙提出,同步輪和同步帶組成單級傳動時,僅從裝置本身而言,一般的看法是沒有很高的精度,且重復性很差。原因如下: 1. 同步帶存在彈性變形。 2. 同步帶輪的精度不像齒輪、齒條一樣,有眾多的檢測項目來控制其加工精度,一般帶輪的節距偏差如表8-1,故無反饋的帶輪傳動其重復性可想而之;當正轉數圈再反轉數圈,由于側隙的存在,其重復誤差有0.2是完全可能的。
2.jpg (35.89 KB, 下載次數: 308)
下載附件
2014-12-9 14:12 上傳
上述可以很好的說明同步帶在開環傳動時的精度情況,為了增加傳動的平穩性,乙指出,應該加張緊結構并調配好張緊力,其目的是使同步帶在此作用下保持一定的預拉伸量,當達到一定的值時,帶的節距會保持一定的剛性,避免在高速啟停的時候出現較大的伸縮量,增加節距的精度。 丙說,其實同步帶傳動的精度主要還是受限于其加工精度及其本身的彈性;當然如果是負載過高造成步進電機丟轉、主從動輪安裝偏差太大、帶的接頭不好等等因素也會造成精度降低,但討論基本都是在一個相對理想的外部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的,主要還是從同步帶傳動本身來進行一些探討; 甲希望從結構入手,說,精密機床用同步帶在直線軸是做一級傳動,可以充分發揮電機的性能,安裝精度上也比直聯要求低,空間也可合理布置,同時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二級傳動還是絲杠,精度會好很多,價格也不會增加多少。 對此提問者表示可以作為最后的辦法,但還是希望能夠在現有結構上找到降低誤差的措施。 丁建議,應該將梯形齒換成如圖8-2的圓弧齒;梯形齒在傳動時,帶輪相鄰的兩齒嚙合同步帶的時候,由于張力作用,及同步帶齒的齒頂不與帶輪的齒槽接觸,使得同步帶在帶輪齒槽處的空間被拉成直線,如圖8-3可以明白看出;因此實際上,帶輪和同步帶之間的嚙合關系是由弧運動和弦運動交迭完成的,這叫做多邊形效應。
3.jpg (3.42 KB, 下載次數: 299)
下載附件
2014-12-9 14:12 上傳
4.jpg (9.74 KB, 下載次數: 288)
下載附件
2014-12-9 14:12 上傳
多邊形效應是同步帶直線運動誤差的主要原因,圓弧齒的帶輪齒槽底為圓弧狀,在嚙合中頂住同步帶齒的齒頂,使帶齒彎曲,大大緩解多邊形效應,可有效提高精度。 對以上建議甲很是贊同,但始終覺得主要精度還是應該在消除側隙上想辦法,并提供一個如圖8-4的方案;
5.jpg (15.2 KB, 下載次數: 282)
下載附件
2014-12-9 14:12 上傳
甲解釋說,這是利用雙齒錯位消除加工誤差的辦法:將主動輪分割成兩個輪并共同裝在傳動軸上,其中一輪固定不動,別一輪可繞傳動軸轉動,安裝時調節到需要的位置并用緊定螺釘固定。 1.1 小結 最后提問者將齒形更換之后,降低了沖擊和噪聲,購買質量上乘的同步帶,配合圖8-4的方案,消除了主動齒的齒側間隙,重復性精度不好的問題得到解決。
2. 結論 通常情況下,開環傳動時同步齒形帶的傳動精度并不占優勢,但根據上述的討論,可以采取一些消除齒側間隙的辦法,但基本前提是同步帶質量好,并且正確地進行了安裝和張緊。現在國內也有一些廠商生產無側隙同步帶和帶輪,可以達到一定的精度。 同步齒形帶在數控機床上有廣泛的使用,但都是使用閉環傳動,用光柵尺進行終端檢測。從理論上講,光柵精度和控制精度能達到多少,傳動精度就有多少,設備可以做到很高的精度,但是一般是像上述丙所述的使用方式。
https://zhuanlan.zhihu.com/c_1051171562501287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