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紅利的減弱,原來制造業賴以發展的人海戰術漸漸失去了優勢,不僅僅在中國,在全球都面臨著招工難、用工貴的挑戰。機器人做為制造業升級的新興產業,以其生產效率高,管理方便成為了市場的新寵,正在“入侵”越來越多的行業,從工業到農業,軍事,生活服務等各個行業都可以看到機器人的身影。世界已進入機器人智能時代,未來機器人產業將是一個朝陽產業,全球各地都在快速布局,以競逐這個上千億美元級的市場。 作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的中國,更是機器人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各大企業在中國紛紛布局,為了更好的迎合市場的需求,增強彼此的競爭力,機器人行業的合縱連橫時有發生,下面就帶大家看一看在過去的2014年機器人行業都發生了那些企業合作的事件吧。
1 2014年11月5日安徽埃夫特機器人和意大利機器人廠家CMA在機器人展館N2館M42會議室舉辦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2 隨著2012年并聯機器人生產授權全球解禁,國內外機器人制造商紛紛逐鹿并聯機器人市場。施耐德電氣與新松機器人聯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共同研發適用于中國市場又符合世界標準的并聯工業機器人。施耐德電氣的工業機器人方案基于PacDrive3高端運動控制平臺,通過軟件庫中的功能滿足設備的多樣化需求。
3 Google最近一年收了一大批知名的機器人廠商,而富士康則是硬件制造的王者,雙方的合作也是情理之中。只不過雙方的合作不僅限于授權制造,而是技術合作,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Google機器人項目負責人安迪·魯賓(AndyRubin)從去年開始就和富士康進行技術合作磋商。魯賓近期還飛赴臺灣,與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探討了機器人技術發展的問題,據稱郭臺銘對魯賓展示的機器人技術十分感興趣,而魯賓則希望郭臺銘在機械技術上予以支持,幫助Google整合這些硬件企業。
4 巨星科技于2014年10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與參股公司杭州偉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國自機器人”)股東于2014年10月13日簽署了《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增資協議書》,公司以增資入股的形式,以現金出資4141.9萬元,新增注冊資本97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26.94%。
5 在深圳舉辦的2014中國電子裝備產業博覽會論壇上,華中數控總裁李曉濤稱,公司今年下半年將繼續加大對機器人業務投入,并在機器人關鍵部件減速器與秦川機床合作。
6 近日,寧波偉立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與全球頂級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德國庫卡(上海)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將通過機器人設備及高新技術領域的強強聯手,共同為客戶提供技術領先的機器人塑料行業系統解決方案。
7 亞威股份2014年6月23日晚間公告,為加快進入工業機器人業務領域的步伐,公司將使用部分超募資金與德國Reis公司進行機器人業務合資經營及技術許可合作。2014年6月24日,公司將在中國揚州與德國德國徠斯機械制造公司(簡稱“Reis”)正式簽署《合資經營協議》、技術許可主協議及一攬子配套協議,合資公司的名稱為“亞威徠斯機器人制造(江蘇)有限公司”。
經德國德國庫卡機器人集團(簡稱“Kuka”)授權同意,由Reis向亞威股份許可其生產全系列線性機器人和水平多關節機器人所需要的技術,亞威股份為獲得上述許可技術支付許可費611.1萬歐元(含稅),雙方同意由亞威股份再許可給合資公司以制造及裝配被許可產品;雙方同意以現金出資500萬歐元成立合資公司,其中亞威股份以現金方式投資25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2135萬元),持有合資公司51%股權;Reis以現金方式投資245萬歐元,持有合資公司49%股權,共計將使用部分超募資金866.10萬歐元用于上述事宜。
8 2014年11月3日,近期頻發利好的眾業達再發公告,公司宣布與上海ABB工業有限公司(下稱ABB)簽署框架協議。牽手國際機器人巨頭ABB,眾業達介入炙手可熱的國內機器人市場,分羹工業4.0大蛋糕。
9 2013年下半年,主營光伏的向日葵一度以10轉增12的高送轉以及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在短短3個月減持多達4.4億股受到市場關注。巨額套現后,向日葵先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子公司,后又將目光瞄準了機器人行業。2014年初,該公司公告,與寧波韋爾德斯凱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韋爾德斯凱勒)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韋爾德斯凱勒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24日,為中外合資企業,目前主要項目為智能工業機械臂和智能工業機械人的研發及量化生產,項目總投資5000萬美元,預計2014年6月建成投產,達產后首年產值將達到6000萬元,五年內年增幅30%以上。”
10 康力電梯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北京紫光優藍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原有股東劉雪楠、沈剛、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增資和股權轉讓協議,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出資5330萬元增資參股紫光優藍。交易完成后,康力電梯共持有紫光優藍40%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