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舊金山為例,它的工業用地成本只要46美元/平方米。而上海大約180美元/平方米,深圳大約210美元/平方米。平均而言,我們的工業用地成本比美國多了5倍。”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指出,“中國曾經用來招商引資的核心競爭力沒有了,企業的經營成本甚至比美國還高。外企還有什么理由留下來繼續經營呢?”
日前,三星電子宣布,將向越南投資30億美元修建一座全新的智能電話工廠。近幾年,三星不斷增加越南工廠的產能,試圖通過削減成本與中國手機廠商競爭。新工廠的建設計劃獲批后,將使得三星在越南的總投資承諾達到約110億美元。三星新的工廠將緊鄰另一座投資額達20億美元的三星工廠,后者已于今年3月開始啟動生產。此前,三星電子還宣布將在胡志明市修建一座投資額5.6億美元的工廠,用于制造電視、洗衣機和空調。這些工廠生產的產品除了小部分面向越南市場外,大部分都投向國際市場。
事實上,三星只是一個代表,如果擬一份轉移清單,上面的名字,還應該包括英特爾、LG、松下和微軟在內的眾多科技公司,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不少廠商選擇將工廠遷至越南、印度等東南亞一帶,期望維持原有的利潤率。
最近發布的《中國外商投資發展報告(2014)》指出,“影響國際直接投資進入中國市場的因素在發生重要變化,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增大,改革開放的紅利在進一步釋放的過程中目前還沒有出現特別鮮明的變化,中國的經濟結構變遷會使外商投資的結構發生變化,存量的外資存在區位轉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桑百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在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將經歷結構調整期。
對為數眾多中國園區來說,由于制造業仍然是園區主流,外資大型生產基地仍然是絕對的優質客戶,眼下,他們不僅要與國內的園區同行貼身廝殺,更要直面國際分工帶來的挑戰。
據波士頓咨詢集團,現在中國的制造業成本已經高于其它出口大國,目前,越南的勞動力成本約為中國的一半。此外,這些國家還可開出非常優惠的政策,以三星越南工廠為例,越南政府表示,如果三星公司滿足了特定的投資要求,那么他們新修建的智能電話生產線在四年內不需要支付企業稅收,在此后的九年時間里也僅需支付正常稅率的一半。
據了解,在上海,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外商投資顯得趨于謹慎,東南亞等國家成為跨國公司的潛在選擇。在中國和世界工廠告別的時候,中國希望更多企業能把研發中心、區域總部等高層分工放在中國,但這種調整卻沒有那么快,園區或將因此面對青黃不接的尷尬現狀。
著名外企逃離清單
1、三星
三星電子將投資約30億美元在越南建設第二家智能手機廠房,新場地位于越南東北部的太原省。據越南媒體報道,三星今年在越南的總投資已達到約110億美元。除去此次投資的第二家智能手機工廠,三星電子已有三家下屬生產工廠位于越南。
2、富士康
今年2月,富士康簽署了一份投資意向書,其將在印尼投資高達10億美元建設全新生產線。據悉,這筆10億美元的投資將會落戶雅加達該投資計劃預計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內落實完成,其中涵蓋的領域包括研發、電子軟件設計、制造以及電子產品的組裝等生產線。
3、諾基亞
2013年10月28日,斥資3億美元的諾基亞手機生產在越南北寧省越南-新加坡工業區正式竣工這個在越南新建的工廠耗時1年半,總面積6.54萬平方米。該工廠第一批產品是諾基亞105,其95%的產量出口,5%的產量內銷。
4、松下電器
2013年4月,松下電器稱,該公司將在越南興建生產插座等線路配線工廠。越南新工廠是松下繼印度尼西亞和泰國之后在東南亞地區的第三個生產基地,總投資40億日元,計劃于2014年4月建成投產。
5、LG
今年2月,韓國駐印度大使李俊揆發言稱,印度政府已經向LG、三星等韓國半導體生產商發出在印度建廠的邀請,現在這些廠家正在考慮當中。三星和LG官方并未對此作出評論。根據預測,2020年印度電子產品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億美元,但印度至今為止卻沒有一家半導體工廠。
2013年2月,LG對外表示,計劃在越南海防市投資3億美元,在2020年前建成40萬平方米的生產家電的大型工廠。該工廠有望成為LG電子最大的海外工廠。據悉,LG電子決定在越南建廠的原因是其認為越南市場潛力巨大。
6、英特爾
2010年10月,英特爾公司在越南胡志明市投資10億美元建立了一個裝配和測試工廠,該工廠面積有5個半足球場那么大,占地4.6萬平方米,是當時英特爾旗下最大的測試和封裝工廠,主要對英特爾生產的筆記本和移動設備芯片進行測試和封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