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有個老板看了我網上的文,便高看了我一眼,聯系我,結果我去待了五天,由于脾氣不好,加之無聊生事,和工程師關系沒搞好,我就跑路了,回來后在網上和該老板還有幾個月的聯系,說一下這個事。我反復總結該廠,文寫了無數,才總結出一點頭緒。技術上的問題就是,沒有創新能力,但又不能不做事,于是他們的技術工作就是三改一抄:小改大,細改粗,薄改厚,抄臭腳。* ^9 P: f- p X5 {0 ^+ \7 [6 U) S
$ F6 W$ k: m H$ C2 A* W" n9 v5 [
小改大是豐富型號,做大型機,這個我得支持,哪怕我的改進意見推后,也得緊著大機器,一臺大機器好幾十萬利潤。但他說隔一百噸搞一個型號,型號過于密集,這些沒技術沒品牌的國內廠喜歡密集型號,比如進口機只有大小兩個型號,他得搞出小小,小中,小大,中小,中中,中大,若干型號出來,沒技術底氣,企圖以此換市場,天天做些改大改小的事情。但是四月份我應他之邀,去重慶開了一次展會一看,他新設計了一臺700T拉去,已有650T,還搞700T,這是五十噸一個噸位了,弄得型號太重重,占用精力徒耗成本,做事沒明確的目的性。至于細改粗,薄改厚,就是該老板言必稱的所謂剛性,把機器做結實點,實在不是個技術事項。抄臭腳主要抄日本機的臭腳,又是沒明確的目的性,這個東西沒明確的好處,抄它作甚,甚至還改臭了。$ V1 f* s9 \! d c5 E
% N/ y0 V6 z+ C情況就是這樣,沒創新能力,但現放著會畫圖的工程師,又不能不做事,于是就是改粗改細,改厚改薄,改大改小(弄得型號重重),抄抄臭腳。相信也這是所有廠家共同的問題,但他把我找去了,他成了壓鑄機這個小行業唯一有創新能力的廠家,但是他的三改一抄,又把我的技改意見給占了—— 我人不在他那,我和他的工程師又意見相左,他又是個軟脾氣,拿不住人,所以我的意見統統——我是不滿意的,光說不練,我通過QQ給他發了大量真知灼見,就沒見哪條執行了,時間一長,我不再耐心,便從QQ里把該老板踢掉了三次,他又加了我三次—— 對方的確是好脾氣,對我在行業網站上天天評論他們,也不敢有異議。
* E% n3 e# O$ R/ t; h; y+ \
: R) X1 d- f, a& ~ h( p' H我和他的工程師不對付,他夾在中間為難,重慶展會時,我又和他的民工銷售員又不對付,那這就更嚴重了。我從重慶回來后,他把我上次留在他公司的衣物給寄來了,就是不讓我再去的意思,所以我第四度把他從QQ里踢掉。這樣消停了幾個月,年前一個月,他在QQ里又要加我,這次是我沒敢加他,因為我在行業網站上爆了他一點技術機密,他加我的口氣不善,說周健你發神經了——我一看,自知理虧,就沒敢加他。過了幾天我跑到珠海打工,他的電話打到珠海(我沒手機),我姑媽接的,我也沒敢回電話。* x$ R7 H( G% F9 e! O7 Q
5 f$ J0 t# q7 R% v- n, H
. F' X. q% X6 Q7 F0 Z7 L實際上沒執行力的是我,我不會畫圖,受制于人,叫他給我配個畫圖工,我也沒等及,就自個跑路了。回來后亂總結,說兩個和尚沒水吃,實際上如果我會畫圖,各吃各的,我改我的,那工程師不能吊我,但現在此的所有意見,都要通過那工程師執行,這玩意,也不能說人家有意不干,他也忙。
0 j6 c( a6 D* c9 O( e# J2 y* v8 v# U' } H1 l6 U
我差一點就遇到明主了,就差一點。因為這次不一樣,這個老板,是機修出身,懂點,贊成了我相當多的主張(就是種種原因,一條沒執行),這就不一般了,換家廠都得否定我所有的意見。說一下他們為什么沒他創新能力。2 w6 n% @) M3 y. u9 u4 _3 U: @4 Q3 l2 S
- P6 h. i5 L+ a9 `4 _. j- ~第一,沒有學習舉措
& t" O0 P" u4 D# E
3 }* a) J3 a7 H7 }8 j實踐,交流,試驗,跨行業了解,是我總結的學習四大手段,他們做得很不夠,有時度驗任務我都布置下去了,說得很祥細,就那執行不了。" I: h% s8 }+ t, g9 \8 S$ {4 o: ~
# ?; ]5 u3 \5 U, S3 l) K. L
第二,沒有思索精力
8 w4 o, i8 L5 Q) v& ?
! V$ L6 e4 h$ D+ |. w' c' @( e比如那個工程師,天天要畫圖,下班回家后—— 所以思索也不足,我是天天琢磨這點東西的,思索有年了,所以他怎么能和我比。' Q& ?/ E. G6 t* P
) q9 d$ g: G3 n' t. a9 Q: n
學習和思索各占一半,對思索你不要說是空想,空想往往能想出東西,很重要。你有一分學習十分思索,照樣能創新。三種人,站著工作的,坐著工作的,躺著工作的。站著工作的是民工,坐著工作的是畫圖工,躺著工作的才是精英,躺著思索。一幫人,以工程師之外,行畫圖工之實,你們都是畫圖工,是坐著工作的,包括所有看本文的。坐著工作的又有什么牛叉,看大門的也是坐著工作的。 所以我到那廠之前,說你不要管我,那老板很明白這個道理,說我不管你,我才懶得管你,我根本就不用上班,躺著思索是我最好的工作狀態。這是說思考的重要性,但還有另一半:學習。四大學習手段也未必要盡善盡美,因為據同行的技術水平,行業內的技術競爭為零,所以也不要把技術搞得過度,能壓制他們就行了,所以實踐,試驗,交流,跨行業了解,缺一兩項也行,有時也受制于客觀,比如交流,你和老鬼交流,一幫菜瓜。但如果學習缺課太多,思索又不足,那也只有三改一抄的本事了。
& i3 O, A7 X$ I1 \ ?7 ^. e
& t5 m6 }3 c' R最后還有最重要的一條,人才,有學習條件沒人才,那是浪費學習條件。& l- ^5 M/ {; [" a+ e( x
3 _0 O7 |1 ]$ Z) H- E8 ~( s6 e+ ~& n$ e) B
% n) W6 N* w: t h
; G0 n8 N; ]. q( e! C+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