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iuxiaoran 于 2018-11-14 18:56 編輯 4 F0 @/ q. U! J2 }
$ x9 }; G, }% i2 V
你說得有些道理。。
0 ]5 ?8 T- V) j4 O u8 p# ?0 s1 w( Y
2 i2 ? X, `" c3 g( {但是在大學的時候,教師有責任給學生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比較好的站在一個高度上理解機械。。理解我們我們整個大學的課程設計,每一個課程的目的和對我們未來的重要意義。。0 g' {3 {8 M0 O2 x! }1 [0 W( a5 t% D
1 F( q, U; v! K+ w7 M版面的90%基本上沒法理解當年高數對機械類的大致的意義,每一章為什么要那么安排(不需要具體,大致即可,不需要細節,5-10個點即可,比如傅里葉級數的重要意義,比如二階微分方程為什么極端重要(在時域,位移變形,速度就是一階,加速度就是二級;應力應變就是變形的高階),比如我們的曲線積分曲面積分能不能隨便舉幾個工程案例,為什么的線性方程組的角度去解釋振動的模態或者振型。。。。很多很多),比如我們的矩陣論。。(模態分析的本質就是坐標變換,或者矩陣變化)。。! r- B% B0 r8 c4 y" I
( z% s# P/ y7 B7 O, x$ ~甚至你現在看到的頭條新聞的核心算法就是數學里面的向量的相交性,你也可以從解線性方程組的角度去看(解耦過程,就是變得無關)。。6 U1 S& ^- j, c4 i9 x" ]! [$ L2 W
* }" k) S: @* i$ ^: S
機械設計課程的核心是“中等難度的力學應用”;“中等難度的力學應用”;“中等難度的力學應用”;“中等難度的力學應用”;!!!----重要的話說三篇,然后你回頭去看看國內的設計有多少是在計算?不過是抄抄產品實現而已,有個毛的設計!有個毛的計算!+ |, R0 M) i" U0 c! Y' X
/ N% b: W, E/ g/ a7 B不過話說回來,現在機械這么屌絲!大家的薪水嚴重偏低,真的,已經付出和收獲嚴重不成比例了,要是再學這個學那個,也不靠譜。。。(當然了,學校的時候,學機械的人普遍比較笨一些,比電子學院的學生的聰明勁還是差不少的)! {/ N% [0 j* Y) i
; t/ P* ~ |* N9 H另外,我想說的是
. O; E/ Z# S$ Y# K你LOW 我LOW沒關系,但是不能因為自己LOW就拒絕進步,拒絕別人站在一個高度上去討論和統攬全局。。" d- {# I" @$ _7 e, Z( @9 s
$ [6 w6 J* j, x; _我一個朋友,學校的時候就是牛人,但是不擅長社交,畢業后一直在機械,汽車,和化工行業做分析,從來沒帶過隊伍,現在依然老抱怨自己是小兵(其實他是專家里面比較高端的了,最高端的專家是FELLOW,他還沒到),脾氣表面溫和但是屬于領導惹不得的類型,他的薪水是95萬左右,當然私人還有其他的一些收入。。他有時候也看熟悉,有時候,我們約飯的時候,他如果先到,他就在哪里看幾何數學,而且有次給我說,等他老了,就去圖書館去看幾何數學,覺得挺有意思的(我相信他并不是總是這么想,但是我想給你說的是,當我們(主要是你)站在機械的知識鏈比較底端的時候,沒必要去否度別人對機械的基礎的理解,對學機械高上到一個高度的理解)。。
! F# ~& h4 W. L' K% Z4 a/ X, w5 G" n+ E2 H- m
9 E! J$ @/ G: h8 _& d8 f, w3 L1 |
我讀大學的時候,我的材料力學的老師從來不知道材料力學對機械設計有多重要,甚至不知道為什么我們機械學材料力學,而且力學專業不學材料力學,高數的老師從來不知道每個章節的工程意義在哪里,學矩陣論的時候老師估計壓根就不知道為什么我們要矩陣變化,特征值在工程師有那些意義,特征向量那些意義,為什么特征數值當年我們要從小到大排列起來(我們的振動,頻率就是特征值,模態就是特征向量,從小到大排列就是把最弱到最強開始排列,我們工程上關注最弱的,所以要從小到大排版),你的頭條就是特征向量的相關性。。也可以從矩陣的角度去看。。
# [% R, a1 V+ U% ]& L {6 v& C/ L4 ~7 `
這個本質和你當年學F=KX,F=MA是一回事。。只是越初級的越基礎,越重要。。。。
: ~7 K, Q6 E3 f$ C' Z
' ^) _, z: D) @& _當年老師或者教授應該教會我們這些,教會我們站在高度上有個大致。。為什么沒教,因為大家水平都低。。。
* b/ r) A: Q3 c+ y2 O. O2 @! r: ^0 \5 t: }' Z8 X& B0 k# L
抱歉,扯遠了。4 U6 r1 M, v# B. X8 \0 Q
( c' h6 X# c! w _9 i-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