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呵呵,8爺已經講了很多了,我覺得挺清楚的。大俠不該有什么質疑還。& t" o3 {2 F' O# a, _4 `9 s
簡單得說,冷縮裝配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冷裝的時候處于無過盈狀態,這樣溫度回升的時候,才能壓平,才能過盈配合。才有計算中的39噸力。5 V6 S, D4 C' F7 V
你說你8個的銷釘,過盈2絲,呵呵,這個變形比已經相當大了,你靠冷縮很難達到的。你要知道35鋼的熱脹系數才有多少?那個量級你就達不到。退一步說,我們不糾結這個2絲。8個銷釘,橫截面才50.3mm^2,我算你600的屈服,也不過才3噸的力。哈哈,你那個4、5噸就一點意義都沒有。
( g9 |+ D e; H6 m
/ Z( A1 b8 K% s% P: U8爺說得那個階段錐配是高深的理論。得深入學習和研究才能搞明白。大俠也根本不用置疑。6 U0 i6 Z6 ^3 W5 w! O2 P) ~
談兩句軟件。天花板大俠的回復我看了,本質上說得沒錯。有限元,特別是SWS的有限元,在處理這種面邊界局部定義時,其實是通過優化合并面節點,然后假設整體再進行計算的。無穿透也好,接合也罷,摩擦系數并不影響面節點的結合,作用只是判定極限移動條件。因此,這種前提下,你再算這個過盈力就沒有意義。因為這個面合并節點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你這樣玩很難講結果了。
B+ f1 G- g0 R0 ?0 \
% B8 ^, I7 D! ]6 n7 P( ^另外,給大俠一個建議。盡量不要有限元+理論公式結合計算。因為基礎未必相同,細節處理各有側重,把兩個值簡單拼湊起來是要出問題的。利用有限元結果進行分析和判定是比較切實的路。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