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認同樓主觀點,因為認真讀了兩遍,有幾個細節談一下:
1."中國的制造業尚處在起步不久的階段",實際上是早過了跑步的年紀卻還在學怎么站穩.
2."不承認非科班"也有很多優點,就像做壓力容器要有個資質一樣.我們承認非科班,所以學管理的學物理的甚至學中醫的都可以進到工廠的設計室里畫圖,成為工程師.所以現在的工程師才這么廉價.所以當一個行業不景氣了,就有一大撥家伙涌進來,坐到你身邊畫圖,拿差不多的薪水.呵呵.所以說,某種程度上講,沒有門檻甚至沒有門,才是對一個行業的保護.技術行業需要這樣的保護才能延續和強壯起來.這是個人觀點.
3.我們的工業沒有起來,從末一側面來看,跟我們的性格基因和傳統文化有一定關聯.我們向來信奉中立中庸無為而治,但對于工業,這是毒藥.工業就講不是Y 就是N,沒有差不多、湊合。
4.如主樓最后一段所言,沒有任何模式是可以完全移植照搬照抄的.就像當年學習絲米達的新農村運動一樣,大部分經驗值得借鑒,但移植就不行.工業的發展,需要好的社會經濟氛圍.而我們的經濟氛圍最大的困難在于信用體系沒有成熟,法律被漠視.樓主說缺乏土壤,我想就是源于人們的深層意識里沒有信用和法制的理念.沒有這些,就沒法生長出來強大的工業叢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