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ixinwu 于 2015-6-26 06:48 編輯
六朝古都的南京.
南京,簡稱寧,是江蘇省省會,地處中國東部地區,長江下游,瀕江近海。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97平方公里,2013年建成區面積75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8.78萬,其中城鎮人口659.1萬人。[1-5]
自古“天下財富出于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6-8]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截至2013年,南京有高等院校75所,其中211高校8所,僅次于北京上海;國家重點實驗室25所、國家重點學科169個、兩院院士83人,均居中國第三。
南京機械行業的廠家比較著名的躍進汽車集團(南汽)(行業機械巨頭)南汽汽車命名, 有多少人知道從第三野特種部隊修理廠過渡來的的南汽曾經享有中國三汽的美譽,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從1958年開始制造汽車,就取名為躍進牌,這個品牌一直沿用到現在。南汽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擔一擔挑過來的,經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國家投資并不多。當時就造出了品牌。人們應該記得,在中國汽車業內,南汽曾經與“一汽”、“二汽”比肩,上世紀80年代,它曾經與“熊貓”、“金陵石化”、“9424”等一道,被南京市民稱為“四大名旦”。
南汽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毛主席還風趣地說:“我要來當半年副廠長,學習學習”。1964年1月8日朱德同志來南汽視察,朱總司令還應邀為該廠題寫廠牌,迄今,他老人家所寫蒼勁有力的“南汽”二字還高懸在中央路331號南汽的大門前。上世紀70年代初的抗美援越期間,躍進汽車作為援越物資開進了當時戰火紛飛的越南戰場..對南汽來說,引進依維柯是個歷史性事件,標志南汽從商務車向乘用車過渡。機械工業的老前輩孟少農老師曾經說過,做轎車是大學生,做卡車是小學生,有了依維柯后,我們開始當中學生。不僅如此,我們知道現在給南汽創造效益的就只有依維柯,躍進賠錢,轎車賠錢。依維柯不但扭轉了南汽的經濟效益,而且也使中國輕型車企業走向新歷史的新階段。
金城集團是我國在輕型汽油發動機領域里,獨占鰲頭的航空部下的企業,曾經的金城鈴木摩托車,在國內也曾獨領過風騷。
、 昔日大清王朝的金陵制造局,今天的航天南京晨光集團。金陵機器制造局(今南京晨光機器制造廠的前身)誕生于同治四年(1865)。1865年,李鴻章由江蘇巡撫升任代理兩江總督,在到南京就任時,將其先前在蘇州創辦的西洋炮局也遷至南京。在聚寶門,今中華門外掃帚巷東首大報恩寺的廢墟上興建廠房,開辦金陵機器制造局。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同月29日第二野戰軍接管了工廠。同年10月,三野奉命南下,工廠改屬第三野戰軍管轄,命名為軍械總廠。
1950年8月,工廠改屬華東軍區。1952年11月軍械總廠改屬地方,由原二機部領導。
1952年底,山西長治三○七廠搬遷南京,與軍械總廠合并,稱國營三○七廠,不對外使用。1957年4月,采用國營晨光機器廠作為第二廠名,對外公開使用。1980年3月改稱南京晨光機器廠:1996年6月,作為全國一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之一,正式組建了晨光集團,并更名為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現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尚存一批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建筑,早期的機器正廠、機器右廠和機器左廠雖已拆遷,但建廠標牌仍保存在拆遷后的廠房門額上,這些標牌上分別注明同治五年(1866年)建機器正廠、同治十二年建機器右廠、光緒四年(1878年)建機器左廠。現存原建筑有:光緒七年建的炎銅廠、卷銅廠,光緒九年和光緒十一年五月建的熔銅房,光緒斗一二年建的木廠大樓和機器大廠一等。每廠建筑少則一間,多則十余間。這些廠房具有西洋風格,人字形屋頂,三角析架,門窗上部為拱形青磚清水墻,堅固寬敞。除清朝時期遺留下的廠房建筑外,還有民國時期的廠房及辦公用房三十多座(間),至今仍在使用著。這批活的歷史文物,使南京晨光集團公司成為名副其實的近代中國工業建筑的“陳列館”。
大家在游覽無錫太湖風景區看到的靈山大佛,就是由南京晨光制造的.
還有在我記憶中的南京機床廠,前身是“中國農業機械公司南京分公司”,始建于1948年,1953年改名南京機床廠,1998年更名為南京第一機床廠,2007年改制為南京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
南京第二機床,南京二機床數控機床有限公司屬于國有大型一檔骨干企業,是我國唯一能向用戶提供除磨齒機以外的圓柱齒輪成套加工設備的企業.
南京第三機床,這個在現代的南京人里很少有人知曉的廠名,曾經是以生產齒輪機床出名的企業,上世紀60年代為響應農業的根本出路在實現機械化的號召下,改為專門生產12馬力農用手扶拖拉機,70年代中期改為南京柴油機廠,80年代又被南汽依維柯收編成為現在的南京依維柯發動機廠。
江蘇南京第四機床有限公司(原江蘇省南京第四機床廠)
公司始建于1957年,具有五十余年專業生產搖臂鉆床的歷史。Z3035B×13型搖臂鉆床曾榮獲國家銀質獎,Z3025×10B型搖臂鉆床曾榮獲原機電部優質獎。
以及今天的中國傳動(南京高速齒輪集團)的前身:南京機床修理廠等……
再說說區縣的。
江北邊的,有在浦口區的南車集團的鐵道部浦鎮機車車輛廠;是中國高鐵和地鐵車箱的生產基地.
在六合區的揚子石化產業園,瓜埠精密機床產業集聚示范區里的:南京臺商數控機床產業園,省數控機床優質產品生產示范區里的:六合瓜埠鎮數控產業園。
江南的江寧區更有上汽集團上海大眾汽車,長安汽車的:長安福特馬自達南京生產基地,意大利的布雷博汽車制動系統公司,航空工業的金城集團研發基地,還有隸屬中國兵器中國北方集團的528廠等等。
往南一些的溧水區有長安汽車組裝廠,為高鐵配套的南京中興軌道設備有限公司,高淳區有蝸輪蝸桿專用設備的:南京彩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南京市是濱江城市,因在長江邊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也有過其悲戚的往事,因為是處在南北交界處,有北方人的豪放和保守的有余,而南方人的勤奮聰明的不足,而被蘇南人稱之為“南京大蘿卜”基本都是以農業和旅游的最佳城市。工業在這座城市的發展程度明顯低下。
在改革的大潮中,南京失去了很多的發展機會,失去了很多的地方歷史特色,曾經引以驕傲的躍進集團終因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慢和保守無能,而最后落得個被上汽集團收購的下場,曾經聞名全國的南京東風專用汽車廠,落得個被泰州市的春蘭收購,曾經的汽車工業強市,落得個今天沒有自己的品牌的汽車生產基地,聞名全國的江淮汽車、曾經是南汽幫助建起來的小廠,通過自身發展成為了國內汽車巨頭,而南汽今卻成了被別人拋在后面的企業。想當年的江西拖拉機廠的井岡山牌三噸載重汽車,是在南汽的一手扶持起來的小型企業,但現在江西五十鈴、福特全順商用車,早已成為依維柯和躍進的強大競爭對手。
著名的四川寧江機床集團曾經是南京機床廠的支援三線的項目,而今自己卻成了一個小小的南京數控機床公司。
曾經的莫愁牌洗衣機,玉環牌熱水氣,熊貓牌電視機,三樂電器,伯樂冰箱,早已成了過眼煙云。
守在長江邊的金陵船廠已比不上小小的泰州靖江市的新世紀造船廠和東方重工。
在80年代初,南京就率先在機械加工領域里進行了數控化改造傳統設備,并開發出了我國第一代的TP801單板機數控系統,并享譽全國,但是,南京并沒有保留住這塊品牌,時間不長紅極一時的大方數控就四分五裂,繁衍出大大小小,單打獨斗的小數控公司,什么大地數控、仁和數控、新方達、……等等十幾家,最后只剩下了華興數控有點規模,但是和廣州數控一比,相差甚遠,業內人士曾說過,如果當初南京市政府有好的政策,再加上南京人的努力拼搏,就不會有現在的廣數和凱恩帝,
如果當初的南京市政府的領導有一點點能力,也不會讓享譽全國的南京東風這塊品牌丟掉,也不會堂堂的一個電子工業強大的省會市,沒有了熊貓電視,而靠長虹、康佳、TCL、來滿足江蘇的廣大用戶。
其中的究竟是為什么,我到現在都弄不明白。
要說南京沒有機械,那是沒有自己的機械工業,為什么新的工業園區里到處都是規模宏大的機械生產企業,大到上汽集團,小到私營的機械廠,比比皆是,要說有,那全是別人的,沒一個是自己的。
點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