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平實生活 于 2015-12-25 16:44 編輯 8 z" V1 v$ G9 R2 N8 W- v
. d( L. B) m- C A" [8 ^. g圣誕節到元旦放假,跟好友無事聊天就聊到我們洋插隊被國內說小氣的話題。
. x: s+ e2 \4 m2 g( Q9 q
# ?+ n+ ]7 L, P3 O5 \3 S. B9 z% ]國外工作后,總以為咱這幫洋插隊賺的是外鈔,就算不闊氣,好象也不應該太寒酸才對。近些年回國次數一多,目睹了國內的日新月異,才發現眼下回國可沒以前風光了。早些年,出幾年洋,就算個人物。現在世道還真變了。回國,人家關心的不是有沒有“學識”,是不是學者,而是有沒有開什么工廠或公司,做成了什么生意,賺了多少錢。有則刮目相看,可以跟國內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同學同坐;沒有,就只好算“洋插隊”,贈你一頂“花錢小氣”的帽子,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去吧。
: b" C# @, h- y- b* |9 f# A+ j3 l$ M6 W9 s
不管這些洋插隊們以什么樣的面目出現,因為財不大,這氣也就粗不起來。請朋友吃飯,不要說幾千上萬一席的酒菜,只要帳單上了三位數,就已經笑得不大自然了,掏錢的手開始哆嗦。國內那些豪客,簽起四、五位數的帳單來臉不變色心不跳,相比之下,真是自慚形穢。喝酒嘛,也就知道一個啤酒。都留了幾年洋了,這全民皆知的X.O.兩個字母硬是說不出來,怪不得人家說我們洋墨水都白喝了。
, I; D/ m# m9 u; P% N
" C7 @* u* G7 p2 f. B3 }' V 吃的喝的如此,玩的又如何呢?高檔消費場所是萬萬不敢問津的。斗膽前往觀看的,也多是在門口瞄一眼而已。真的到什么酒吧、桑拿、卡拉OK、豪華單間這樣的地方去體驗體驗的,往往是國內發起來的老同學、老朋友做東,請洋插隊的鐵哥兒們去見見世面,然后大筆一揮:結了。
8 t4 U( _0 y( |# u: u8 v9 ~0 ], [8 K- C, g! b
其實,小氣這帽子戴在自己頭上還真是有點兒冤。有的人覺得我們手里拿的都是花花綠綠的外鈔,這不跟那些大款們一樣嘛,就把用來衡量款爺款姐的那些高標準都拿來套到我們洋插隊的身上。不要說錢包跟大款們比,連大款的兒子都夠不上。回國時聽人說起,在廣州某高校就讀的一個大款的兒子,為女友買起玫瑰來一出手就是以百為單位,這樣的“大方”之舉有哪個洋插隊能夠得著?最多也就買他一打吧?花起錢來沒有大款們的豪爽勁兒也就罷了,看見帶星的賓館飯店還繞著走。居然還問價,沒聽說“買的不問價,問價的不買”?真是的,這不是小氣是什么?1 P7 I2 O5 N# K$ R. [
: ]1 ]7 [+ n: C7 l就象國內的工薪階層和其他一切既無權、也還沒發起來的大多數人一樣,洋插隊的錢也來之不易。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不管是低級打工還是高級打工所得,因為積得辛苦,花得也就小心。對每一個洋插隊來說,手中的每一張鈔票都有那么幾滴血汗,這樣的票子自然舍不得輕易出手。就算是年薪五、六十萬RMB的高級打工,也是朝九晚五 ,兢兢業業,每周五天干出來的,說不定還得加班加點,搭上個把周末才行。就算是那些已經開起公司當起老板的人,也往往為了多進少出而親力親為,早出晚歸,恨不得把自己變成不用睡覺的機器人,要不一天有25個小時也成。靠端盤子換來的鈔票就更顯得沉重。從早上站到晚上,手頂大托盤嘴說客氣話腳下一溜小跑還得擠出滿臉的笑容,一天下來,臉上都快抽筋了。3 b5 E. g. y- F
7 B! m C3 g% ~+ }+ H( b1 |
本來在海外的中國人,不管從商打工、勞心勞力,所賺的錢還真是越來越多。不過這資本主義制度還就是毒,愣是憑著幾個稅法就讓這幫人二話不說、乖乖地把四分之一的收入交出去為社會謀福利去了。剩下的錢,除了過日子已所剩無幾,哪還敢充什么闊氣!沒有橫財,想抖也抖不起來。! [7 ], r; |9 d0 c H
7 f1 {7 s' N- W! X" _: D: Q$ s大概是臉皮厚吧,我回國時對這貶多于褒的小氣之說并不以為恥。本來小氣和大方就沒有什么客觀標準。“房”在國外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比起國內來也輕了很多。真的有了錢,倒寧愿花在其他方面,如旅游度假、小孩教育、個人情趣培養等等。國外文化的這一方面是否也值得我們借鑒? ! d" r6 m2 {. }' \- I8 B+ x
6 X% U; K3 Q* f, F& K2 @3 c9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