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國外的設備,又對比了國內的設備,我心里就總是感到不舒服,在這里嘮叨幾句,各位朋友不喜勿噴啊。讓大家見笑了。個人愚見,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歡迎批評指導。 在一家私企工作有兩年了,這兩年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磨練機會,學習到了很多的新知識,開拓了自己的思路,但同時也看到了國內機械行業的弊病!國內的老板思想意識一般還停留在降低成本,多謀取利潤的階段上,制造一臺設備不是想如何把自己的設備做好,做出品牌,做出口碑,一味的只追求利潤。這樣做出來的設備,只能用“能用,能轉”來形容,而在精度、穩定性、壽命上來說,遠遠不如國外產品,當然,價格也確實低的可憐!
& f% @" \( V% _: @0 Y 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全部模仿,沒有測試數據,全部依靠感覺。當然,如果研發的話,一般的私企老總也承受不起,但把設備做出個模樣來總還是可以的吧?沒有測試數據,慢慢的積累經驗可以吧?有些東西是很好計算的,那就計算一下好嗎?連個電機的扭矩都不會計算,還有百度可以搜索公式吧?
/ B3 O3 Y- `( [ 看那一臺一臺破破爛爛的新設備,這邊切掉一塊,那邊補起一塊,新機器上來就這里那里的毛病,明明力矩不夠,知道換另一個型號的減速機就夠了,為了省下幾個錢就是不換,結果導致用不了多長時間減速機就損壞,還要上門免費給人家換新的減速機,人工、路費,誤工、風險,這些哪個合算還不知道嗎?某個部件總是用不住,不是力矩設計不夠就是器件的材質或熱處理不對,能不能花點時間好好的研究一下呢?我想知道這樣做真的能賺錢來維持一個企業嗎?! D1 I: _* D0 c
我不知道是我的思想跟不上老總們的思想還是老總們另有其他的想法,這些東西看來我是學不到了。但我知道,國內的單位一般能維持十年就是好單位,能維持二十年,那就是老板有非常高的領導決策能力,能維持三十年,那這就是個神話!* e- s3 f2 }& G! }* T
我很為現在國內的機械制造行業感到悲哀,大部分的廠家還在用這種粗陋的,沒有技術含量的機械在維持運轉,沒有看到,自己的停滯不前卻使國外的技術突飛猛進。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永遠不要想著國內的這個行業能超越國外,成為世界第一。沒有對產品的精益求精,就不要想著能有自己的品牌和口碑。而國內的用戶群體觀念也應該轉變一下,支持國產,支持那些有責任心,正在努力創造品牌的廠家,好的產品,價格上不會便宜,因為成本擺在那里。但穩定的性能和長久的壽命會給你帶來效益。用戶長期拖欠余款,也使那些積極開拓的單位失去了運行的動力。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最后,我想說,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而思想觀念的轉變需要有國家的領導和支持。希望我們中國的機械制造行業在未來30后能做到世界第一,我們能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和驕傲。
' v7 E5 ? S# p( ]
; e* z* J9 b" e/ T1 Q+ D,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