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機械行業有一年了,來到了這家報警設備廠,消防報警設備,是電子行業,所以機械設計來此就業,唯一適合適的就是結構設計工裝設計。面試我的都是電子工程師,全程聽我吹水,只問我會不會三維,然后告訴我長達半年的實習期,原因是機械行業來到電子行業。好吧,人在屋檐下。 這家公司400人規模,類比當地機械行業,相當于大型企業。這就是小城市的體量,所以8爺說逃離小城市。 當年這家公司還是國企時,技術部有100多人,一個人的活,三個人干,對稱號稱研究所。后來轉制成私企,我去時被外地私企收購,空降若干高管。只有10多人,做結構的只有2人,一個是80年代就在此工作的,另一位是國企時工廠子弟學美術專業的也在做結構設計。當初我來時以為做結構缺人才招人,現在才明白殘酷的真相。 頭三個月做了1個模具設計,治具設計,泡沫包裝設計,一大堆的組裝作業指導書。后三個月控制柜設計,檢測工裝設計及組工裝。當然伴隨著加班,1小時10塊錢。就這樣半年后轉正,累死累活的。講真,不喜歡。 這期間學美術的工廠子弟因為長期耍滑,被請走,以前技術部長與之熟悉,不太在意。現在空降個技術高管,與本地人沒什么交情。自然看誰不順眼就讓誰滾蛋。結果三個人活兩個人干,而那個老工程師一則是副總的親戚,二則是本廠干的時間最長,最懂結構設計的,不用加班,結果自然我天天加班到8點。時間長了,自己累不說,學習時間沒了,連畫圖都差了,因為在這畫鈑金件不用標公差粗糙度。畫個外形就OK了,連圓角都不用畫,車間能看懂。 對于結構組現狀,技術高管什么態度。人家說了,兩個人才符合他的心意。噢,原來招人是這個目的,問題是3個人的工作量,由兩個人來承擔,而其中一人有特權長期不加班,那另一個人就累死了。現在我算明白為什么當地人去私企都要托人拉關系,朝里有人就是好。 除了生死,再無大事,健康第一,生活第二,工作第三。過年聽了長輩的話,再不加班。技術高管威脅,你的工作沒有什么深度,換個人都能做,還不得靠加班體現你的價值。靠加班來搏得項目主管的好感,項目獎金也多點。我心想當我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有沒有深度嗎,對比機械行業就是渣,傳動沒有,力學沒有,公差沒有,凡是機械設計有點深度的都沒有,純粹體力活。而且我還沒日沒夜干活,扔掉健康與生活,加班費還沒多少,就為了保住這份工作,呵呵。那點獎金才多少,值得犧牲一切嗎。 從此,不加班。這期間新來個副總工,是前老板為之心儀 ,十年前想拉人家入伙作高管,可惜當時人家在外面自己干掙大錢呢。現在經濟不好,又厚著臉皮來此。 野心不小,謀圖取代空降高管上位,自己當主管。他提出既然他已經推薦了一個軟件工程師,一個電子工程師,來這上班,那再推薦一個機械工程師也無妨,此人家離公司近,能加班;歲數大,50歲不好找工作,絕對聽話。到底是前老板的紅人,此君一來,電腦高配置,27寸大顯示器,12G內存的,其實他干了什么高大上的活嗎。 結果是結構組又變三人,我就變成了那個工廠子弟的下場,空降高管先是敢吼了,之前結構設計,工裝設計,包裝紙箱木箱設計全我一人干,他不滿意也得憋著。然后把這里稍微有點深度的結構設計工裝設計強行拿給那個新來的,盡管那家伙比我差。最后是當初領導給我布置任務時,那是天天追著進度,現在對這家伙反倒網開一面了,真是朝里有人好做官了。 現在我只負責畫包裝紙箱圖紙,寫作業指導書,所謂之那1個人工作量。我本人還能在這,也皆因這工作量,如果現在就給那個新來的,那個我干半天的量那家伙干了兩天,他多半撐不住。托關系進來的水平就是水,不過領導愿意啊,聽話就行,愿意加班配合領導政績就是好。像我這樣沒背景靠自己脖子有點硬的家伙沒有超人的能力在當地真不吃香。但我不后悔不加班,畢竟這樣的工作方式,這樣的工作內容是不利于長遠發展的。
+ | r! m. a$ U6 B; R J4 n
2 ~4 ?) L9 b/ a: K z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