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機械技術,要摒棄那些“華而不實,言而不及”的東西,因為只有實在才能完善和充實自身,彌補已經發生的缺陷和過錯。* Y( U8 W" x. H
7 F. V, K! G. Q# n5 s5 G0 W
機械技術方面,絕大部分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怕簡單到依樣畫圖、仿制新舊設備,也都是根據每個廠或公司的特定環境去實驗和實踐的。這里容易出矛盾的地方在于,你做好了你該做的,卻讓其他人給搞砸了,或者他們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乃至你為了迎合他們而不得不降低自身對技術的要求,從而導致彼此間互相推諉,并使自己疑神疑鬼。
0 @0 D6 G4 b& _9 l
) b/ \! D& H& E- W! S7 a8 O! u$ ?6 f這里說這么多,只涉及一個問題,那就是責任歸屬。機械行業,絕大部分扯皮的事兒都集中在這里,而作為機械設計和技術人員要理解和了解這其中的關鍵,首先就需要對一線的技工技能水平有個大概的了解,如果你的位置夠高,還需得自身熟悉和精通各項技工所擁有的基礎技能。你要知道,一個合格的機械技術員、設計、設備、電氣工程師,其本身就是一個產品零配件質檢、裝配檢校員。$ E$ g; @4 ]$ x, D. e. [( V, t# u
+ v: I8 q Y6 c0 b! S( _9 @( b機械是死東西,看得見、摸得著,行不行,用了就知道,而只有明確了產品的制作過程,了解和掌握了事情的關鍵,才能在遇到問題的同時,快速的發現和解決,又何來厚道、推諉和心計之說呢?, ]* J* u/ ]% K; q3 P% J
; t# g& h) J$ ^: x9 Q( k
個人意見,機械設計和制造,從來不是耍心計的舞臺,白紙黑字看得見,好與不好摸得著。工作中,不要只顧著和看著自己的方寸之地,也不要輕信同事之間的口頭禪語,圈內圈外是同一條流水線,你要多看多了解,然后防范于未然。這不是經驗,是方法。方法是死的,梳理之后才是經驗。* a) X, j% D, {6 A) G
' Q& u2 \/ h" V0 G當然,花式作死只能怪自己做事不夠成熟和穩重,若為此怨天尤人,那是神也解救不了。0 Y$ \8 N, W# E' `* @* F
' ?4 P+ A6 [. `* e; s& Y$ |3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