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公司面試,一定要任真準備,做到知己知彼,有如下一些建議:7 C1 C' z5 |# h3 F5 q
1. 知彼:/ `; {9 L, u7 e' h2 {' H
-清楚了解大公司的使命、文化、戰略8 l% Q- f3 e y' G# W: t* D
這點往往為小公司出身的職場人士忽略,因為小公司的業務尚停留于實現層面,沒有歷史沉淀,也缺乏長遠規劃。而大公司一般都存在發展了十數年甚至上百年的,能夠發展到今天,不單是因為他們的產品能夠支撐的, 而是一種為人做事的哲學在里面。使命就是公司存在的原因(Why),文化是怎么為人處世(How),戰略是如何達到公司永續發展(How). 找工作并非簡單找個吃飯的地方,更多像談戀愛、找婆家,所以確定自己是否與公司意氣相投,了解使命、文化、戰略對作出正確的決定是至關重要的。
0 X( w) X1 X1 p! l! X/ `$ | -了解公司的產品和關鍵技術
" b' p5 C: \* X S4 b 上面提到了公司的“道”,下來就是“勢“的問題-產品和技術。公司做的產品要暢銷,利潤豐厚(否則就不會找人了),可以通過看行業報告、社交網絡來了解,這關系到新進雇員的收入。目光不僅要放眼前,更要看橫向(行業)和未來(演進),關注關鍵技術的發展速度和趨勢以及其普適性,這決定了自己將來增值的空間和速度。手機行業就是例子,從業多年的員工遭遇斷崖式的下落,被迫換工作甚至轉行的時候,以前的工作帶給自己多少技術競爭力,決定了下一份工作是從頭開始,還是僅僅是應用的衍生。: N1 L, d. ~8 v3 u0 w9 ^5 z
-了解公司雇員的做事風格" N: H6 ?/ p9 u( B/ y" B1 n/ K
工作環境是否寬松,是否定時點卯;是政治推諉多還是解決問題為導向,是鼓勵激進創新還是小改進為主;是口若懸河跑火車還是踏實守拙做事實。這些也可以通過社交網絡、論壇和熟人朋友了解,大公司的新聞、小道消息和謠言的渠道很多,不難了解到,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到用批判思維去判斷,用自己的直覺去感知。不然進去以后,常有人感嘆“不過如此”甚至“來做了地方”。, [% j5 C) U: [8 R+ m* V3 U
-解碼意向的招聘職位
4 Z7 y! v! h5 M9 n1 `+ O 認真看JD(職位描述),一般大公司的JD是三段論:1.這個職位是干什么的?-工作職責 2.這個職位需要的關鍵技能(Hard skill)有哪些?--勝任條件;3.期望的候選人的一般要求是什么?--教育背景、職業經歷、人格和德行(Soft skill)。再進一步分解,比如設計崗位要求的專業技能-軟件(設計軟件、分析軟件),基礎理論(力學、運動學),系統能力(傳動,檢測),方法論(lean,6 sigma),軟技能-溝通能力、演講能力、領導力,然后做對照檢查,就比較清楚自己是否已經能勝任,或者經過學習能否快速勝任?
" _. k0 T1 R( Q' i! Q, {' u2.知己
* R% {' D# @$ c" l. o -找該工作的意向:
+ v+ z, ?, O$ v& a* Q8 R: }' ` 問自己幾個問題:為什么這個職位適合我?如果有其他機會,我會不會考慮?如果可以,我愿意在該公司工作多久?這些問題能幫助自己理清去申請該職位的原因并且有利于今后職業的穩定。一般大公司都不太認同頻繁跳槽的候選人,很少有人在一家公司干一輩子,所以這次的選擇對今后的就業有很大影響(想以大公司工作背景做下一個工作的起點的職場人士應該知道入職時有背景調查)。2 Z+ D4 _8 \# z6 }) I
-檢查自己快速學習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5 z- X5 t2 l! {1 f4 U 很少有人新進公司就可以如魚得水、游刃有余的,看看自己軟硬技能差距,針對性進行提高。適應企業文化首先要形成開放的心態,然后以適應的姿態進入;使命就是對自己的工作成果有榮譽感,雖有點虛,但不好打雞血的人工作上總是少點激情;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團隊的戰略目標契合,運用系統思維,增強團隊精神,把自己的事融到公司的事業,把自己的身心合到團隊。能清晰分析、有效作為、調整心態,基本就可以做到工作有成效、工作有喜悅。( P# W/ E5 i3 H9 t9 I1 d5 w- I
面試有成敗,但經歷總是收獲;成事感恩于人(不貪功),不成反求諸己(不怨人)。職場風水轉,正確、積極的mindset,踏實、誠信的工作, 換位、移情的言行,總有讓自己進到風輪轉到上方,甚至有自己控制風輪轉的那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