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學柴東朗教授及團隊研制出世界上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新型鎂鋰合金!該材料已應用于我國成功發射的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中的高分辨率微納衛星上。9 A( k) W: _9 Y5 G0 c
' _, O! N2 A; m# M Y }( w
新型鎂鋰合金的密度根據用途可達到0.96-1.64克每立方厘米之間,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軍工、電子產品、石油化工、機械儀表、醫療器械、戶外器材等軍工及民用領域。
, T7 j/ y# K+ s) E' a% h3 w1 i$ x, Z7 X% F5 j& x
) v+ P# H6 R3 O6 k/ V. W% @# ] 鎂鋰合金材料是當今世界上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是通過向金屬鎂中添加金屬鋰,使其具備了低密度、高比剛度、高比強度的優異力學性能和減震、消噪的高阻尼性能,以及抗輻射、抗電磁干擾性能,代表了鎂合金發展的技術前沿,被稱為未來最為“綠色環保”的革命性材料。" T1 ?; N5 J* A8 ~1 n( D
3 H7 k: [$ ~, N& f
與鋁合金相比,同樣大小,重量僅是鋁合金的一半,但比強度高于鋁合金。
9 {/ T5 x' ^) r1 R9 ]
/ E0 P4 X6 n, C; _ 此外,這種新型鎂鋰合金的阻尼性能優異,是鋁合金的十幾倍,減震降噪效果好,在屏蔽電磁干擾方面表現突出。+ |+ K# M9 M+ h x
/ M- I' }5 W4 X- i# t$ r4 z. z* m 據悉,鎂鋰合金材料大幅減輕了衛星重量,顯著提高有效載荷,降低了發射成本。無以倫比的優勢使其在航空航天、兵器軍工、電子產品、石油化工、機械儀表、醫療器械、戶外器材等軍工及民用領域都具有廣泛用途。
i8 V0 g# h2 h
3 @* `0 @) U* k6 L8 ], M! i 2015年9月,該材料首次在我國“浦江一號”衛星上使用并發射成功。1 w1 c$ z+ Q; |' v
( `* ?: I9 R$ y0 [ n5 I" H* \, B6 x7 L
2016年12月,我國成功發射的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中的高分辨率微納衛星上,幾乎整顆應用了我國自主研制生產的這種超輕材料。8 J# m9 p! ?; U2 \+ W
( j6 U6 `" r6 l: g$ R, b 陜西省鎂鋰合金工程研究中心,由陜西省發改委批準設立,西安四方超輕材料有限公司聯合西安交通大學柴東朗教授及團隊等承擔建設。柴東朗任該中心主任,他表示:“鎂鋰合金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密度比較低,鎂鋰合金用的地方現在基本是航空航天。后期準備應用到民用,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手機的外殼,還有一些其他的電子產品,包括攝像機、照相機的外殼等等,這些都是要求輕型化的,所以后期準備往這方向應用。”
. t( r+ ?7 S- b3 J$ h : S5 Z) l0 g* c" y7 E- z
據悉,經過多年的產學研攻關,目前中心已經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個型號的超輕鎂鋰合金,還起草了我國首個《國家鎂鋰合金鑄錠標準》。. u( @/ o) Q; A; ~" b, u) z
) i' Z! A# C! ^7 Q; `% |
- S# v5 l6 ? f. P6 A; E
: f$ L6 c+ ~3 c; J' p7 C,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會員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