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發黑中容易產生的缺陷及補救方法* x$ o/ G. _$ z- F8 \
一、常規發黑中的要求及配方7 v% T( }0 i; T
常規發黑中,發黑液的溫度應控制在138—146℃之間,發黑時間以20—30min為宜。發黑時,緊固件必須置于槽液的中部,不允許使緊固件露出液面或靠近槽底。其配方為:氫氧化鈉(NaOH)650—700g/L,亞硝酸鈉(NaNO2)70—75g/L,磷酸三鈉(Na3PO4•12H2O)80g/L。氫氧化鈉(NaOH)和亞硝酸鈉(NaNO2)含量之比以(8—12):1為最好。低碳鋼采用溫度的下限,比值的上限為宜。4 `" Q% ?, S" G# N9 o8 c- Y2 t5 q
二、發黑過程中產生的主要缺陷
4 E3 D6 P4 ?) x3 f% g+ ^$ L7 ` (1)發黑件表面出現紅褐色銹斑。
- {# }( h- O' k- R& Q3 B (2)發黑膜顏色發淡。- i u& i9 v% b7 N+ Y1 f
(3)發黑件表面發紅。/ `* q( f2 r7 R& N0 X9 A5 ^- Q
(4)發黑件表面發綠,色澤不均勻。, z g) [" v0 M7 |1 t
三、缺陷產生的原因分析及補救辦法+ f$ b7 r7 d- Z- X8 Y4 n$ z
(1) 當氧化劑(NaNO2)含量不足時,腐蝕程度加劇,從而產生氫氧化鐵(Fe(OH)3)紅褐色銹斑。遇到這種情況,可加入適量的氧化劑(NaNO2),并加水降低槽溫即可。* J+ s3 [# \$ E* g$ {* C. A
(2) 當槽液溫度較低、氧化不充分時,便會造成發黑膜顏色發淡。這時可根據化驗結果,適當增加槽液濃度,提高槽液溫度便可。, V: \9 F9 c7 J3 y! T
(3) 當槽液溫度偏高、腐蝕劑(NaOH)含量過多時,發件黑表面會出現發紅現象。這時應嚴格控制槽溫,同時嚴格控制氫氧化鈉(NaOH)和亞硝酸鈉(NaNO2)之比,其比值不可大于12:1。
& z$ E, h4 c7 \/ g6 Z3 Y (4) 槽溫偏低、裝量太多、槽液濃度較低時,會在發黑件表面出現發綠現象,且色澤不均勻。這時應提高槽溫和槽液濃度。 |